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家长育儿方式的指导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现代家庭与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在幼儿的成长中无时无刻的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再者由于亲子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都超过幼儿园,因此,家庭教育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但家长由于职业不同(如:导游、天文台工作者、银行职员、部队官兵、海员、邮局员工、剪纸艺人、印刷工人、戏曲表演艺术家、警察、营业员、驾驶员);他们文化层次不同(有小学、中学、中专、大学、);家庭结构不同(三口之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大家庭、单亲家庭);经济情况不同(家长在职、下岗的、退休的),因而,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不尽相同。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园内136名幼儿家长进行了调查。
老师树立尊重家长,为家长服务的观念,以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宗旨。
鼓励家长根据自身家庭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采取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家长对“孩子犯了错误你是怎样对待的?”“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时,你怎么办?”“你在教育孩子时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影响孩子的教育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等方面问题的回答,及对教育孩子的方式的看法等,我们将家长的教养类型分为: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严厉型。
那么,怎样针对幼儿的发展需要,家长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进行沟通以达到家园一致呢?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一、集中培训:针对调查中家长们反映的共性问题:“孩子不听话,能不能打?”、“孩子的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及“孩子在家不吃饭怎么办?”“孩子受到了别人的欺负怎么办?”“孩子不会与别人相处怎么办?”“孩子不喜欢和别人玩怎么办?”等涉及到必须转变的教育观念的基础问题,我们采取了家长会、专题讲座与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家长开放活动如“亲子义卖”、亲子活动,如“亲子爬紫金山捡垃圾”、“秋天到了树叶化装会”等形式,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的思想,宣传现代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加强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讲授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体差异等。
让家长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反馈信息中家长们写到:贵园开展的这些活动很好,她为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指出了方向,使我们家长了解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会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和经验,同时,也转变了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
这些活动非常及时、有效、很有必要。
二、分类指导:根据家长在问卷中反映的问题划分类别,结合不同的类别每学期有针对的召开家长座谈会,向他们介绍国内外家长教育孩子的信息,如:《教孩子通情达理》、《善待发脾气的孩子》、《对父母的十条要求》、《让“讲道理”取代“听话”》、《美国儿童教育中的“四注意”》、《使孩子聪明十要点》、《如何帮助孩子正视失败》等,并分类开展育儿论坛、专题交流,请家长做执教者和活动的主持人,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想,从而使家长们有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谈的机会,也使他们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鼓励家长们向班级的家长园地投稿,将自己教育孩子方式方法及体会告诉大家,真正达到家长和家长互相学习的目的。
如;放任型家长总是认为“孩子现在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不需要刻意的教育什么,不论孩子干什么,总是觉得没关系”。
如果老师与他们反馈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的信息,他们往往一笑了之。
不论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还是家长学校等活动,他们都借口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有的情愿打麻将,也来不参加活动。
针对这些,我们教师采取了家访、利用来园接送孩子的机会、家园联系册等方式,促使其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溺爱型的家长往往老人占多数。
由于是隔代亲,他们对自己的第三代疼爱有加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碰着,不管怎样,我的孙子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
便宜我要占,亏一点不能吃。
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要怎样就怎样,没有一点规矩。
由于家长有这样的教育思想,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要强,不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没有朋友,孩子的性格变的孤僻,怪异。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教师采取了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让老年人现身说法,达到共同影响,共同教育的作用。
还利用来园接送孩子的机会和爷爷妈妈们进行交流等方式,促使其不断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严厉型的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只希望孩子事事处处都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否就对孩子大声训斥。
他们没有意识到“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立场。
