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轻型门式刚架钢结构

第八章 轻型门式刚架钢结构


8.5 门式刚架构件的截面验算
一、截面有效宽度(仅指受压构件) 概念:把在宽度b上分布不均匀的应力图集中到板的 两侧,应力都是fy,即得到有效宽度be=bσcr/fy 影响有效宽度的因素:板件的约束条件、端部作用 应力及其分布。 板件约束的四种类型: ⑴两边支承板件(加劲板件); ⑵一边支承一边卷边(边缘加劲板件) ⑶一边支承、一边自由(未加劲板件) ⑷两边支承且中部有中间加劲肋(中间加劲板件) 各类支承方式板的有效宽度计算(自学)
w 参数 w
hw / t w 37 k 235 / f y
2
当a / hw 1时,k 4 5.34 / a / hw 当a / hw 1时,k 5.34 4 / a / hw 式中
2
a 腹板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可取a hw 2hw k 腹板在纯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屈曲系数, 当不设中间加劲肋时取为5.34。
荷载效应组合的原则: ⑴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 中的较大值; ⑵积灰荷载与雪荷载或屋面均布活荷载中的较大值 同时考虑; 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 外的其他荷载同时考虑; ⑷多台吊车的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荷载规范的规定; ⑸风荷载不与地震作用同时考虑。
二、风荷载
8.2 门式刚架计算简图的确定
门式刚架钢结构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门式刚架的跨度,应取横向刚架柱轴线间的距离; ⑵门式刚架的高度,应取地坪至柱轴线与斜梁轴线交 点的高度;
⑶柱的轴线可取通过柱下端(小头)中心的竖向直线, 工业建筑边柱的定位轴线宜取外皮,斜梁的轴线可取 通过变截面梁段最小端中心与斜梁上表面平行的轴线。 门式刚架的柱脚多为铰接,通常为平板支座,设一对 或两对地脚螺栓。 当用于工业厂房且有桥式吊车时,宜将柱脚设计为刚 接。 檐口高度,取地坪至房屋外侧檩条上缘的高度; 最大高度,取地坪至屋盖顶部檩条上缘的高度; 房屋的宽度,取房屋侧墙墙梁外皮之间的距离; 房屋的长度,取两端山墙墙梁外皮之间的距离。
第八章 轻型门式刚架钢结构
门式刚架的特点: (1)质量轻:围护材料均轻质,承重结构用钢量1030公斤,为同类混凝土结构自重的1/20-1/30,地基 处理费用少,地震作用小,风荷载作用大。 (2) 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质量易于保证。 (3)综合经济效益高:造价略高于砼结构,但设计周 期短,加工、安装方便,资金回报快,投资效益高。 (4)柱网布置比较灵活
QTmax k Q T1 y1 y2 T2 y3 y4 QTmax k T QT yi Dmax Pmax
其中T1、T2—吊车1和吊车2横向水平制动力的标准值,且T1>T2 。 T—吊车每个轮子水平制动力的标准值。
㈢吊车纵向水平荷载(TL) 传递路线:大车刹车→大车制动轮与吊车梁产生摩 擦力→柱或柱间支撑 每台吊车纵向水平制动力的设计值为:
三、吊车荷载 吊车的分类:按工作的频繁程度分为 ⑴轻级工作制:JC≤15% ⑵中级工作制: 15% ≤ JC≤40% ⑶重级工作制: JC ≥ 40% ㈠竖向荷载(Dmax、Dmin、Dmaxk、Dmink) Dmax、Dmin—吊车满载运行时可能作用在厂房刚架柱 上的最大压力及最小压力。 概念:Pmax为最大轮压,由生产厂家提供。 Pmin为最小轮压,由计算得出。如四轮吊车 Pmax =0.5(G+g+Q)- Pmax G—大车自重标准值; g —小车自重标准值; Q —吊车额定最大起重量标准值。
二、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组合 1、控制截面 刚架梁:两端支座截面、跨中截面 刚架柱:柱顶、柱底、柱阶形变截面处 2、最不利内力组合 最不利内力组合按梁、柱控制截面分别进行,一般可选柱底 、柱顶、柱阶形变截面处及梁端、梁跨中等截面进行组合 和截面的验算。 刚架梁:Mmax→V Mmin(负M最大)→ V Vmax → M 刚架柱:Nmax → M、V Nmin → M、V Mmax → N、V Mmin (负M最大) → N、V 三、变截面刚架的侧移计算(自学)
二、板件最大宽厚比和屈曲后强度利用 b1 1、工字形截面构件受压翼缘板的宽厚比限值 t 15 235 f y 工字形截面梁、柱构件腹板的宽厚比限值
hw
tw
250 235
fy
2、腹板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在进行刚架梁、柱构件的截面设计时,为了节省钢材,允许 腹板发生局部屈曲,并利用其屈曲后强度。门式刚架的构件 剪应力最大处往往弯曲应力也最大,翼缘对腹板没有约束作 用,因而计算公式不同于普钢规范的规定。 工字形截面构件腹板的受剪板幅,当腹板的高度变化不超过 60mm/m时,其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㈡横向水平荷载(Tmax、Tmaxk) 传递过程:小车刹车→小车制动轮与桥架产生摩擦→大车→吊车梁→刚架柱 《荷载规范》规定,对四轮桥式吊车,小车满载运行刹车时,大车一个轮子 所产生的横向水平制动力为:
T=0.25α(Q+g)
