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实验室检验
药物名称 漂白粉
红汞 过锰酸钾 甲醛 乳酸 氢氧化钾 肥皂
浓度(%) 0.2~2.5
2 0.1~0.2 0.2 0.5
2 2
生存时间 2分钟以内 7分钟 7~15分钟 20分钟以上 1分钟以内 3分钟 20分钟以上
主要化学药品对三型菌的影响
──────────────────
化学药品名称
浓度 布鲁氏菌生存时间(分钟)
涂片染色检查多为单个排列,少见成对 短链排列。
布鲁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革兰染色阴性; 柯兹罗夫斯基提出用0.5%沙黄水溶液染
色,加热出现气泡,水洗后用0.5%孔雀 绿或1%美兰复染,布鲁氏菌呈红色,其 它细菌呈绿色和兰色。
布鲁氏菌:
革兰阴性, 长约0.6-1.5μm, 宽约0.3-0.6μm, 用柯氏染色染成红 色,无鞭毛、不形成 芽胞和荚膜。
1、形 态
布鲁氏菌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 杆状细菌;
宽约0.3—0.5微米、长0.6—1.5微米。电 镜下见到的羊种菌为明显的球杆状、牛种 菌和猪种菌为短杆状;
6种布鲁氏菌靠形态很难区分,一般来说, 羊种菌最小,牛种菌产次之,猪种菌较大;
布鲁氏菌没有鞭毛,不形成芽胞和夹膜。
2、染 色
(4) 细菌变异
布氏菌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异; 即从光滑型(S)变为非光滑型——粗糙(R)
或粘液(M)状。 变异菌落常比光滑型稍长,表面有颗粒。
菌落颜色为灰白色或褐色,
(5) 抵抗力
布氏菌在合适条件下能生存很长时间,有 较高的抗灭活能力。
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 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布鲁氏菌的发展史
年份
菌名
发现人
国家
宿主
1887 1897 1914羊种来自 牛种菌 猪种菌Bruce
马尔他
羊
Bang
丹麦
牛
Traun
美国
猪
1953
绵羊附睾种菌
Buadle
新西兰
公绵羊
1956 1966
沙漠森林鼠种菌 犬种菌
Stoennen Carmichael
美国 美国
沙漠森林野鼠 小猎犬
(一)病原学概述
3、培养特性
1.布鲁氏菌培养营养要求高:
需要各种氨基酸和各种金属离子,有的菌种需 要血清才能生长。
2.生长缓慢:一般需经4—6天,有的甚至21—30
天才能长出菌落。 3.生长所需温度:20—40℃,最适为37℃,超过 42℃则不生长。
4. C02: 绵羊附睾种菌和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菌需严格
的C02(5~10%)。
布鲁氏菌病原学、血清学诊断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1、布鲁氏菌病原学; 2、布鲁氏菌诊断标准; 3、布鲁氏菌血清学实验的几种方法。
(一)布氏菌概述
1887年英国医生布鲁氏首先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 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后,布鲁氏菌属 (Brucella),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猪种布氏菌(Br suis)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生存时间(天) 25—65 21—90 14—47 20—45 60—318 120 死亡 20—50
(1)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物理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物理因子 湿热56℃ 湿热63℃ 湿热80℃ 湿热90℃ 湿热100℃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30分钟以上 10分钟以上 半分钟死亡
物理因子 干热80℃ 干热90℃ 干热100℃ 直射阳光 散射阳光
布鲁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 1、2、3、4、5、6、7、9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猪种布氏菌(Br suis) :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 (Br canis)
(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
采用何种方法、 取何种材料、 何种培养基 实验室条件
布氏菌的分离培养
一、从可疑病人分离布氏菌 血培养: 30天未培养出菌,可定位阴性 。 骨髓培养:抽取骨髓(接种双相培养基) 尿培养: 其他病原材料培养:乳、脑脊液、关节液
和滑囊液分离布氏菌,参照血培养观察 结果,15天不长菌定为阴性
出菌材料有血液、关节液、滑囊液、骨髓、脑髓液、胸 液、淋巴结、乳汁、脓汁、胆汁、尿、阴道分泌物、等 20余种。
由于取材难易等原因,人多由血液、关节液、滑囊液、 骨髓出菌;羊多由流产羔、胎盘、死羔检出菌;牛多由 流产犊、乳汁检出菌;猪多由流产仔猪、胎盘出菌。
二、从牲畜材料中分离布氏菌
从牲畜流产羔检菌:
从胎衣检菌:
从阴道分泌物检菌:
尿液检菌:
乳汁检菌:
脓汁检菌:
血液培养:
脏器检菌:
我国出菌宿主及材料
我国从人、羊、牛、猪、犬、鹿、马、骆驼等家畜及黄 羊、岩羊、黄鼠、黄胸鼠等野生动物检出布氏菌。从牧 区水塘水和羊毛中也检出过布氏菌。
──────────────
(%) 羊型 牛型 猪型
──────────────────
石碳酸
1
≤5 ≤3 ≤5
石碳酸
2
1
2
1
来苏儿
2
≤3 ≤1 ≤3
来苏儿
3
瞬间 瞬间 瞬间
漂白粉澄清液
0.2
1-2 瞬间 瞬间
漂白粉乳剂
2.5
1-2 瞬间 瞬间
肥皂水
2
≥20 ≥20 ≥20
─────────────────────────────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7分钟以上 1~4小时 7~8天
(2)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
化学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药物名称 新洁尔灭 石炭酸 来苏儿 来苏儿 氯亚明 氯亚明 升汞
浓度(%) 0.1 1~2 2 3 0.2 0.5 0.05
生存时间 30秒钟 1~5分钟 1~3分钟 1分钟以内 5~7分钟 3~5分钟 1分钟以内
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故可用冷 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
布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自然条件 水 尘 粪 畜舍墙棚 地面 衣服 皮毛 鲜牛乳
生存时间(天) 50—120 4—120 21—72 4—150 4—150 30—80 45—120 2—550
自然条件 奶油 奶酪 冻肉 腌肉 培养基 干燥胎膜 腐败脏器 人工胃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