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利用电话联系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并介绍一些有关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文章给他们看,经常向他们反馈教师在园采取的一些游戏方法及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有进步的地方,还召开小型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专题座谈会,让家长听一听孩子的心里话:“我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妈妈。
”“我不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妈妈。
”从而转变严厉型家长的教养观念。
民主型的家长学历较高,性格温和,待人宽容。
他们认为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就是民主型家长的教育方式。
这样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可爱,聪明能干。
针对这一类型的家长,教师利用《家长园地》,让民主型的家长谈一谈如何教育孩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发展的体会,向广大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育儿观,从而发挥他们的影响,为其他教育类型的家长树立了榜样。
三、个别教育:针对不同类型中不同的家长个性,采取不同的策略。
个别指导形式包括:访问家庭、在园接待、单独咨询、电话联系、信件来往、家园联系册和电子信箱等。
如:我班一位孩子的爸爸妈妈,从来不到幼儿园接送孩子,都是让爷爷奶奶接送,以之于孩子在园的一切,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
当有一次,老师家访交流时,他们才知道,孩子原来在幼儿园里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当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手工制做小玩具、讲故事、歌表演时,这才对孩子的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家长彻底改变了教育孩子的方法。
他们经常利用来园接送孩子的机会和老师做简短的交谈,有时还电话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并积极参加我园组织的各种活动。
有了爸爸妈妈的关心,教导,孩子的性格也有所改变,变的活泼、开朗了。
如:有一位孩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长辈们事事不要他伸手,处处小心呵护他,导致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很差,和同年龄的孩子有很大的差距。
为此,教师经常利用家访,亲子活动,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们交流。
使家长们逐步认识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长此下去,就像一棵小树一样,从小没有栽正,长大了,就是一棵歪树,只能当材烧,不能做有用之材。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午睡前、起床后的点滴时间,教他穿脱衣服,整理床铺,游戏结束后,提醒他和同伴一道收拾整理玩具,并将孩子的点滴变化向家长做及时的反馈,同时动员家长在家中给予配合。
刚听说要让孙子动手学做事,爷爷奶奶有点想不通,认为,孩子太小,怎么会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呢?但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爷爷奶奶终于答应了,但同时又提出,如果孩子不想做就算了,不要勉强。
但爷爷奶奶发现孙子一天一天有了变化,自己在家会穿脱衣服时,非常高兴。
他们每到一个亲戚家都竖起大拇指夸奖自己的孙子聪明能干。
我们还和孩子的爸爸妈妈经常交流,教给他们一些对幼儿说“不”的方法。
如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说“不”比迁就孩子更有影响力。
a、不要与孩子讨价还价。
许多家长习惯说“吃不完饭就不许看动画片”,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坏,因为孩子会效仿家长动不动就讲条件。
也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孩子为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它的蠢事。
b、不能对孩子施以报复。
有些家长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家长会因此而失去尊严,并诱发孩子产生报复心理。
c、父母双方要保持一致。
当父母一方拒绝孩子的要求有不合理的地方时,另一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容易养成孩子在父母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d、向孩子讲明拒绝的理由。
家长对孩子说“不行”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孩子明白“不行”的道理。
e、某些生活小事可与孩子共同商讨。
比如,孩子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可征求孩子的意见,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不能与孩子无休止地讨价还价。
f、令行禁止。
如果说“不”后家长又对孩子作出妥协或让步,这不仅会失去家长的威信,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
如,有一位家长,经常向教师数落孩子的不是,什么在家不听话,什么数学做的太慢,真是笨死了等等。
针对这一类型的家长,教师不仅耐心的给与劝说,同时还向他指出,这样对孩子是不对的,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
但我们家长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说服教育,帮助鼓励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幼儿,使其树立信心。
如:“你真乖,爸爸妈妈喜欢你!”“你真聪明,真能干!真棒!”“你的小手真巧!你的画画画的真好!”“谢谢你帮助了我!”“你真是个乖孩子!”“你今天看来真精神!”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民主型家长的作用,采取了经常组织召开小型座谈会的形式,请民主型家长来园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进行现身说法,请他们撰写育儿文章,积极向本园报纸和幼教杂志投稿,扩大影响面。
并帮他们结成对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互相交流育儿的经验和方法,促使严厉型家长的教育方式的不断改变。
四、教师的收获和反思以上只是我们在对不同类型家长教育幼儿方式的指导中所做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根据我园家长与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慰抚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心不要在无意中谩骂了孩子,孩子的潜能是否得到发展,需要的是鼓励,鼓励中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替孩子作太多的决定,父母是孩子学习的辅导者而不是替代者,让孩子学会快乐生活。
我们的目的是:不管家长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自己的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健康,乐观,他(她)富有爱心,充满信心,对前途满怀希望,那么,这就是成功的家长。
《不同类型家长育儿方式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