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桥梁涵洞施工模板的加工安装与拆除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高速桥梁涵洞施工模板的加工安装与拆除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库阿高速桥梁、涵洞施工模板的加工、安装与拆除。

防水竹、木散装模板是由采用整张或多张竹(木)散装模板做为面板并加设横、纵向肋,以一定的拼接、固定方法而形成的组合型模板,一般用于现浇箱梁与湿接缝的施工。

定型、组合钢模板按模数制设计,具有完整的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能组合拼装成不同形状、尺寸的板面和整体模架,利于现场机械化施工。

2、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2.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2.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程》GB 50214—2001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施工图、施工平面图及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现场条件,编制模板工程专项设计方案。

3.1.2、模板工程设计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绘制配板设计图、连接件和支撑系统布置图、细部结构和异型模板详图及特殊部位详图。

(2)、根据结构构造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模板荷载,对模板和支撑系统做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力学验算。

(3)、编制钢模板与配件的规格、品种、数量明细表。

(4)、制定技术及安全措施,包括模板结构安装及拆除的程序,特殊部位、预埋件、预留孔的处理方法等。

(5)、编写模板工程施工说明书,制定钢模板及配件周转使用方式与计划。

3.1.3、模板进场后,必须对模板的材料、尺寸、外观进行检查并进行试拼。

材料方面包括模板面板、肋、对拉杆的规格及间距是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等,尺寸方面包括模板尺寸是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等。

模板外观包括模板表面平整度是否能达到施工要求的平整度、焊缝是否合格、表面有无油污、锈蚀,接缝是否严密等。

3.2、机具准备3.2.1、连接件:U形卡、L形插销、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等。

3.2.2、支承件:柱箍、钢楞、钢管支柱、门式支架、碗扣支架、钢斜撑、钢桁架、贝雷片、木材等。

3.2.3、主要工具:锤子、斧子、锯、撬棍、活动扳手、3m直尺、塞尺、钢尺、水平尺、靠尺板、方尺、线锥、磨光机、砂轮机、钢丝刷、打眼电钻、轻便爬梯和脚手架、导链、龙门吊、吊车等。

3.2.4、其他机具:发电机组等。

3.3、作业条件3.3.1、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模板施工的流水段划分,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各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的作业量。

3.3.2、人员配备及技能培训(1)、人员配备:模板班班长一名,技术员一名,专职安全员一名。

(2)、技能培训①培训方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

②培训内容:掌握模板的拼接、临时支撑以及模板的拆除等工序,了解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

4、模板预组装4.1、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的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

4.2、模板的预组装应在组装平台或经平整处理过的场地上,按配板设计图进行拼装,相邻两块板的每个孔都要用U形卡卡紧,背楞(钢管)用铅丝与模板肋孔绑紧。

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

4.3、模板拼装后进行编号,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并按表(四)-1的组装质量标准逐块检验合格后进行试吊,试吊完毕后应进行复查,检查配件的数量、位置和紧固情况。

4.4、模板之间用胶带密封,以防漏浆。

接缝平顺、严密,无错台。

4.5、经检查合格的组装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平行叠放时应稳当妥贴,避免碰撞,每层之间应加垫木,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cm,立放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倾倒并保证稳定,平装运输时,应整堆捆紧,防止摇晃摩擦。

表(四)-1钢模板施工组装质量标准(mm)5、组合钢模板安装工艺本工艺适合U型台、涵洞通道基础、扩大基础、系梁、承台、台身等的模板施工。

5.1、工艺流程设置模板定位筋→模板安装→安装对拉螺栓、安放支撑系统对拉螺杆扣件模板水平钢管竖向钢管斜撑内撑PVC管横撑方木等支垫地锚横撑5.2、施工方法5.2.1、设置模板定位筋一般采用电钻打眼植筋的方法,定位筋应设在模板位置线外60-100mm 。

基础施工时打入地锚作为支撑。

5.2.2、模板安装(1)、模板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

(2)、吊装就位后,下端应垫平,紧靠定位基准,两侧模板均应利用斜撑调整和固定其垂直度。

(3)、钢楞宜取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

(4)、模板接缝平顺、严密,无错台,模内长、宽、高尺寸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侧模与底模之间,侧模与侧模之间接缝不严密处用透明玻璃胶填补,确保模板接缝不漏浆。

5.2.3、安装对拉螺栓、安放支撑系统(1)、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支撑件应着力于外钢楞。

(2)、混凝土构筑物两侧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钻孔应采用机具,严禁用电、气焊灼孔。

在对拉螺杆外套入PVC 管,管与模板开口处用透明玻璃胶密封。

穿插螺栓时不得斜拉硬顶,对拉螺杆应紧拉,支撑稳固。

在模板与定位筋之间打入木楔调整模板与其位置线重合。

模板内要设方木或采用“钢管+顶托”作为内支撑。

(3)、基础模板必须支拉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5.2.4、现场拆除组合钢模板(1)、拆除模板的时间必须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办理。

(2)、拆模前应制定拆模程序,拆模方法和安全措施。

(3)、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

(4)、组合大模板宜大块整体拆除。

(5)、支撑件和连接件应逐件拆卸,拆除时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拆除后剔除对拉螺杆套管多余部分,并用高标号水泥封堵对拉螺栓孔。

