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5分)一、卷面整洁。
(5分)二、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
(16分)1.读拼音,写词语:(8分)p áo xi ào sh ēn y ín sh ā y ǎ ji ū ch ū l ái péng p ài z āo g āo zhòu m éi d ǎo méi2.少小离家老大回,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2分) 3. 人固有一死, , 。
(1分)4.《穷人》这篇文章是____国作家__________写的。
他的代表作 、 、 . 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2.5分)5.《桥》是一篇 ,这座桥,不是一座小小的木桥,而是一座 ,一座 之桥。
全文赞扬了老支书 的崇高品质。
(2.5分)三、下面各小题均有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
(24分))1.“不假思索”的“假”,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弄虚作假.B.弄假.成真C. 狐假虎威.D.半真半假.2.下列词语中,都有一组带点注音是错误的,找出来,写在题后括号里。
A.咆.哮p áo 揪.住qi ū 跌跌..撞撞di ē搀.扶ch ān ( )B. 澎湃.b ài 溅出ji àn 吞没. mò 肆虐..s ì n üè( ) C .勉强.qiǎng 稻草铺.p ù 流淌.t ǎng 奔.b ēn 上木桥( ) D .蜷缩.qu án 狞.笑n íng 土壤.r ǎng 狂奔.b èn 而来( ) 3.下列词语中,都有一组有错别字,找出来,在相应位置写上序号。
(1)A .惊慌 B .沙哑 C .费话 D .无病呻吟 ( )(2)A .挽扶 B .吞没 C .揪出来 D .指手划脚 ( )(3)A .拥戴 B .风暴 C .优虑 D .汹涌澎湃 ( )(4)A. 轰鸣 B. 报怨 C. 倾听 D. 唉声叹气 ( )4. 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一对反义词的是( )A .黎明→黄昏 惊慌→镇静B .沙哑→清脆 放肆→拘束C .痛苦→高兴 咆哮→沉默D .忧虑→焦虑 清新→浑浊5.“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下列与句中加点词不是一类的是( )A.摇头摆尾 B.翻山越岭 C.手舞足蹈 D.开门见山6.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A.因为……所以……B.之所以……是因为……C.宁可……也……D.与其……不如……7.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比喻)B、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夸张)C、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拟人)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8..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穷人》中,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B、当人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却像一座山一样站立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关心群众的老支书。
C、当儿子排在队伍中时,老支书“突然冲上前”“凶得像只豹子”,表现了老支书的铁面无私。
D、在最后关头,老支书对儿子吼道:“少废话,快走。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9、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声音的延续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我嘛……缝缝补补……()(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0.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删去”认真”。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删去”通过”或“使”。
)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 删去“能否”, 或在"取得”前加“能否”)D.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
(将“叹息”改为"赞叹”)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
像泼。
像倒。
B.“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C.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D. 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面。
”本人原创,转载必究12.对比《桥》和《在柏林》,它们有哪些相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都是小小说。
B.都是最亲的人死去。
C.都注意设计悬念,结局都是出人意料。
D.都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13.下列诗句中,不是赞美优秀品质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B、人物、事情、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C、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D、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15、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人理解人物形象。
B、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C、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D、以上答案都对。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5分)一、课内阅读(12分)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dāng dàng)。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 ],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 ]疯了似的折(zhēzhé)回来。
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爱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儿子。
1.在()里选择正确的注音。
(1分)2.在文中[ ]处填关联词语。
(1分)3.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
(2分)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A.找近义词:怒吼()肆意()B.找反义词:静悄悄()稳稳当当()5.山洪是怎么咆哮的?请用“”在文中画出。
这句运用和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6.第一自然段改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好不好?并说说理由。
(2分). .7、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从“像一座山”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
”“人脑多用了会笨。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
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
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
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
人的肌体,用则灵,不用则衰。
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
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
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
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
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
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
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
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8.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1分)A. 举例子、打比方B.下定义、打比方C. 作比较、打比方D.作比较、举例子9.第②自然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
(3分)A.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使用。
B.人的天脑皮层有多少个神经细胞。
C.人的脑神经细胞很多。
D.人一生只用到10多亿个脑细胞。
10.第④自然段提出“多用脑,可防老”这一观点的原因是( )。
(3分)A.多用脑可以保持大脑活力,让人心理状态良好。
B.多用脑既可防止肌体、器官早衰.又能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C.多用脑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让人身心愉悦。
D.多用脑可以保养神经细胞,使大脑更加发达。
11.下列不符合短文内容的项是()。
(3 分)A.多用脑可以让人更加聪明。
B. 多用脑可以延缓人的衰老。
C.多锻炼可以防止青少年早衰。
D.懒人的大脑更容易发生早衰现象。
12.给短文加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3分)A.大脑研究B.大脑常用不生锈C.勤于用脑 D、用脑袋习惯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本单元习的几个故事都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
目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比较吸引人。
下面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题目自拟。
A.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人物:淘气包张明外号“小辣椒”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B.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流浪狗朵朵C.环境:月光下的村庄人物:铁蛋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理解与运用一、卷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