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好朋友教学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内容: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1.学生可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入教室,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2.注意听音乐,复听时,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

3.还可以想像着玩具兵的样子表演,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做一些木偶兵的面具、长鼻子等饰物,供学生选用。

4.用听唱法完成歌曲的学习。

教师可安排几次范唱,听录音或教师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

5.学生听范唱时轻轻地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

6.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也可参考课本中的插图动作。

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编动作,给学生以“自编的动作最好”的意识。

7.这组图示意教师教唱学生模唱,体现课本内容使用的意图,教师可视学生的能力决定模唱的方式或过程。

如:听录音拍手,听录音做动作,听教师范唱心里默唱,随教师的歌声轻轻唱,跟着教师的琴声唱。

教师注意发现学生唱的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教学反思1.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活动可以个人方式,也可以小组形式,面向大多数展开活动,人人参与,给每个人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表现力。

3.教师可设计小礼品给领唱者以鼓励。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教学目标: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绳》,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3.知道音有长短,谈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内容:聆听《快乐的一天》表演《其多列》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1.教学前应启发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上学路上的愉快心情。

再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提示学生用轻松而欢快的声音演唱,注意要清楚地唱好一字一音的歌词。

结尾的“其多列”应唱得更为轻柔、亲切。

3.用小声吟唱歌词的方式,唱准第二段歌词,教师可教唱其他几段歌词,也可以让学生自编歌词。

4.可边唱歌曲边做动作,以动作记歌词是低年纪学唱歌曲的好办法。

5.教师可指导学生依次读准确,然后分两小组同时读,再交换。

还可以让学生重新排列读。

注意:教学中千万不可出现“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的限定式语言,这与“你想怎样做”、“你要怎样做”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相悖。

教学反思:1.歌曲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范唱。

因为这对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生动的范唱,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毕生都值得回味的印象。

因此,教师要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殿堂。

2.在唱歌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范唱、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轻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第三课祖国您好教学目标:1.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

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按图格拍击节奏,创编节奏、传递节奏。

教学内容: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准备:1.在完整聆听全曲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教师可结合插图介绍关于国旗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知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知道国旗的含义,以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2.演唱歌曲要注意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后两句要唱得更为亲切、自然,尤其是“亲亲您”要唱得轻而有弹性。

3.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像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有一些容易唱谱的歌曲,教师都可以这样带着学生唱唱名,慢慢积累熟悉歌曲唱唱名所获得的音高感受。

像小孩子不认字,但可以说很多话一样,为学记谱做铺垫。

待学生在三年级以后开始学识谱时,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记谱就会变得很轻松。

4.在唱歌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第一拍(强拍)拍手,第二拍(弱拍)拍腿,边唱边拍,拍的要自然,拍腿不要用力,感受歌曲的节拍。

5.教师可在学生感受歌曲时进行拍手拍腿的动作。

第一拍子拍手,第二拍、第三拍拍腿。

使学生有一定的节拍意识,学唱便容易得多。

6.在学生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注意歌词中“像呀”的“呀”轻轻地带出来,“妈妈”两字要唱得亲切,结尾稍慢一些。

7.歌曲唱完后,便为歌曲填唱新词。

这一练习很容易操作,将歌中的空格填上同学的名字,主要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觉得唱起来更亲切,更有兴致。

8.最后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也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集体编创,一组组展示编创的动作,以表达歌曲的情憾。

教师对学生的编创应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课可爱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像中的动物神态。

4.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5.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教学内容:聆听《三只小猪》表演《动物说话》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聆听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复听时可将音乐分成两部分。

“大森林的早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小熊猫打水的时候,你好像又听到了什么声音”。

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复听时,让学生跟着音乐表演,乐曲结束了。

教师可启发学生创编结尾。

编创结尾可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

表演1.完整地聆听《动物说话》。

教师可采用录音或自己范唱的形式完成。

可根据学生的程度确定感受的次数。

可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拍手听、默唱、小声跟唱等。

2.演唱时,教师可以提示:“怎样演唱能表现出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用你的声音告诉我”。

启发学生演唱时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可提示学生分角色演唱,叫声要唱得轻快而有弹性。

3.这首歌有四段歌词,编者只选用了三段。

教师可启发学生编创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4.用木鱼为歌曲伴奏,注意看课本上木鱼图后面的圆点,它们有大有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有重有轻,要接着歌曲的强弱规律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教学反思:喜爱小动物是儿童们的天性,但要表现小动物需要一定的观察力、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第五课静静的夜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

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

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4.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内容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表演《闪烁的小星》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1.聆听《小宝宝睡着了》童声合唱曲,可安排在学唱《小宝宝睡着了》之前,使学生对歌曲的意境及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有所感受,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聆听时,建议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体会歌曲甜美的意境。

3.《小宝宝睡着了》采用听唱法教学,教师要提示学生唱得连贯、轻柔,唱准、唱好结束句。

可由小组讨论结尾的处理方式,一一试唱各小组的设计,体验创设成果的愉悦。

4.根据这首歌曲的意境,建议碰钟敲击的力度、音色,最后轻轻地为歌曲伴奏。

表演1.《闪烁的小星》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与前面两首歌曲情绪不同,要让学生通过范唱体会歌曲情感,用轻快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2.可以采用启发联想的形式,为学生制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描述晴朗的夜空,星星、月亮、云彩的美丽景象,启发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

教师还可以放映描绘夜空的幻灯,或者把教室用星星装扮起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美感。

3.学唱歌曲前可以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注意读音的准确,如:“闪”,读shǎn,不要读成sǎn。

从小注意讲好普通话。

读歌词时要有强弱(可参见第二段歌词的标记)。

4.唱歌时要求学生想到静静的夜,“你演唱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使学生体会要用连音断音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歌词要唱得轻快、干净,力度不要强。

集体演唱时要想到歌曲的意境及演唱的效果,从小培养学生演唱歌曲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5.歌曲学会后,可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表演动作。

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编创。

6.歌曲学会后,跟着老师像唱歌词一样唱唱名,做音的高低的手势感受音的高低。

《闪烁的小星》的第二段歌词按拍手的标记拍击:教学反思:学会歌曲《闪烁的小星》;探索声音的强弱;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第六课爱劳动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2.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爱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3.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4.通过图谱“走”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教学内容聆听《劳动最光荣》表演《洗手绢》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聆听1.教师可采用生动的语言导入《劳动最光荣》的欣赏,可提示:小动物们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把你在音乐中感受到的用线条表现在课本上。

教师不要限制学生选择填画哪一种线条。

2.复听后可展开讨论,“为什么小动物爱劳动。

”“为什么劳动最光荣”,“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怎样劳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从而理解劳动光荣的道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

表演1.歌曲《洗手绢》可采用听唱法教学。

教师应注意歌曲范唱在歌曲教学中选择的时机。

2.新课学习可从引导性谈话开始:“你在家是否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自己能干什么活?”还可以讲一个热爱劳动的小朋友的故事。

总之,新课导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引导学生用心倾听范唱,体会其演唱的情绪,提示学生以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哎啰”要唱得俏,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轻松柔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