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查阅近五年对于肾结石的相关著作研究,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相关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效果相对于单独中医治疗或单独西医治疗的效果较好。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肾结石方面可明显改善肾结石症状和体征,促进结石排出,且可以缩短病程,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肾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体外震波碎石
肾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在肾脏的异常聚积,在中医学属于石淋范畴, 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国内发病率较高[1]。
好发于25~40岁的青壮年群体,男性的病发率比女性大,比例约3:1[2]。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促使人类肾结石发病率不断攀升[3]。
中医学对于肾结石亦早有认识,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诸方面都积了丰富经验,但著述繁杂,相关药物较多,疗效并非均为上乘。
目前西医除手术治疗外,也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使结石的排出率有了显著提高。
笔者通过对近五年来肾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相关作用研究。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肾结石提供参考。
现将中西医治疗肾结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大多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肾气亏虚型3种证型[4]:
1.1 气滞血瘀型—利水通淋排石法
肾结石是由于肾内水液的浓缩、煎蒸日久而成,因此可通过利水通淋、稀释尿液将结石冲刷而出[5]。
郭一多[6]予自拟黄芪排石汤:黄芪20 g,海金沙20 g,,金钱草30 g,鸡内金20 g,滑石10 g,牛膝10 g,石韦30 g,泽泻10 g,三七3 g,枳壳15 g,白芍药20 g,甘草10 g。
每日1剂,水煎后得药液300 m,l2次/d,连服30 d。
结果治愈疗效很好。
李卫华等[7]采用石韦汤(石韦、车前草、瞿麦、金钱草、鸡内金、木香、地龙,尿中带血者加小蓟、生地,腰腹绞痛者加芍药、甘 1 草)治疗肾结石。
1.2 湿热蕴结型—化瘀散结排石法
肾内产生的晶体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有形之物聚而日久,阻碍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久而成瘀,不通则痛,往往是疼痛的主要原因。
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散结排石法治疗肾结石疗效甚佳[8]。
齐玲等[9]自拟中药汤剂金钱草 65 g,海金砂 65 g,黄芪45g,鸡内金10g,琥珀15g,车前子10g(包煎),滑石15g,泽泻15g,柴胡20g,生地黄10g,郁金10g,玄参10g,炒杜仲15g,菟丝子20g,炒枳壳40g,每日1剂,于早晚空腹时口服。
血尿明显,加白茅根、小蓟草、合并泌尿系感染
加紫花地丁、黄柏等,嘱患者大量饮水,并且多做慢跑、下蹲、跳跃等活动,以利结石下移排出。
1.3 肾气亏虚型—益气补肾排石法
肾主水,肾气虚无力推动,尿液潴留日久为结石,结石聚于肾中,影响肾功能,常导致肾功能紊乱,因此在排石的过程中常常加用益气补肾之剂。
段惠珍[10]采用桑寄生、川续断、杜仲、菟丝子、怀牛膝、金钱草、石韦、冬葵子、鸡内金、益母草、猪苓加减。
湿热甚者加海金沙、滑石、伴尿频、急、痛者加萆薢、瞿麦,血尿者加白茅根,腰腹绞痛甚者加威灵仙、小茴香,气虚者加黄芪,痰多者加海浮石。
每日1剂,每剂煎汁500—600ml,分3次服,每次服药后再饮用同等量开水,以加速结石排出。
结果较小的肾结石多排出,较大者还遗留在体内。
1.4 小结
中药可以去热化湿,气畅血行,可有效防治泌尿系结石,且具有排石化石、消炎利肿作用。
但如果用单纯的中医治疗对大的结石疗程长而效果较差,且辨证分型标准、疗效判断标准不统一,给治疗效果的客观性、标准性评价带来一定困难。
目前大多数报告停留于临床观察,对药物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不够,缺乏理论依据[11]。
2 配合西医治疗
临床上多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经皮肾镜的西医疗法治疗肾结石。
2.1 体外冲击波碎石
谢亚涛[12]认为B超定位后,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操作时电压(7±1.0)KV, 2 连续冲击500—1000次。
15—20d复查,碎石后满意者作第2次碎石,方法同前。
韩丽霞等[13]认为,术前测血压、心率,与患者进行交流减少病人紧张情绪,经B超或C型臂下X线对结石进行定位,取仰卧位,B超定位碎石电压110—
130V,C型臂下X线定位碎石电压5—9KV,60—70次/min,根据体质、胖瘦、结石大小确定震波次数,一般为2000—2500次,并观察结石粉碎情况及位置,给予必要调整位置,以结石影变淡、变大,说明结石已碎烂。
全过程监测血压、脉搏,必要时予止痛$补液治疗,碎石后卧床休息,多饮水,多排尿,并收集排出结石。
2.2 经皮肾镜术
夏清丽等[14]常用定位方法有X线及B超两种,单用B超定位可达到满意效果,B超可清楚显示各个积水肾盏、肾结石的部位、肾实质的厚度、穿刺路径的结构及穿刺针的入针方向、深度,还可使术者患者免受X线辐射之害,适宜对大于
2mm肾石、多发性结石、鹿角型结石、肾内型肾盂合并连接部狭窄的结石、胱氨酸结石有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ESWL无效的一种草酸钙结石、输尿管上段或连接部狭窄、取肾孟、输尿管上段的异物等。