(6)、拆下的组合模板和配件均应分类堆放整齐,附件应放在工具箱内。

6、柱模安装工艺6.1、工艺流程组拼柱模→设置模板定位筋→吊装整体柱模就位固定→墩柱模板的拆除。

缆风绳手拉葫芦紧绳器地锚内定位筋木楔外定位筋连接螺栓6.2、施工方法6.2.1、组拼柱模(1)、对于高度低于10m的立柱模板安装采用整体吊装,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拼缝、模板打磨情况,连接件、螺丝的数量及紧固程度。

(2)、对于高度超过10m的立柱模板安装宜采用现场组拼柱模,将立柱模板就位组拼好,并检查拼缝处每一个螺丝有无松动现象。

(3)、模板拼缝螺丝安装牢固、严密,设置双面胶条,以防止漏浆。

6.2.2、设置模板定位筋放出墩柱位置线,在位置线处用电钻打眼植筋。

6.2.3、吊装整体柱模就位固定(1)、吊装前,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是否按要求布设完毕。

(2)、柱子模板的下口用砂浆找平,保证模板下口的平直。

(3)、用铅丝将柱顶筋预先内向绑拢,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

(4)、现场负责人依据定位筋位置,指挥吊车使模板就位。

(5)、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时,用四根风缆绳进行拉紧,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对中及垂直度后,固定风缆。

(6)、浇筑混凝土前,对墩柱模板下口填塞海绵条或沙浆。

(7)、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中等全面检查校正。

6.2.4、墩柱模板的拆除拆除墩柱模板时,先拆除风缆绳,然后拆除模板半圆处横向连接螺栓,用撬棍撬动连接处,使之松动,脱离墩柱混凝土,用吊车吊紧墩柱模板上部,然后用吊车吊离,使用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按规格进行码放。

7、 盖梁模板安装工艺7.1、工艺流程确定抱箍位置→安放抱箍及横梁→铺设底模→安装侧模和端模→拆模落架。

抱箍法盖梁模板支立方法承力钢板螺栓箍身模板方木工字钢模板方木工字钢上对拉杆7.2、施工方法7.2.1、确定抱箍位置(1)、测量柱顶标高,根据抱箍尺寸,确定抱箍位置。

(2)、采用座标法放出墩顶中心点。

7.2.2、安放抱箍及横梁抱箍安装前,要内衬土工布或橡胶皮。

对于抱箍支架,在使用前应对抱箍螺扣的收紧力及相应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放置工字钢及横梁,按120%的荷载进行试压,试压完成后卸载。

7.2.3、安装底模(1)、人工配合吊车对预拼好的钢模板进行吊装。

(2)、用木楔调整盖梁底模标高。

盖梁悬梁部分用托架支撑。

底模与墩柱结合处粘贴海绵条,并根据测量标高对墩顶进行凿毛处理。

(3)、根据测量放样的墩柱中心点放出钢筋骨架位置和盖梁端头模板的底部位置。

7.2.4、安装侧模和端模(1)、钢筋骨架就位后,拼装侧模,整体吊装。

在侧模接缝处和侧模与底模接缝处粘双面胶条。

为防止模板与钢筋笼碰撞、摆动等,在吊装模板时应设揽风绳,保持模板在吊装过程中稳定性(2)、采用对拉螺杆使模板就位,对拉螺杆和模内支撑应设置相邻位置,通过内外支撑对模板进行调整、加固。

(3)、端头模板要和侧面模板采取“对拉螺杆+木楔”支撑、加固。

(4)、模板支好后,测量模板控制点标高,确定混凝土浇筑位置。

7.2.5、拆模落架拆除模板时,先拆除风缆绳,然后拆模板对拉螺栓及支撑,用吊车吊紧模板上部,用撬棍撬动端、侧模板连接处,使之松动,脱离墩柱混凝土,然后用吊车吊离,使用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按规格进行码放。

8、预制梁体模板的安装工艺8.1、施工工艺流程安装梁底模→安装芯模→安装侧模、端模→验收上对拉杆空心板侧模板支立方法顶木箱梁侧模板支立方法垫块木楔上对拉杆下对拉杆8.2、施工方法8.2.1、安装梁底模在砌筑好的底胎上安装5mm的钢板作为梁体底模。

浇筑底座基础混凝土时每隔1.0m左右预埋Ф50mmPVC管一道便于支模板时穿拉杆。

8.2.2、安装芯模绑扎预制梁底板和腹板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验收工作,并清除杂物,安放保护层垫块后,安装芯模,芯模事先在别处拼装完成,每块芯模之间用U型卡固定,用龙门吊整体吊装就位。

若内芯模采用气囊时,应在侧模、端模安装完毕后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气囊根据结构尺寸不同,提前向生产厂家定做,进场后要进行气密性试验。

②检查充气胶囊定位钢筋是否准确牢固,以防气囊上浮。

③在气囊表面涂抹滑石粉作为脱模剂。

④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安装气囊。

⑤人工用尼龙绳绑住气囊一端,将气囊拉进空心板。

⑥检查并调整气囊位置是否准确。

⑦用空压机充气,保证其内部气压不小于0.6-0.7 MPa。

8.2.3、安装侧模、端模(1)、把预先拼装好的两侧模板通过横穿底座的对拉螺栓连接,并在底胎预先埋设好的钢筋头与侧模之间打入木楔。

当侧模自带托架时,应将支腿处用钢板或木楔钉牢。

(2)、模板上口用对拉螺杆与内支撑连接加固。

(3)、端模夹在两侧模之间,除对拉螺栓连接外,还应用铅丝和挡木加固。

8.2.4、绑扎预制梁顶板钢筋,安放各种预埋件。

8.2.5、安装后校正梁、板中线、标高、断面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