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1

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1

名称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版本号00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质量部
日期日期日期
颁发部门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质量部、物资部、生产部
一、目的:建立取样标准操作程序,规范取样的操作程序,保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原辅料的取样操作。

三、职责:取样员负责实施。

四、内容:
1关于取样的通用性管理规程以及工作程序在《取样管理规程》文件中已描述。

2安请验单的内容,参照本文件及质量标准中取样方案的内容,制定取样计划,准备取样。

3取样前应进行现场核对
4.3.1核对物料状态标志。

物料应置待验区,有黄色待验标记。

3.2核对请验单内容与实物应相符,内容为品名、批号、数量、规格、产地、来源,标记清楚完整。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应附上生产商检验报告书。

3.3核对外包装的完整性,无破损、无污染,密闭。

如有铅封,扎印必然清楚,无启动痕迹。

3.4现场核对如不符合要求应拒绝取样,向请验部门询问清楚有关情况,并将情况报告质量部负责人。

4取样器具
4.1 取样器具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液体取样器:适用于非固体样品中、下部取样。

·不锈钢勺:适用于非固体样品表面定点取样。

·不锈钢探针:适用于固体样品粉末类各部位取样。

4.2 取样器的清洁步骤
名称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版本号00
·用自来水将取样器表面冲净。

·用洗洁精清洗取样器各部位。

·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取样器三遍(注意清洗各部位、死角)。

·清洗要求:无可见残留物、不挂水珠等。

4.3 取样器的消毒
取样器用纯化水冲洗两遍后,置烘箱内烘干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取样器应在洁净塑料套中保存。

5 取样容器:自封袋用于理化取样及鉴别取样样品的分装。

无毒塑料瓶、玻璃瓶用于留样。

经过灭菌的玻璃瓶用于微生物样品。

6.取样件数:
6.1原辅料理化及微生物检验取样:当总件数n≤3时,每件取样;当n为4~300时,取样数为√n+1件;当n>300时,取样数为√n/2+1;如遇有小数时,则按四舍五入进为整数。

6.2 应当从所有样品包件中取样做鉴别实验。

7取样量取样量指一次抽取的样品总量。

7.1常规取样一般为一次全检量的3倍,分别为全检,复核,留样。

其中留样为1倍检验量。

全检和复核样品总共为2倍检验量,按需要分样送做理化和微生物。

7.2鉴别取样:每件取样,够做鉴别实验即可。

7.3 如需要做稳定性考察,安稳定性考察计划确定取样量
8取样方法
8.1固体原辅料:用取样器同时在包装内上、中、下采样,取出的样品放入清洁、干燥的塑料袋或玻瓶中,并标识。

需要分样的,应在取样时按照要求进行分样处理。

8.2液体原辅料:首先要混合均匀,如容器底部有沉淀的应反复搅拌,再用干净的玻璃取样管插入容器内采样,所取样品放入带盖玻瓶中,标识。

需要分样的,应在取样时按照要求进行分样处理。

名称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版本号00
9取样后剩余部分的处置及标识
取样后,对于桶装物料,将内层塑料袋用扎丝扎紧,将桶盖封好后,贴上有取样人员签字及日期的取样证。

对于袋装物料,需要将取样口用扎丝扎紧或用封口贴封好,贴上有取样人员签字及日期的已取样标签。

10取样的异常处理
取样时,取样人员需要对产品(物料)外包装和物料外观进行现场检查,需要检查核对标签,如品名、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等信息。

如果发现不符合,取样人员应立即停止取样,将观察到的不符合现象记录在取样记录中,并通知公司质量管理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11、注意事项:
11.1取样器具、设备必须清洁干燥、且不被物料起化学反应,应注意取样工具不洁而引起的交叉污染。

抽取供微生物检查用的样品时,取样器具还必须按规定灭菌。

11.2盛放样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密封。

盛放遇光不稳定样品的容器应使用不透光容器。

11.3取样必须由经受权的人员进行,取样人必须对所取样品的代表性负责,不得委托岗位生产人员或其他非专业人员代抽。

11.4取样者必须熟悉被取物料的特性、安全操作的有关知识及处理方法。

抽取化学样品时,应穿戴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品。

11.5进入洁净区取样时,应符合洁净区的有关规定进出。

11.6易变质的原辅料,贮存期超过规定期限时,领用前应重新取样复验。

五、相关文件和记录:
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取样操作规程
包装材料取样操作规程
中间产品取样操作规程
成品取样操作规程
六、附录:
名称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版本号00
取样人员授权书
已取样标签
样品标签
七、变更记载及原因:
修订号执行日期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