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庄子)修养高尚的“至人”心思就像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便会得到正当的是非取舍。
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庄子)你是自己伤害了自己,鬼怎么能伤害你呢?心理负担导致自身失败、束缚个人聪明才智的事情,多得很。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越纯越厚重,就越能担当。
有些人总感觉活得太累太重,其因何在?就在于不能心静如水,达不到“纯心”(厚重)的境界。
纯心并非稚嫩,而是看过人间是非之后的安静。
名者,实之宾也;(——庄子)人生有许多虚浮之事,名利皆是如此。
短浅之人认为这是生命之本,堕入名利之中。
其实人生之真恰恰在于摆脱这些虚浮之事。
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
(——庄子)喜欢管理国家大事,随意变更常规常态,用以钓取功名,称作贪得无厌;自恃聪明专行独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称作利欲薰心。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庄子)枯木死灰是一种度过难关、战胜痛苦的必不可少的心态。
人如果不曾体会过枯木死灰的心情,人就不能重新为人。
绝望到底,才会另寻出路。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庄子)比自己强的人,谦虚地和他相处;比自己差的人,也谦虚地和他相处;把功利放在一边,把评价放在一边。
何况功利与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庄子)“环中”即连环的中心,人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心越大人越失落,当然应该知足,做有限的事才能成功,做有限的事才能做好,这样才能以一颗有限的心享受无限。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也许“金石为开”这个结果并不很重要,“精诚所至”这个行动却很必要。
最好的人生态度是让行动至精至诚,让心灵平平淡淡,只有这样,才能享受人生的大幸福,又不会失去生活的小乐趣。
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庄子)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白应变,明白应变的人定然不会因为外物而损伤自己。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庄子)古时候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
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不期望能力不及的事情。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
(——庄子)做事就要全身心在目标上,而暂时把与此无关的事全忘掉。
你能否忘记自己,意味着你能否得到一个新的自己。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庄子)天地人生最根本的大道是不可以称说的;最强有力的辩论之才是不需用言语的;最大的仁义并不表现出慈爱;真正的清廉并不讲谦虚逊让;最勇敢的人并不赌狠逞强,是人们处世行事极具智慧的行为指南。
大知闲闲,小知??(庄子的智慧,P129)(——庄子)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人与人相交,难得的是真。
真诚相见、真心相待、真则平淡。
懂得这个道理再容易不过,而在别人的热闹起哄之中,失却真,忘掉真,迷于假,恋于假,却更容易。
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庄子)谈论大道却非议大道安排下的秩序,这就不是真正在尊崇大道;谈论大道却非议体悟大道的人,怎么能真正获得大道!在实践中领悟做人处世之道。
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庄子)形体劳累而不休息那么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止歇那么就会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竭,事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庄子)学会用平常心做平常事,人一旦甘于平淡,就会活出真滋味来,许多非常之事水到渠成。
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庄子)施与别人恩惠却总忘不了让人回报,远不是自然对普天之下广泛而无私的赐予。
你可以付出多,但你不要企盼付出就应回报很多。
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庄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等待时机的人,是因为对各种事情出于不得已。
想干一番事业,或者想办成一件事,如果时机不到,就要等待。
鱼不可脱于渊。
(——庄子)用鱼不可脱离深水来说明人不可自失本性。
心中无碍,天地即我。
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庄子)各种迷乱人心的巧说辩言,都是圣哲之人所鄙夷、摒弃的。
不要狡辩给自己找借口。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庄子)不简单把长寿看作快乐,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
过去已成为历史,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现在,一切还可以重头再来,同样可以开辟一个新天地。
震无咎者存乎悔。
(——易经)要特别小心,人不会没有错,随时有错,善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就是真正到了无咎的时候。
懂得小心谨慎反省与改正错误,这是最高的哲学。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
(——易经)人要依“时”止,依“时”行。
人若能做到“动静不失其时”,便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时中”。
在行动时要把握形势,把握机遇。
困于酒食。
(——易经)享受不应该享受的福,是祸。
人应该有所节制。
欲望如果没有节制,最终会像泛滥的洪水将自己淹没。
君子有终。
(——易经)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才有成就。
不可涉大川。
(——易经)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方向不明决心大,自己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在做什么,就盲目大干快上,结局可想而知。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易经)为人处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往蹇来誉。
(——易经)只有在泥泞里行走,生命才能留下深刻的印痕。