其中α—横向水平制动系数。 对软钩吊车:Q≤10t时,取0.12; 对硬钩吊车:取0.20. Q=16~50t时,取0.10; Q≥75t时,取0.08; 作用在刚架柱上的吊车横向水平荷载设计值为: 两台吊车不同时, Tmax 两台吊车相同时, Tmax
三、刚架梁、柱构件强度计算和加劲肋的设置 1、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弯剪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应符合
4、支撑布置: ⑴作用:稳定结构体系; ⑵柱间支撑: ①间距:无吊车30-45m,有吊车设于温度区段中部 或3分点处且≤60m ②布置:与屋盖水平支撑设于同一柱间,不允许有 柱间支撑时,设柱间或支撑刚架。 ⑶屋盖支撑:设于第一(二)柱间, 且在刚架转折处沿纵向全长设刚性 系杆。 屋盖支撑常用Φ20的圆钢,夹角30-60°
其中:
Vd hwt w f v'
当w 0.8时 当0.8 w 1.4时 当w 1.4时
式中
f v' f v f v' [1 0.64(w 0.8)] f v f v' (1 0.275w ) f v
f 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 v' 腹板屈曲后抗剪强度设计值; hw 腹板板幅的平均高度;
wk s Z w0
Wk——风荷载标准值,与建筑物所在地区基本风压、 建筑物体型、高度以及建筑地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且假定风荷载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上; W0——基本风压,按现行荷载规范规定乘1.05采用;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荷载规范采用; 当高度小于10m时,按10米高度处的数值采用;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P288表8.1),考虑内、外风 压最大值的组合,且含阵风系数。
Dmin Q Dmin k Q P min y1 y2 P2 min y3 y4 1
其中:P1max,P2max—吊车1和吊车2最大轮压的标准值, 且P1max ≥ P2max ;P1min,P2min—吊车1和吊车2最小轮 压的标准值,且P1min ≥ P2min ; y1、y2、y3、y4 —与吊车1和吊车2的轮子相对应的支 座反力影响线上的竖标。 γQ—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Σyi= y1+y2+y3+y4 —各轮子下影响线竖标的总和。 当仅有一台吊车时荷载组合
一、屋面荷载 1、永久荷载:屋面板、檩条、支撑、刚架自重;吊 顶、管线、天窗、保温通风设施自重。 2、可变荷载:屋面均布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 屋面均布活荷载:当采用压型钢板轻型屋面时,屋 面竖向荷载的标准值(按水平投影计算)应取 0.5kN/m2;对受荷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2刚架构 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可取不小于 0.3kN/m2
3、腹板的有效宽度 当工字形截面梁、柱构件的腹板受弯及受压板幅利 用屈曲后强度时,应按有效宽度计算其截面几何 特性。有效宽度取为: he hw 腹板全部受压 he hc 腹板部分受拉 式中:he—腹板受压区有效宽度。 ρ—有效宽度系数
当 0.8时 当0.8 1.2时 当 >1.2时
由于吊车荷载是移动荷载,为求得Dmax和Dmin ,则需确定吊车运行时的最不利位置,根据荷载 规范,在设计时可考虑两台吊车并行。 由P290图8-7可知,一个计算单元内刚架柱所 支承的相邻两柱间的吊车梁的反力即为吊车梁作 用在刚架柱上的最大竖向荷载Dmax和最小竖向荷载 Dmin 。 根据影响线知识,两台吊车并行,当其中一 台的一个最大轮压P1max( P1max ≥ P2max ),作用 在刚架柱轴线处,而另一台与其紧靠并行时,即 为两台吊车的最不利轮压位置。 因为吊车轮压Pmax和Pmin同时出现,且分别作 用在左右两侧的吊车梁上,当一侧柱由Pmax产生最 大竖向荷载标准值时,另一侧柱则相应地由Pmin产 生最小竖向荷载标准值Dmink,由影响线可得吊车 竖向荷载的设计值计算公式:
1 1 0.9( 0.8) 0.64 0.24( 1.2)
— 与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参数
hw / t w 28.1 k 235 / f y k — 板件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屈曲系数 k 16
1 2 0.1121 2 1
8.1 结构形式和布置
一、结构形式 按结构体系分:有实腹式和格构式 按截面形式分:有等截面和变截面 按结构选材分:有普通型钢、薄壁型钢、钢管 按跨数分:有单跨和多跨
门式刚架体系构成: ⑴屋面:单层或夹芯压型钢板(彩钢板) ⑵檩条:冷弯薄壁型钢,C形,Z形,工字形 ⑶主刚架:常用等截面或变截面工字形 ⑷隅撑:常用角钢 ⑸支撑:常用张紧 的圆钢,在有吊车 荷载时柱间支撑用 型钢 ⑹拉条与撑杆:常 用小直径圆钢。
二、结构布置 1、柱网布置: ⑴柱距:常用为6m,也可为7.5或9m; ⑵跨度:9-36m,对模数的要求可有可无; ⑶高度:斜梁与柱轴线交点到柱脚的尺寸一般为 4.5-9m。 2、变形缝的设置:纵向温度区段≤300m,横向温度 区段≤150m; 设缝措施:设双柱、或在檩条端头开长圆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