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1培训课件
3.按施工方法分
碾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预填 骨料压浆混凝土……
二、混凝土的特点
(一)优点
1.组成材料经济、成本低。 2.性能可调节、适用面广。 3.拌和物具有可塑性。 4.与钢筋粘结牢固。 5.强度高可增长,耐久性较好。
(二)缺点
抗拉强度较低。=1/10抗压强度 变形能力小,易开裂,呈现脆性。 在温度、湿度的影响下易发生裂缝。 混凝土质量受配制施工影响较大。
水灰比 10 20 40 16 20 40
0.40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
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
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决定砂浆量 作用:填充石子空隙,润滑石子。
过小:砂浆不足,不足以在粗骨料外形成润滑 层,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过大:石子相对少,空隙率,干稠,流动性↓, 为增大流动性,必须增加W,同时C↓,不经济。
最佳(合理)砂率
因此,砂率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P56图5-2,图5-3)
混凝土拌和物
W C
拌和
S
G
凝结
硬化
硬化 混凝土
初凝
初凝时间(施工时间) 终凝时间
终凝
(强度开始快速发展)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一) 和易性的概念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 (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致质量均 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有流动性、 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在W/C,C一定的条件下,能使混凝土拌和物 保持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的前提下,获得最 大流动性的砂率。
W/C一定的条件下,当混凝土拌和物达到要 求的流动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 性时,水泥用量最省的砂率。
应通过试验找出最佳(合理)砂率。也可 参照下表选用。
混凝土砂率选用表 (%)(JGJ55-2000) 卵石最大粒径 (㎜) 碎石最大粒径 (㎜)
低流动性混凝土sl:10~30mm 流动性混凝土sl:30~80mm 流态混凝土sl:>80mm
2.维勃稠度法(VB法)
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 压重:2750kg; VB振动台: 振动至摊平、振实、出浆止所需的时间
(s)——VB值。 该法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的 稠度测定。 (详见试验部分)
建筑材料1
一、混凝土的分类
1.按表观密度的大小分:
重混凝土 γ干>2600kg/m3 普通混凝土 γ干=1950~2600kg/m3 轻混凝土 γ干<1950 kg/m3
多孔混凝土 加入气泡 大孔混凝土 不加细骨料 轻骨料混凝土
2.按用途分:
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水 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耐热混 凝土……
(三)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1.水泥浆含量
水泥浆的作用:? 浆多?还是浆少?
(1)填充砂石的空隙 (2)包裹砂石起润滑作用
W/C不变,W↑,浆越多→流动性↑ 浆过多→流浆、泌水,粘聚 性、保水性↓,不经济,且 对强度、耐久性不利。
原则:以达到要求的流动性为准,不可任 意加大。
**提示:实际工程中,为增大流动性而增大 加水量,必须保持W/C不变,同时增加水 泥用量。
工业及民用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水利工程、 交通工程、地下工程、国防建设……
发展方向:
高强、高性能、高耐久、具有特殊性能、绿色 环保。
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以前,称为混凝土拌 合物。它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 工,以保证能获得良好的浇灌质量;混凝 土拌合物凝结硬化以后,应具有足够的强 度,以保证建筑物能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 并应具有必要的耐久性。
1.流动性
混凝土流动性的来源?
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身质量或施工振捣的 作用下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 型的性能。——可塑性
——关系到施工的难易和浇筑的质量。
2.粘聚性(抗离析性)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 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 产生分层和离析的性能。
离析——砂浆与石子分离——产生蜂窝、 空洞——影响工程质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保水性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 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的性 能。
泌水的后果:
(1)形成毛细管孔,渗水。 (2)上下浇筑面薄弱粘结。 (3)形成水隙,在粗骨料、钢筋下形成弱粘结。
(二)和易性的指标及测定方法
1.坍落筒法 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
圆锥筒中,逐层插捣并装满刮平后,垂直 提起圆锥筒,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 向下坍落。量测坍落的高度(以毫米计), 即为坍落度。坍落度越大,则混凝土拌合 物的流动性越大。
三、混凝土的组成及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水泥 水
水泥浆
砂
骨料
石
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便于混凝土施工。 硬化后起胶结作用,将砂石胶结为一个整体。
起骨架作用,并对水泥石的体积变形起抑制作用。
四、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可施工性(和易性) 2.强度 3.耐久性 4.经济性
五、混凝土的应用及发展
应用广泛:
3. 含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用量占砂、石总用量的百 分率。
sm s0m sm og00sV0s0s V00sgV0g0s0 P sP0g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βs——砂率(%); P_______粗骨料的空隙率(%) ρ0s , ρ0g _______砂、石堆积密度(kg/m3)
将混凝土分层插实;装满刮平,向上垂直 提起,混凝土因自重下落,下落高度 (mm)——坍落度。
流动性——坍落度
粘聚性——用捣棒在坍落体的两侧轻轻敲打, 若混凝土体不倒塌、崩裂,而是下沉——合格。
保水性——底部没有稀浆流出或很少——合格。
根据流动性大小,混凝土可分为:
干硬性混凝土:sl=0 塑性混凝土:sl>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