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三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三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 的最小刺激强度。

期前收缩: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 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ml 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中枢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

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则中枢延搁时间越长。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正常状态下细胞内 Q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外,细胞外Na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内。

3•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 0期是由 ________ 内流所致,2期是由 __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 流和 _______ 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________ ,舒张压为 ________ ,脉压为 _______ 。

5.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6. 氧解离曲线为 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 Hb 中Q 的饱和度与 ________ 的关系。

7.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 _______ ,收缩 _____ 。

8. 内因子是胃腺 ____ 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_ ,它能保护和促进 ____ 的吸收。

9. 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 ____ 温最高, ______ 温最低。

10•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 ______ , ___ 和 ____ 的作用。

11. 醛固酮由 ____ 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_______ 的重吸收和对 _____ 的排出。

12. 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 _______ ,缺乏生长素将导致 ____ 。

13.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 。

14.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 _______ 区和 ____ 区。

15.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 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 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 因 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2.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3. 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输出量比右心室多。

()4. 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脉压减小。

()5.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因该次兴奋和收缩 3500 ml ,女性为 25006.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其物理溶解形式是化学性结合的必要前提或中介阶段,溶解的气体量随分压增高而增多。

()7. 基本电节律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8. 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的速度是相同的,吸收速度并不取决于该部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的组成及在该部分停留时间。

1 J9. 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就成了散热的唯一方式。

()10. 终尿中的 Q主要来源于肾小球的滤过。

i、)11. 近球小管对HO的重吸收是等渗性重吸收,与人体是否缺水无关。

i J12. 甲状腺激素既可促进骨的生长,又可促进脑的发育。

13. 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过程中,突触后膜对Na+、K+、CsT ,特别是£通透性升高。

()14.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又是调节内分泌的高级中枢。

i )15.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

1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A. 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射2. 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A.神经冲动B.收缩C.分泌D.动作电位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i )A.Na +内流,C「外流B.Na +内流,K*外流C. K +内流,Ca2+外流D.Ca 2+内流,Q外流4.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贮存少B. 心肌有自律性,会产生自动节律性收缩匚心肌呈“全或无”收缩D.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5. 正常心电图中,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的是()A. P波B.QRS 波匚T波D.S-T 段6. 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A.脊髓B. 延髓C. 下丘脑D. 大脑皮层7. 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 ml减少到250 ml则()A.肺通气量减少B. 肺泡通气量减少C. 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通气量增加8. 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A. —定程度的缺氧B.血〔屮〕升高C. 一定浓度的CQD.以上全错9. 分泌盐酸的是'" A卷【第2页共4页】A.主细胞B. 壁细胞L粘液细胞D.胃幽门粘膜G细胞10. 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A.十二指肠和空肠B.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 D. 回肠11. 测定基础代谢率要求的基础条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空腹B. 无体力活动和精神紧张C.环境温度18〜25CD.深睡状态12. 在兔急性实验中,静注20%葡萄糖溶液引起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i J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C.尿道外括约肌收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13.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14.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A.食物中缺碘B. 食物中缺乏酪氨酸C.三碘甲腺原氨酸过多D.促甲状腺素过少15.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是JA.视上核-垂体束B.室旁核-垂体束L垂体门脉系统D. 交感神经16.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神经纤维传导速度B.感受器兴奋性lj.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刺激强度的高低17.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 1 )A.肢体痉挛麻痹B.脊髓休克去皮层僵直 D. 去大脑僵直18. 谈论梅子引起唾液分泌是A.支配唾液腺交感神经兴奋所致非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19. 正常人在闭目安神时,脑电波主要是A. a波B. B波C. B波D. 3波20. 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i )A.瞳孔近反射B.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 D. 幅辏反射五、简答—问答题(共35分。

1 •刺激引起可兴奋的细胞兴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5分)刺激必须达到三个有效量,即一定的刺激强度;足够的作用持续时间及适当的强度-时间变化率才可成为有效刺激引起可兴奋细胞兴奋。

2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9分)①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多时,射入动脉的血量增多,收缩压升高。

由于收缩压升高,使血流加速,使舒张期末大动脉内存留血量增加不多,故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而脉压加大。

②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则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

由于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心舒末期主动脉内存留血液增多,故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③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阻力增大时,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

因在心舒期血液流向外周速度主要决定于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向外周流速减慢,心舒期动脉内存留血液增多,故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

外周阻力主要与小动脉口径和血液粘度有关。

④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可使脉压减小。

当大动脉弹性减弱时,其可扩张性减小,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减弱,使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

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是相适应的,由于失血使循环血量减少时,可致血压下降;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血管容积增大时,血压亦下降。

3.根据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观察,试说明静脉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 的实验结果及其主要机制。

(5 分)实验结果:尿量增加。

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后,血Na*上升抑制了肾上腺皮质合成、分泌醛固酮,由于血液中醛固酮含量下降,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小管液中的Na*吸收量下降,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性利尿。

4.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制如何?(8 分)在猫的中脑四叠体的上、下丘之间,红核之后横断脑干后称为去大脑动物。

去大脑的动物往往表现为、四肢僵直、角弓反张。

这种现象称为僵直。

机制解释是:脑干横断后,一方面失去了大脑皮质和纹状体对网状下行抑制系统的始动作用或加强作用,使网状结构的抑制作用减弱;同时,网状结构的易化作用和前庭核的易化作用又有所加强;最后总的效应是易化作用相对过强表现为伸肌的过强收缩。

分丫僵直和a僵直两部分5.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过程。

(8 分)(1)对代谢的影响①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增加产热量、这一作用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增强Na+—k+ATP酶的活性有关。

②对蛋白质代谢:正常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肌肉、肝、肾的蛋出质合成,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合成不足。

③对糖代谢: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糖的吸收,增加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还可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的生糖作用,放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同时又可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树的摄取和利用,有降低血糖作用。

④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降低血中胆固酵。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15分。

)1. 入胞出胞2. 高于高于3.Na + Ca 2+ K +4.90 〜140mmHg 60〜90mmHg 30〜40mmHg5.肺通气肺换气6.S PO 27. 较低缓慢8. 壁糖蛋白vitB 12 9. 直肠腋窝10. H+ K + NH3 11.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Na + K + 12. 呆小症侏儒13. NE Ach 14. 抑制易化15.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三、判断正误(每小题 1 分,共15 分。

)1. X2. X3. X4. V5. V6. V7. X8. X9. V 10. X 11. V 12.V 13. X 14. V 15. V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B2.D3.D4.D5.C6.B7.B8.C9.B 10.A 11.D 12.B 13.D14. A 15.C 16.C 17.D 18.D 19.A 20.B、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