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6课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6课


⑤后来姐弟俩一五一十地跟我讲起二十几年前的事,我才明白。他们家乡, 按大区域论,绝非穷乡僻壤,但是具体到某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比如他们那个 村,直到现在,也还比较穷。阿芝之所以叫阿芝,其实是长到六七岁,家里大人 还没给她取名字。她懂事以后,就听父母叫她姊姊,意思跟招弟差不多,她也 果然招来了弟弟。村里有位老爷爷,据说最有学问,能读古书,知道古书里最 重要的四个字是“之乎者也”,就来给他们姐弟都取了名字,姐姐叫董之,弟 弟叫董乎,如果再有超生的,则可以叫董者、董也。有了儿子,父母也就不再 生育。上户口的时候,户籍民警建议,姐姐叫董芝,弟弟叫董虎。当然同意,因 为他们乡里管姐姐都叫作姊姊,董芝就是董家姊姊的意思嘛,而董虎确实属 虎。
着那凹凸不平的课桌桌面,心里仿佛揣了块热糕,老师讲的她一 点也听不懂,可是她努力地含着一汪眼泪听呀听……
理解文题
阿长只是鲁迅家的保姆,而她却为鲁迅买到了梦寐以 求的《山海经》,使鲁迅改变了对阿长的看法。《山 海经》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及 神话故事。用《阿长与<山海经>》做文章的题目, 一是概括了文章的情节,二是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 以及深深的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1926年发生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的“三一 八”惨案后,鲁迅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到厦门 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在那种境况下, 作者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 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
你的推荐语: 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2)【活动二:认识鲁迅】根据材料,补写对联。 材料一 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 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 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材料二 生活细节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 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 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幽默谦逊贵在自省/慈祥冷峻缘于爱憎
二、阅读理解 替课阿姊 刘心武
①那天小时工阿芝又来为我住处打扫卫生,我说起临街嫌吵,想加装一层隔 音窗的事,她扬起头说:“那还不简单,让我弟弟阿虎来给你装好啦,保你满意,价 钱公道!”我们就约定一周后的今天下午,她跟她弟弟一起来给我的窗户量尺 寸。
②阿芝按时来了,她弟弟却没有一起来,阿芝说她弟弟生意很好,现在正在另 一家安装,很快就完活,半个钟头后一定到我这边来。阿芝一边收拾屋子,我一 边跟她闲聊。说起她弟弟阿虎,有文化,念到高中毕业呢,所以到北京发展得很 好,先是给人家当制作安装塑钢窗的小工,现在自己当小老板,租了门面房,生意 很红火;阿虎闲了就书,口碑好,装了这家介绍到那家,家家满意。谁知说着说着, 阿芝挺直腰肢略休息,却叹口气说:“哎,那时候啊,我总盼他得病,盼他腿摔断了 一百天才好!”这让我大吃一惊。
3.形近字
字词知识
烦 琐: 繁杂琐碎。 深不可测: 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比喻不易捉摸。
面如土色: 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把过自己的继儿: 子给没有儿子的兄弟、堂兄弟或亲 戚做儿子;没有儿子的人以兄弟、堂兄弟或亲戚的儿子为自 己的儿子。 诘 问: 追问,责问。 惧 惮: 害怕。
4.按照要求填空。 (1)本文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 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 》 《 彷徨 》等。 (2)这篇回忆性散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真实地 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多事粗俗, 规矩烦琐,讲长毛故事 ,买《山海经》。表达了作者对这 位劳动妇女深深的 怀念 之情。
⑦姐弟俩告辞走了。想到他们说起,现在他们那里发生了很 多好的变化,但是替课阿姊仍未绝迹,仍有新的文盲、半文盲 出现,心里有些发堵。但是又想起阿芝说起,她和进城的农民 工丈夫,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大学,如今不止她一个替课阿姊 发誓要让下一代女娃儿受好的教育……当阿虎说出一句“现 在大学毕业工作不好找”时,阿芝望他的那个眼神,更深深地 撞击着我的心扉,那眼神里意味太多,应是当年她作为替课阿 姊,在课堂里高举手的那种迎向命运的勇敢与自信的延伸 吧……想到这些,我又心臆大畅。
6.用一句话解说题目“替课阿姊”的含义。
弟弟生病了,姐姐可以替他去上课。
7.选文在叙述故事时最能激发读者兴趣的方法是 什么?请你简洁地说明。
设置悬念。开头阿芝说弟弟喜欢读书,但只是高中 毕业;后来阿芝又说小时候只想弟弟多生病;弟弟也 说只想摔断腿,这些都为读者留下了悬念,激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
8.请品析下面的语句。 她背上阿虎的书包,去了学校,坐到阿虎的座位上,她用手摸
③正想跟阿芝问个究竟,门铃响,阿虎到了。一位虎虎有生气的小伙子,出 现在眼前。
④阿虎细心地量完了尺寸,跟我商定好价格和上门安装的时间,阿芝也把卫 生打扫完了。我就说,如果他们下面没有事情等着急办,请坐下,大家剥橘子吃, 稍微聊一会儿。我说,看他们姐弟二人很友好的样子,可是阿芝的话却古怪,说 什么盼弟弟生病,甚至盼弟弟腿摔断了养一百天……阿虎说:“是呀,那时候,我 愿意为阿姊得病,愿意爬树再摔断腿,好让阿姊高兴!”这对姐弟,让我彻底糊涂 了。
5.综合性学习。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激励 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为此,某班开展了一次“走近
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走进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一本)课外读过 的鲁迅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示例:《野草》》
重点探究
