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复习题

中药复习题

第一次试题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B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植物名实图考》2.《新修本草》成书于( C )A.汉代 B.隋代 C.唐代D.宋代 E.明代3.《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 BC )A.草本、木本两类 B.有毒、无毒两类 C.上、中、下三品 D.动物、植物两类 E.生熟两类4.《本草纲目》载药( A )A. 1892种 B.921种 C.365种 D.850种 E.374种5.《本草纲目》的作者( C )A.苏敬 B.陶弘景 C.李时珍 D.张仲景 E.赵学敏6、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 B )A.相恶B.相杀C.相畏D.相使E.相须7、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B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芷C、海藻反甘草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8、中药性能的内容不包括:( A )A、形色B、性味C、升降浮沉D、归经E、毒性9、胶类药应当:( D )A.先煎B. 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10、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C )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三、多选题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 AD )A、整体观念B、五行学说C、经络学说D、辨证论治E、阴阳学说2、甘味的药物作用为:( ABC )A、能补B、能缓C、能和D、能散E、能收3、中医理论形成时期,其代表性著作有:( A )A.黄帝内经B.难经C.脉经D.针炙甲乙经E.神农本草经4、以下不属于配合禁忌的是( B )A.相反B.相畏C.十八反D.十九畏E.相恶填空题辛1、中药的五味是指______、___甘___、___酸___、__苦___、__咸___。

2.下列药物入汤剂的特殊煎法是:石膏应_____包煎____;薄荷应后下3.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4.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或热。

第二次试题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 E )A.《中国药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D.企业的标准 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2.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是( D )A.研究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 B.研究中药的栽培 C.研究中药的采集加工 D.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E.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3.“四大怀药”中没有( C )A.牛膝 B.菊花 C.元胡 D.地黄 E.山药4.“浙八味”中没有的( B )A.玄参 B.党参 C.麦冬 D.白术 E.白芍5.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B)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果实成熟期E.种子成熟期6.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常( C )A.切片 B.干燥 C.蒸、煮、烫 D.发汗 E.熏硫7.《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干燥”表示( B )A.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B.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D.需短时间干燥的E.需及时干燥的8.《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重量的( A )A.千分之一 B.万分之一 C.百分之一 D.十分之一 E.十万分之一9.《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鉴别”项是指(A )A.鉴定中药质量优劣的方法 B.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C.测定中药用水溶性或醇溶性物质的含量D.鉴定中药真实性的方法 E.对中药的纯度测定的方法1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检查”项是指(E)A.测定生药真实性的方法 B.对生药的安全、有效、均一与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C.测定生药主成分的含量 D.检查有无杂质 E.检查生药各项指标是否药典规定11.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B )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B.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C.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D.适合于各种药材 E.适合于果实类生药12.中药取样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B)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13.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取样原则(C )A.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B.100至1000件,按5%取样C.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D.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14、生地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C)A.降低毒性B.提高疗效C.改变药物性能D.便于服用E.以上均不是15、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的炮制方法称为(D)A.炒焦B.炒黄C.煨法D.炙法E.煅法三、多选题1、中药鉴定常用的四大鉴别方法是( ABCD )A.来源鉴定B.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D.理化鉴定E.粉末鉴定2、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为 ( AB )A.中国药典B.部颁标准C.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生厅批准的地方药品标准D.中药鉴定的有关参考文献E.当地政府制定的药品标准3、药材呈团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皮孔横长,切断面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气微,味微苦涩。

此药材是:(A )A、大黄B、何首乌C、牛膝D、川牛膝E、白芍4、呈长圆柱状,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的毛状残存叶基。

