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一框《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能自觉运用恰当的方法维护身体健康,懂得任何时候都不轻易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不会放弃生命。

2、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道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懂得维护健康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知道采取哪些行动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轻易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不能放弃生命;
②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
③懂得养护精神的要求,掌握养护精神的做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懂得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自救自护方法。

难点:理解守护生命要关注并养护自己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守护生命、关注身体健康、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维护健康的知识,关注内心感受、养护精神、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方法等方面的视频、图片及故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观看图片与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脑瘫儿上北大》第一部分的视频。

教师根据视频内容导入新课:丁丁的母亲竭尽全力救护自己的儿子,想方设法让他活下来,体现了什么?(对生命的守护)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丁丁的母亲是如何守护生命、把脑瘫儿子送进北大的?我们又该怎样守护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

二、自主读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及要求,自主读文,探究问题,勾画知识点,做好标注,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三、情感体验,汇报交流
活动一:看视频,思考交流
教师出示丁丁和母亲在北大的合影,播放视频《脑瘫儿上北大》第二部分。

引导:脑瘫儿丁丁的母亲是如何守护脑瘫儿子生命的?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丁丁的母亲倾尽所有保住了儿子的生命,又付出了所有的时间、精力与爱,帮助儿子努力治愈脑瘫,按摩、锻炼,终于帮助儿子恢复了身体的正常。

同时,为了让孩子能上学,母亲也锻炼儿子说话、读书、撕纸、写字。

母亲教会了儿子坚强,鼓励引导儿子积极上
进,努力考清华北大。

活动二:释疑解惑
教师:丁丁的脑瘫如果不能恢复,那么他还能考上北大吗?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如果不能恢复健康,那么丁丁就会连行走、吃饭等简单的事都做不好,更不能很好地学习和写字,更不可能考上北大了。

活动三:释疑解惑
教师:丁丁母亲帮助儿子战胜脑瘫、考上北大的经历让你获得了哪些感悟?告诉了我们如何守护生命?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我懂得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懂得了健康高于一切,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一切无从谈起;懂得了珍视生命。

我知道了守护生命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养护自己的精神,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活动四:说一说
教师引导:你知道可以采取哪些行动维护身体健康?
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一些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图片。

活动五:以例说“法”
教师引导:你能说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吗?或说说具体做法。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如学生要多一些补充大脑的食品——鱼类、干果、豆制品、动物肝脏等;老年人多吃素食,多吃牛奶、黑木耳、海带,黑木耳有疏通血管和抗凝作用,不容易得脑血栓,海带,钙也比较多,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

……
活动六:案例分析
教师出示图片及案例,并引导:
岐石镇坑仔管区凤北一名19岁女生蔡某妍,8月19日被短信诈骗一万多元学费和生活费后,留下遗书跳海自杀。

8月29日,惠来警方在海边找到蔡某妍的尸体。

教师引导:你如何看待蔡某妍的行为?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交流看法。

教师出示:
我们要珍视生命,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教师引导: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内心感受?内心不良感受会导致自杀?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
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乃至放弃生命。

教师出示预防自杀日的图片,并引导:防止自杀,要加强心理干预、心理疏导。

看来关注内心感受还是有必要的。

可是,我们怎样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呢?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
1、心情不好时,听听音乐,打球,跑步,在适当场合哭一场,放声歌唱等;
2、不要封闭自己,找朋友一起玩、谈谈心;
3、遇到想不通和不能解决的事,寻求师长的帮助,向他人倾诉;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多运动多看书;
5、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培养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解,不盲从。

活动七:材料分析
教师出示地震、火灾的图片及资料:
1、地震、火灾、溺水等灾害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

2、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教师引导: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
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害。

守护生命,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活动八:出谋划策
教师引导:你知道哪些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方法?首先出示图片,地震了怎么办?
学生交流地震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师播放《地震安全知识》,最后出示地震自救歌总结地震自救自护方法。

注意:如果学生说的好则可以不播放视频,直接运用地震自救歌总结。

也可以先播放视频,再让学生补充一些地震自救自护的方法。

最后运用地震自救歌总结。

教师出示火灾图片,并引导:发生火灾怎么办?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火灾自救自护方法图片。

对于最后一张教师要给学生讲一讲。

这是火灾自救自护方法的总结。

活动九:看视频,谈启示
教师播放视频:《追梦人演奏萨克斯》,引导:刘征为什么患癌五年仍然生活得很好?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刘征患癌五年,但坚强乐观,热爱音乐,在网上教学,免费和他们交流。

积极乐观的精神、对音乐的追求与无私付出让他每
天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这启示我们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活动十:案例分析
教师:近年来,发生多起大学生杀人案,大学生为什么会沦为杀人犯?这给我们什么警示?
学生交流分析。

教师出示:养护精神的重要性
如果不养护自己的精神,就会精神空虚,萎靡不振,甚至步入不良诱惑的沼泽,或做出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

只有守住自己的心灵,才不会迷失自己,才能正确对待物质的诱惑;只有积极进取、执着追求,才能充分看到和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快乐。

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因此,我们要关注和养护自己的精神。

活动十一:看图片,说一说
教师出示入团宣誓、参观博物馆、千人经典诵读、茉莉花茶制作的图片。

引导: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这些活动对养护精神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看法。

教师出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教师引导: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养护自己的精神呢?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
1、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2、参加经典诵读等活动;
3、继承优秀的传统美德,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谈收获,提升认识
学生谈收获。

五、课后拓展
1、搜集关于如何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促进健康的资料,搜集遇上洪水、泥石流、交通事故、防雷击等自救自护方法。

办一期关于守护生命的手抄报。

2、反思自己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并征求其他同学的建议,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

六、板书设计
守护生命爱护身体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护精神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不要放弃生命
原因
怎么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