2.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作者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 为什么此前此后的情形反倒写了不少? 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想象她怎样到处打听,想象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象她操了多少心,在想象 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先用 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 海经》的;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的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 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 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的震悚的心情,写如获至宝的心情, 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 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字词知识 5.重要词语释义 震 身体悚因: 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
使人不明白。 聚族而居: 同一家族聚在一处居住。 切切察察: 模拟细碎的说话声。 睡 相: 睡觉时的表情或姿态。 正 月: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顺顺流流: 即“顺顺溜溜”,顺当。
八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字词知识
1.生字注音
絮说(xù)
惧惮 (dàn )
惶急(huánɡ ) 掳去( lǔ )
诘问( jié )
脐 ( qí )
憎恶( zēnɡwù ) 粗拙(zhuō) 震悚(sǒnɡ)
倘使( tǎnɡ ) 骇 (hài ) 疮疤(chuānɡbā)
霹雳( pīlì ) 孤孀( shuānɡ ) NhomakorabeaA.保姆
大低
面如土色
B.福橘
烦琐
莫明其妙
C.渴慕
投掷
豪不相干
D.哀悼
和蔼
深不可测
3.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外貌描写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 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 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动作描写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 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语言描写 )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关于长妈妈的 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 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 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脉络梳理
重点探究
1.为什么题目中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地位。《阿长与<山 海经>》前一部分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多用抑笔,又是 “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 “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 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表明文章的一半是抑笔。 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 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 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题目用的是作者46岁 时写作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且“阿”字有亲昵 的意味。
3.形近字
字词知识 渴 慕: 非常思慕。 霹 雳: 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
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惶 急: 惊慌急迫。 磨 难: 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空 前: 前所未有。 疏 懒: 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粗 拙: 粗糙低劣。
作品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 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 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 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 代知识分子。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 风》《华盖集》等。初中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孔 乙己》《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均出自 鲁迅笔下。
⑥那时乡里有很多人家不让女孩子上学,只让男孩子去上学。董芝到了上学的年龄, 就正式帮父母干农活了。董虎却满了六岁就去了学堂。那时候,学校有个约定俗成的 规矩,就是如果有哪个学生病了,那么,容许他们家里别的孩子,去替他上课。一般替人 上课的,多是姊姊,因此,替课阿姊,也就成了他们那个乡里人人听到无需解释的一种角 色。阿芝回忆,她第一次当替课阿姊,是阿虎上三年级的时候,因为贪吃山豆——就是 野生的无柄樱桃——拉了两天肚子,她背上阿虎的书包,去了学校,坐到阿虎的座位上, 她用手摸着那凹凸不平的课桌桌面,心里仿佛揣了块热糕,老师讲的她一点也听不懂, 可是她努力地含着一汪眼泪听呀听……到董虎上五年级的时候,因为爬到老高的杨树 上去掏鸟窝,下来时候不小心摔得小腿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不能上学,阿芝就去当了 足足一百天的替课阿姊!那是替课的第九十三天,老师提问,阿芝第一次高高地举起了 胳膊,老师和全体同学的眼光都集中到她的身上,老师迟疑了一下,让她起立回答,她大 声地答了出来——结果错了,可是老师、同学谁也没有笑话她……讲到这个细节,我眼 前的阿芝低头微笑,阿虎的眼睛却湿润了,赶忙把头别向一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