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考评制度
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以下五条工作主线:
1、校长——教导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主渠道工作主线;
2、校长——政教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主线;
3、校长——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法制教育工作主线;
4、校长——党支部——少先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主线;
5、学校——家庭——社区为主体的三结合教育工作主线。
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机制。
二、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
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2次相关部门德育工作领导会议,协调研究、总结布置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
要重视计划调控,强化制度与档案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三、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好发挥典型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四、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深入地实施德育系列化工程,较好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彰显学校德育的魅力与特色。
全员负责制度
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十不准》,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堂德育,要学会尊重、欣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课堂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
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
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