气特异,味微甘。

此药材是:( D )A、川芎B、白芷C、柴胡D、防风E、龙胆5、具有“铜皮铁骨”、味先苦而后微甜的中药是( B )。

A.人参B.三七C.西洋参D.牛黄E.巴戟天6、木香的主产地是(E )A.广西 B.山西 C.四川 D.西藏 E.云南7、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A )A.狮子盘头 D.芦头 C.蚯蚓头 D.珍珠盘 E.云头8、“疙瘩丁”是形容哪种药材的性状特点( E )A.川木香 B.白术 C.党参 D.白及 E.白芷9、当归的气味为(B )A.有香气,味苦 B.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C.有香气,味酸D.气微,味苦 E.气微,味辣10、粉性强的药材是(D )A 当归B 远志C 巴戟天D 防己E 柴胡附子的来源是(D )A.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主根 B.毛茛科植物北乌头侧根的加工品C.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主根 D.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E.毛茛科植物草乌的主根11、何首乌“云锦花纹”的存在部位为(A )皮部 B.栓内层 C.韧皮部 D.髓部 E.木部12、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药材是( C ),A. 三七B. 川芎C. 当归D. 独活12、扁圆柱形,木部坚硬,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且具有补肾阳的作用的是( B )A.熟地 B.巴戟天 C.附子 D.何首乌13、商品规格有(黑顺子)、(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判断题:春三七质量好于冬三七(错)1、断面可见“星点”的是( A )。

A.大黄的根茎B. 三七的根C.何首乌的根茎D.何首乌的根E.牛膝的根2、断面具有“朱砂点”特征的药物是( A )A、苍术B、山药C、防风D、广藿香E、附子3、新鲜使用的中药有( B )A.麻黄 B.地黄 C.肉桂 D.郁金 E.白及4、川芎的形状为(C )A.圆柱形 B.圆锥形 C.结节状拳形团块 D.细长条形 E.须根状5、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的中药是( D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大黄 E.川牛膝6.白术的形状是( D)A.圆柱形 B.圆锥形 C.卵圆形 D.不规则肥厚团块 E.纺锤形7.除哪项外均为茅苍术的性状特征(A )A.呈疙瘩块状 B.表面灰棕色 C.质坚实D.断面黄白或灰白色,散有“朱砂点”,久置可析出白毛状结晶E.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8.地黄的主产地是(A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江苏 E.山东9.伪品大黄在紫外灯下显( E)A,黄色荧光 B.紫红色荧光 C.棕色或红棕色荧光D.蓝色或灰蓝色荧光 E.蓝紫色荧光10“鹦哥嘴”或“红小辫”是形容哪个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A)A.天麻 B.知母 C.防风 D.黄精 E.白及多选题1.麦冬的性状特征有(ABCDE )A.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B.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皱纹C.质柔韧D.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E.气微香,味甘,微苦2.大黄根茎断面有( AD )A.星点 B.朱砂点 C.黄白色小点排列成数轮同心环D.锦纹 E.云锦花纹3.天麻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ABCE)A.呈长条形或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B.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瘢痕C.表面黄白色,具环节,有点状突起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D.质坚实,断面具棕黑色光泽 E.气特异,味甘4.大黄的来源为( ABDE )A.蓼科植物 B.原植物有药用大黄 C.原植物有波叶大黄 D.原植物有唐古特大黄 E.原植物有掌大黄判断题:1.天麻中“春麻”品质好于“冬麻” (错)2.麦冬和天冬都属于补阴药。