苦难可以丰满我们的人生!立心勿恒,凶。
(——易经)“勿恒”即“无恒”,“立心勿恒”指没有恒心,这样会面临凶险。
察见渊鱼者不祥。
(——易经)连深渊水底的鱼,河中浑水里的鱼有多少条、在怎么动也看得清楚,不要自以为很精明,实际上很不吉利,因为精神用得过度了。
敬之无咎。
(——易经)尊重对方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尊重别人是很平凡的人也能做到的,因为“尊重”是无分程度的,它包括: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真诚的问候或是一个关怀的眼神……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易经)“独善其身,兼济世人”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刻意地为我,随意地为他”已经是人生不可多求的境界,其结果收获最大的还是你自己。
曲成万物而不遗。
(——易经)人懂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人生太直了没有办法,要转个弯才成。
现在讲美也讲求曲线,万事万物,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
升而不已,必困。
(——易经)月不圆的时候,可以慢慢圆起来;月圆了,月就要亏了。
日还没到中天,它可以到达中天,但到达中天以后,就要西斜了,人在得意时,就怕忘形。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经)均衡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很少,就以我们自己的心身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心理方面的思想,没有一个时候是均衡的,不是心里不舒服,就是思想在混乱。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易经)龙要腾飞,先要向“大人”学到本事。
贵人的贵与不贵,是在时间空间上刚刚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帮助的就是贵人。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易经)亲贤臣远小人的君主,都是谦虚、心胸宽广、眼光长远之人;亲小人远贤臣的君主都是骄妄自大、心胸狭窄、眼光短浅、贪恋女色之人。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易经)“如”的意思是“这样”,人生如浩瀚无垠的大海。
不会永远风平浪静,时常会有惊涛骇浪骤起挑衅。
在人生的大海上驾驭着人生小舟时,就要有勇于迎战风浪的从容和镇定。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避》。
(——易经)“退避”并不等于望风而逃,消极遁世。
恰恰相反,不善于退避,不谙这门高超的学问和艺术,文化修养中没有这份可贵的情操,就算不得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君子。
求小得。
(——易经)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与他人的合作开始,认认真真的做事、做人。
将小事做细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需要养成一种习惯,要自觉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才能成就自己。
得其大首。
(——易经)“得其大首”就是“得其大要”,我们做事情要抓重点而不拘小节,抓事抓重点才不乱。
这无疑是人生场上的一条金科玉律。
往蹇朋来。
(——易经)在吃苦过程中会赢得朋友。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好汉都要三个帮,何况许多时候我们还不是好汉呢?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
改邑不改井。
(——易经)“邑”,家乡。
“井”,井水。
“改邑不改井”是说换了地方但不换饭碗。
注重发挥自己的素质优势对于择业非常重要,只有按照自己的素质所长选择职业,才能有利于胜任工作,实现人尽其才。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易经)仙鹤在云中飞舞,它的一家子都在与它唱和。
无论什么时候,获得亲友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
(——易经)最得人心的人一定能得天下。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像一把锋利的好刀,削铁如泥。
一切事业都必须精诚合作才有希望成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易经)“元”与“亨”是连起来解释的,即原始的、完整的,整个是亨通的,而代表一个很好的开始。
有好的开始有助于成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易经)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有思想更要有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的价值。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返,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表,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手?(——易经)亢就是高亢。
做人做事,不要过头,过头就是亢;人很容易犯这个毛病,知道进退存亡得失的关键,就是圣人。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易经)君子应该言之有物,说话要说实实在在的大老实话,做正经事,绝对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大者不可以盈,做受之以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易经)人到了最高点的时候,不要自满,再加便会溢出来,富贵功名到了极点要谦虚。
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
(——易经)“识时务者为俊杰”。
“时”生“务”,不知“时”则不知“务”。
“随时”者昌,“随人”者亡。
将水井修治完善,没有咎害。
(——易经)但做好事,但修其身,只要能把你这口“井”修好,便可以告慰天人、告慰本心了,至于往后能否得志见用,那就不必去多虑了。
不良之举自我阻止在脚趾欲动之时。
(——易经)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
但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
君子三思后立即行。
推天道以明人事。
(——易经)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效法自然规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人不能有一分一秒的松懈,求学、做人、为道、为德,都应如此,还要效法乾坤一样,天地一样的胸襟,包容万象,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