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
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
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
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
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
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二、单元教学内容:识字一;1、秋天;2、我的画;3、植物妈妈有办法;4、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三、单元总体目标:1、认识59个生字。
会写46个生字。
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
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3、了解秋天景物的特点,知道秋天里事物的变化,喜欢观察秋天,喜欢秋天这个季节。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四、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总结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实地观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秋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谈话、讨论、讲授、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六、课型:阅读、讲评、测试、复习、口语交际七、教学准备:小黑板、班班通、课件八、单元教学时间:识字 1课时写字 5课时朗读、讲课文 3课时群文阅读 5课时语文园地一 3课时复习: 1课时测试: 2课时讲评: 1课时识字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5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巩固识字方法,鼓励学生按照发现的识字规律识字。
3.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准备:ppt课件、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朗读、讲授教学过程:一、回顾识字方法1.出示“日——月——明”,“海——每”回顾我们在一年级的识字方法有哪些。
2.出示“郊—交”,回顾《园地一》“我的发现”中“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3、出示姓氏,日常用品,食物等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辨一辨,想一想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发现识字方法──生活中识字。
想一想,这些字还可以用别的方法识记吗?比如“金”字,可以猜字谜,“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了两块糖”。
4.平时,你还用到哪些识字方法,举例说明。
交流归纳。
总结:加一加,减一减,生活中识字、猜字谜、编儿歌、换偏旁等。
二、合作识字1.生自读课文,标出仍有认读困难的生字,用水彩笔写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制成字卡。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对字卡上的字进行归类记忆。
3.班内交流汇报。
熟字加偏旁:澄、像、铺、棵、梧、桐、催、枫、蒲、纷、苍、豌、荚等。
加一加:层、翠、壮、华、爬、飘、闻、毯、翅、膀、等。
减一减:炎、君姓氏识字:于、刘生活中识字:鸽、喂、戏、院、馆等。
颜色识字:橙、橘、绿等。
汇报过程中,教师就各小组汇报的难字进行重点点拨。
比如:“叠”“爽”等。
师更应引导发现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
比如:“棵、梧、桐、枫、树”为什么是木字旁。
三、巩固识字1.隐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相机正音。
2.应用中巩固。
师举字卡,生给生字找更多的好朋友(扩词)。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3.猜字游戏。
互查生字。
比如:认读,遮半边猜字等。
作业设计:《识字一》——《古诗两首》中的生字熟练识记板书设计: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生活中识字、猜字谜、编儿歌、换偏旁教后反思:朗读、感悟、积累课文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秋天》、《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
2、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表演等方式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秋天》、《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3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朗读、讲授第一课时一、感受秋天的美丽。
说一说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
二、感受多彩秋天──学习《识字一》1.过渡:读第一页单元导语。
2.自由读词,读熟练。
组内互读,交流秋天的景色、天气、收获。
3.班内交流。
4.拓展练习。
填空:()时节()宜人()尽染()流金天高()大雁()秋高()山河()()丰登()飘香春华()秋收()5、朗读感悟:(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意思。
板书设计:识字一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天高云淡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作业设计:1、积累秋天的四字词语2、预习《秋天》、《我的画》第二课时一、感受北方秋天的美景——《秋天》1、谈话导入:秋天是什么样儿的?欣赏秋天的美景图。
(课件出示,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齐读课题:《秋天》2、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背下来。
3、、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1 )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2 )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3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读出秋天的美丽)积累下来。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 还有些什么?{ 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4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把黄叶当作()。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读出小动物们活泼欢快游戏的情景)(2)根据老师出的填空,把这一段背下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5、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 )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2 )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3 )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4 )指名朗读。
试着背诵这一段。
二、学习《我的画》(一)、揭题。
1.(出示图片)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为什么说它是秋天的画?从哪儿看出来?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节思考:这幅画是谁画的?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二)理顺课文l.齐读第一节,说说这1节讲什么。
2.墙报上画了什么? (板书:桂花、草坪、果园、小朋友)找一找,找出哪些是表示画画次序的词,并用“”划出。
板书:先、再、又、还要。
3.用上“先、再、又、还要”说说“我”画了什么。
4.仿照例句,练习用“先、再、又、还要”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说一段话,(1)口头填空:扫地时,我们先,再,又,还要。
早上起床后,我先,再,又,还要。
(2)独立说一句(用上以上表示顺序的词)。
(三)学习课文1、哪些词句写出了画中景色的美。
2、背诵。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背诵,适当进行背诵方法的指导)板书设计:秋天天高云淡稻子飘香落叶纷纷燕子南飞先画桂花:金色香味我的画再画草坪:飘金黄接着画果园:闪烁成熟还画三个小朋友帮助捡果子作业设计:1、背诵《秋天》2、背诵《我的画》第三自然段第三课时一、植物王国的奇事——《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它们有什么方法来传播种子?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3、通过理解词语来理解课文:四海为家、旅行、铠甲。
(二)指导朗读。
(三)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靠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四)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五)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六、秋天的古诗——《古诗两首》(一)学习《赠刘景文》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6、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二)学习《山行》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5、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6、挑战读。
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7、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8、背诵展示。
板书设计: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菊残。
橙黄橘绿山行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枫林晚,霜叶作业设计:1、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背诵《古诗两首》,搜集几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教后反思:写字教学目标:从字的结构入手,指导写字,指导学生发现共性的东西,初步掌握写字规律。
教学重点:写字教学准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时:5课时课型:新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识字一》1、观察每个字特点,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学生汇报。
(字的间架结构及易写错的字)3、教师有选择地范写指导。
4、学生把教师指导的字描一个写一个。
5、投影展示,学生评价,教师并再一次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写字。
(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第二课时《秋天》1、投影出示本课生字。
2、找一找,找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爬——第四笔要长;蓝——上中下三部分略等,要写紧凑,最后一笔要长些;旁——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方字;望——书写时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匀称,最后一笔要写得长些。
)2、看一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想一想每个字的笔顺,再书空。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6、写字展示,评议。
第三课时《我的画》1、指导生字的书写,写字时要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却——应写得左高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