陈庆生等[15]认为,对患者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下,取截石位,采用肾镜经膀胱插入输尿导管直到肾盂位置,并对输尿导管进行固定,接入生理盐水溶液,对无肾积水或轻度积水的患者进行人工肾积水的制造,完成后将患者翻身至俯卧位,腹部垫高。
患者采用X线进行定位。
术后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
术后1~2周可将患者的输尿管双J管拔出。
2.3 小结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经皮肾镜治疗能将较大的结石碎成碎粒,为结石的排出创造条件,从而使一部分大结石患者免除了开放性手术的痛苦。
但如果单纯西医治疗也有很多缺点,比如:①通道不理想:盏颈细,致肾镜不能通过或不能到达各肾盏,此时不能强行通过。
②术中出血:出血原因多是建立通道时肾血管撕裂,或碎石取石时损伤肾盂黏膜。
③多有并发症:大出血,胸腔积液(或气胸)、腹腔积液、肾贯通伤、肠管损伤、电解质失衡、感染等[16]。
结果
3 讨论
肾结石的中药排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服用方便,病人易接受,在现代碎石术的基础上应用,可加速小结石的排出,可提高结石排净率,缩短疗程,且能够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既方便了患者在门诊治疗,又为患者节省了治疗费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但是对于肾结石治疗方法选择,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医生的经验、其所掌握的微创技术的熟练程度、各种腔镜和碎石工具的设备运行情况、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具体肾结石的病情等,如果医生把握不好,术后遗留残石及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会很大。
对于不具备某些器械和技术的医院,为了患者的安全,医生可以先采用比较熟悉的技术进行相关治疗,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医院要不断加强中药治疗肾结石的实践经验,制定好统一的评判标准,不断完善体外震波碎石术及经皮肾镜治疗的程序化,规范化,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
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相信肾结石的治愈率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邵绍丰,翁志梁,李澄棣等.单味中药金钱草、石韦、车前子对肾结石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10):874-876.
[2] 费文献.中医辩证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
药,2012,10(2):563-564.
[3] 杨怀宝,王嘉琼.体外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159例肾结石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6):38-39.
[4] 张帆,张大亮.体外震波碎石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1):73-74.
[5] 赖海标,高玉桥,吴松.中医药防治肾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
业,2008,17(11):79-80.
[6] 郭一多.黄芪排石汤治疗肾结石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09,24(144),51-52. [7] 李卫华,罗朝生.石苇汤治疗肾结石体外震波碎石后200例[J].湖南中医杂
志,2005,21(4):41-42.
[8] 王学千.肾结石中医药治疗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81:205-209. [9] 齐玲,吴思军,孔祥栋.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肾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 4
症,2012,21(7):1142-1143.
[10] 段惠珍.自拟益肾排石汤治疗尿石症50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
志,2012,33(4):84-85.
[11] 孙莉姬.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近况[J].河北中医,2006,28(12):958-960.
[12] 谢亚涛.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药排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582例
[J].CJTCM,2011,23(7):600.
[13] 韩丽霞,张红.调中排石汤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4).
[14] 夏清丽,崔维奇.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3,44(355):79-80.
[15] 陈庆生,廖锦先.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18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86):8-9.
[16] 刘忠译,李世俊,张福庆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并发症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44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