(对)3.天麻常见的伪品是马铃薯、大丽菊和紫茉莉。

(对)4.地黄的道地产区是湖南(错)应为河南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地黄(鲜地)、(生地)、(熟地)复习31、断面角质样,具有明显放射状纹理的药材是( C )A 党参B 葛根 C白芍 D 黄芪 E甘草2、红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药用根B、表面红棕色,半透明C、蒸后干燥D、断面淡黄白色,粉性E、主根下部有2~3条扭曲的支根3、味连的特征为( A )A.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 B多单枝,较细小,弯曲C,多单枝,较粗壮,“过桥”长 D.长圆柱形,外皮易脱落,断面粉性E.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环节明显,味淡4、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C )A、菊花B、麻黄C、川贝母D、杜仲E、板蓝根5、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的药物是(C)A、紫草B、玄参C、生地D、熟地E、黄芩多选题1、味极苦的药材是( ABDE )A.山豆根 B.苦参 C.北沙参 D.黄连 E穿心莲2、甘草的性状特征为( ABCDE )A.圆锥形 B.外皮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 C.横断面纤维性,有裂隙D.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 E.气微,味甜而特殊A.“肚脐眼”B.“过桥”C. 金井玉栏D.怀中抱月E.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1. 黄连 ( B )2. 天麻 ( A )3. 川贝母 ( D )4. 黄芪 ( C )5. 山参 ( E )A.人参B.北沙参C.巴戟天D.当归 E、麻黄6. 属于补血药的是( D )7. 属于补气药的是( A )8. 属于补阴药的是( B )9. 属于补阳药的是( C )复习41.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 C )A周皮 B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C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D落皮层E韧皮部以外的部分2.厚朴酚具有哪种作用( B )A镇静 B抗菌 C解痉 D退热 E镇痛3.“川黄柏”来源于芸香科哪一种植物的树皮( D )A黄檗 B 酸橙 C 橘 D黄皮树 E 川椒4.水浸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的药材是( A )A秦皮 B合欢皮 C牡丹皮 D厚朴 E 桑白皮5.厚朴来源于( B )A芸香科植物 B木兰科植物 C木樨科植物 D桑科植物 E樟科植物6.纤维性强,难折断,纤维层易成片地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该药材为( B )A秦皮 B桑白皮 C牡丹皮 D合欢皮 E肉桂7.折断时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的药材是( C )A肉桂 B厚朴 C杜仲 D桑白皮 E秦皮8.秦皮来源于( A )A木犀科 B芸香科 C 五加科 D茄科 E木兰科9.地骨皮来源于( D )A桑科桑的根皮 B木犀科白蜡树的根皮 C萝摩科杠柳的根皮D茄科枸杞的根皮 E五加科细柱五加的根皮10.石细胞胞腔中含胶丝团块的中药材是( B )A黄柏 B杜仲 C厚朴 D秦皮 E肉桂11、厚朴加工方法是( B )A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外皮后晒干B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C按各种规格修整或置“桂夹”内压制成型D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堆置草内“发汗”至内表面呈紫褐色E剥取一部分树皮,晒至半干,压平多选题1.产地加工需“发汗”的药材有(ABD )A厚朴 B玄参 C太子参 D杜仲 E生地黄2.皮类药材中内表面可见发亮的小结晶的药材是( AD )A厚朴 B黄柏 C肉桂 D牡丹皮 E杜仲3.内表面为紫色、紫棕色的药材是( BD )A黄柏 B杜仲 C秦皮 D厚朴 E牡丹皮1 .习称“红藤”的药材是(C )A鸡血藤 B钩藤 C大血藤 D苏木 E降香复习52 .川木通来源于哪一科植物( B)A木通科 B 毛莨科 C马兜铃科 D防已科 E豆科3 、钩藤来源于哪科植物( C )A 茄科 B桔梗科 C茜草科 D唇形科 E藤黄科4、来源于木通科的药材是( D )A络石藤 B沉香 C钩藤 D大血藤 E海风藤5、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B )A髓部偏向一侧 B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C红棕色皮部与黄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轮半圆形环 D形成层环呈多角形 E 皮部厚,有棕色油点6、鸡血藤的性状鉴别特征不包括(A )A扁圆柱形 B表面灰棕色,有纵沟 C质坚硬D断面红褐色的皮部与淡红色木部排列成数轮半圆形环 E气香特异8、沉香药用部位来源于瑞香科白木香的( D)A边材 B茎髓 C 腐烂的心材 D 含树脂的心材 E茎藤9、木通和川木通为()A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 B同科不同属植物 C不同科植物 D同种植物E同种不同变种或不同变型10、具有偏心性髓部的茎木类药材是(B )A大血藤 B钩藤 C鸡血藤 D川木通 E关木通11、维管束异型的茎木类药材是(C )A.川木通 B.鸡血藤 C.大血藤 D.钩藤 E.肉桂12.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有此特征的茎木类药材是( B )A.沉香 B.大血藤C.钩藤 D.川木通E.肉桂13.通草的药用部位为( D )A.心材 B.茎 C.全草 D.茎髓 E.叶复习61、金银花的花粉粒为(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