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注安考试案例考点汇总第一模块风险与隐患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要背到二级目录)1)人的因素11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事康缺心--这5 个要背过)1101 负荷超限1102 健康状况异常1103 从事禁忌作业1104 心理异常1105 辨识功能缺陷12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理解基础上背过三个)1201 指挥错误1202 操作错误1203 监护失误2)物的因素2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电非电,高低温,设光明信标,防运动噪振)2101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2107 非电离辐射2102 防护缺陷2108 运动物伤害2103 电伤害2109 明火2104 噪声2110 高温物质2105 振动危害2111 低温物质2106 电离辐射2112 信号缺陷2113 标志缺陷2114 有害光照22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气液固,氧毒放腐,气溶胶爆炸)2201 爆炸品220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20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2206 有毒品2203 易燃液体2207 放射性物品220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2208 腐蚀品2209 粉尘与气溶胶23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301 致病微生物2302 传染病媒介物2303 致害动物2304 致害植物2399 其他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3 环境因素(室内外,地下)3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5 项32、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18 项3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9 项39、其它作业环境不良 3 项4、管理因素4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42、职业安全责任制未落实4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4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49、其它管理因素缺陷(二)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风险、危害因素分为20 类(20 类必须背过,且能区分出是哪类事故;高斯物触火锅灼其容冒,中坍放水淹其起火机车)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操作过程中触碰外界电源的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三)、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危害因素分为六类(记其中7 类物质),分别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化学物质(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生物因素;◆其他因素(金属烟);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必须会判断和计算)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需要知道如何划分单元)(一)重大危险源计算1、存在单一品种危险化学品:q/Q≥12、存在多品种危险化学品: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1,Q2……Qn——与每种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二)重大危险源分级3β值题中会给出,需要会代数计算(三)常见物质临界量光气0.3t;氰化氢1t;硝化甘油1t;钾1t;乙炔1t;硫化氢5t;氯5t;氢5t;氨10t;煤气20t;碳化钙100t;氧200t;汽油200t;甲醇、乙醇500t。
三、安全生产检查1、检查的类型(3 对,同色的)◆定期性安全检查◆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项)安全检查(定性或定量的)◆综合性安全检查2、检查内容软件:查思想、查意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查管理、查制度;硬件: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要求:突出重点的原则3、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1)准备(2)实施: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等方式获取信息;(3)分析:分析、判断,得出结论;(4)对策:下达整改通知(5)整改: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6)持续改进。
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报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 月31 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2、整改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这6 条要背过):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五、安全评价(一)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预评价(可行性论证阶段)安全验收评价(试运行后,投入生产使用前)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投入生产使用后)(二)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管理P168)1 安全检查(SR)与安全检查表分析(SCA)2 预先危险分析(PHA)3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4 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5 事件树分析(ETA)(由因推果,要会画)6 事故树分析(FTA)(由果推因,要会画)7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会算)8 危险指数评价方法(RR)定量评价:概率(事故树)、范围(TNT 当量)、指数(三)安全评价程序(7 步法,要背过,管理P60)◆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四)评价报告内容(8 部分,背过,管理P180)◆目的◆评价依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安全预评价方法◆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评价结论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一)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及主要内容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应急准备(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应急响应;(能写出响应程序)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一、应急救援体系及层次(管理P229)(一)体系(二)层次(要了解其区别)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二)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能默写出6 个预案编制步骤)1、成立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资料收集。
3、风险评估(危险源—事故类型及后果—危害程度,防范措施)4、应急能力评估(队伍—装备—物资状况)5、应急预案编制。
6、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
矿山、金属冶炼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三)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要背过有哪些内容,能写出以下几点)1 总则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 预警和预防机制4 应急响应5 后期处置6 保障措施7 附则8 附录建议看看管理教材237-239 页,有各预案具体内容(四)应急培训与演习1、演练的类型和过程(每项做什么要了解,管理教材P204-244)按组织形式分:演练过程:◆桌面演练◆演练计划◆现场演练◆演练准备:总体方案按演练内容分:◆演练实施:意外终止◆单项演练◆演练评估总结◆综合演练◆演练改进演练人员:◆行动人员◆控制人员◆评价人员◆模拟人员◆观看人员三、事故应急(一)此图很重要,需要重点掌握背过(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
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中信应现)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工人专人医环现警)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
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现解善事)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