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号试管 变蓝 温度低于37 ℃,淀粉没有被 唾液淀酶消化分解。
2号试管 不变 蓝 在37 ℃ 环境下,唾液淀粉酶 将淀粉消化分解。
3号试管 变 蓝 温度高于37 ℃,淀粉没有被 唾液淀酶消化分解。
1、我们吃馒头的时候,牙齿和舌的作用属于 物理性 消化,唾液的作用属于 化学性 消化,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结果 解释原因
A
淀粉糊
37℃
+ 2ml唾液
BHale Waihona Puke 淀粉糊37℃+2ml水
⑴ 实验结果显示__B__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
(填“A”或“B”)。 ⑵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___淀__粉_已__被__唾_液__中__的_唾__液__淀_粉__酶__消_化__分__解_了。
谢谢了解!
37℃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1号试管放在0 ℃ 冰水中,2号
试管放在37 ℃ 水中,3号试管放
在100 ℃水中,各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1、滴加碘液后,三支试管各会出现 什么现象?
2、由此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现象 结
现象 结

1号试管 不变蓝 淀粉被唾液淀酶消化分解。
2号试管 变 蓝 清水中不含唾淀粉酶,淀粉没 有被消化分解。
3号试管 变 蓝 馒头块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 所以淀粉没有被消化分解。
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而有的人吃 饭狼吞虎咽,你认为哪种进食方式 比较科学?为什么?
实验改进创新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最适宜的温度是
2004年9月24日
第14页
LOGO
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实验探究: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 2毫升唾液 不搅拌混合。
1.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4. 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在实验过程中,把3只试管都放在37 ℃的环境中, 原因是 接近人体口腔的温度,适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我们平时吃饭时,应该细 嚼慢咽,这样可以使食物与 唾液 充分混合,有助 于口腔进行物理性消化,同时可以减轻胃、肠负担。
2、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请仔细 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