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4月17日9:00—11:30】2020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考古资料显示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海贝,很多来自渤海至南海海域,甚至还有产于印度洋的,一些刻写甲骨文的龟甲也被证实产于南海。
这反映出A.价值认可与跨地域交往相互促进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初步奠定C.我国辽阔疆域版图已经基本奠定D.中心政治权力有效控制较为广泛25.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朝疆域内共有侯国92个,王子侯国仅有5个。
至汉武帝太初元年,王子侯国有76个,侯国数量达到118个,其中仅有8个侯国是元光年间留下来的。
这一变化表明汉武帝旨在A.推行削藩政策抑制侯国B.加强侯国势力抵御外患C.制衡侯国扩大刺史权力D.削弱侯国防止威胁中央26.两宋时期新建的书院分布情况表(单位:所)上表可见,北宋南宋相比较A.经济实力旗鼓相当B.文化发展各有特色C.教育制度差异明显D.书院性质根本改变27.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浙江嘉湖地区农民每月的事情安排。
例如,打铁扒、锄头、桑剪,买蓑衣、箬帽、牛壅、粪、羊草、小鸭、茧黄,雇匠做车扉、鹤膝、修蚕具等事项。
材料反映了该地A.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B.农业生产仍具自给自足性质C.地区分工协作日趋明显D.农业与手工业呈现均衡发展28.右下图是1908年,广州《时事画报》第5期封面漫画“醒狮”,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政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B.处于被列强瓜分危险境地C.酝酿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中体西用思想已广泛传播29.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规定此后的经济方针是“应实行计划经济,奖励海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
确定上述经济方针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B.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0.1950年2月的中国与苏联缔约谈判中,周恩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坚持的立场让苏联代表“感到很惊讶”,甚至质问他中苏“还算什么同盟者昵?”周恩来的坚持,表明新中国A.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D.建立了联合反霸统一战线31.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
为此我国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加快国有企业改革C.逐步开放沿海城市D.改革农村户籍制度32.下图为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文译本的截图。
由欧几里得的证明过程可知,古希腊A.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B.产生了科学理性精神C.民主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D.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33.由下图年表可知,鼠疫与天花的暴发与流行A.刺激了人性的觉醒B.是国家间战争的产物C.促成了新航路开辟D.与人类交往密切相关34.1933—1934年,苏联农民的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3.2到9.4戈比;通过国家商业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400到500戈比。
这说明当时苏联A.集全部力量保障前线的胜利B.为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创造条件C.把提高农民积极性放在首位D.举全国之力汇聚发展工业资金35.1949年9月,美国墨西哥湾所产的石油实际离岸价格为每桶2.71美元,而波斯湾产地石油价格每桶0.39美元,运到美国后交货价格每桶也只有1.60美元。
这一状况A.引发了第三世界反霸斗争B.阻碍了世界经济增长趋势C.刺激了产油国家走向联合D.造成了南北经济差距扩大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汉书·艺文志》材料二天一阁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10余人。
清代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方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
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
”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撞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接逐不与祭。
”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
”——据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整理材料三公共图书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
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
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也发展成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就曾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中一则材料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所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据梁立明、陈立新《世界技术成果时空分布的量化特征及世界技术中心的转移》上表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国家和社会信息,请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宋代铜钱铸造量为历代之最,但民间常出现无钱可用的“钱荒”现象。
铜钱的大量外流使北宋朝廷以严厉的刑罚展开“钱禁”,即严禁铜钱外流及毁钱铸器,但收效不大。
王安石变法后,解除了“钱禁”。
他认为,开放“钱禁”有利于物资流入,以此“理财”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王安石废除“钱禁”后,铜钱毫无阻碍地外流,毁钱铸器的现象更为严重。
“钱荒”现象更趋严重,百姓售出自己的大部分产品,仍不足以缴纳官府的免役钱。
至宋仁宗年间,宋廷恢复了“钱禁”法令。
——据汪圣铎《两宋货币史》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出现“钱荒”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解除“钱禁”失败的历史教训。
(6分)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节选)(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全世界一切民主国家将无处不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同时全世界的一切民主国家也将无处不起而抵抗,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在罗斯多夫胜利,伟大的苏联红军已经开始进入对德反攻阶段的情况之下,在英美两大强国具有丰富资源与极大军方的情况之下,在我们中国已经在日本侧面英勇奋战五年之久的情况之下,在德意日三国资源将届枯竭内部人心动摇的情况之下,即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尚能逞凶于一时,即使日本法西斯于其在太平洋作战的初期可能获得许多胜利,并可能截断我滇缅路,还可能对我举行残酷的战争,但法西斯阵线的最后失败局面与反法西斯阵线的最后胜利局面是已经确定了。
——选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认识。
(6分)46.(15分)【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馀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
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
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
——赵尔巽《清史稿·洪秀全传》材料二夫汉人失国二百六十年于兹矣,图恢复之举不止一次,最彰彰在人耳目者莫如洪秀全之事。
洪以一介书生,贫无立锥,毫无势位,然一以除虏朝、复汉国提倡汉人,则登高一呼,万谷皆应,云集雾涌,裹粮竞从……只以驱除鞑虏自任,此外无所转移……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摘编自《孙中山文集》(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的不同评价。
(8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不同评价体现出的立场。
(7分)2020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0.(25分)(1)主要情况:分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以保存书籍,延续文化为目的;具有封闭性;藏书馆管理严格;官方藏书设专门官员,具有政治色彩,私人藏书具有宗族色彩等。
(回答出其中4点,8分)材料一主要情况的原因:吸取秦朝焚书坑儒的教训;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需要等。
(4分) 材料二主要情况的原因:维护宗族地位的需要;重视文化传承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书籍成为重要资源等。
(回答出其中2点,4分)(2)原因: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提高;工业革命对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英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传统等。
(6分)影响:有利于英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之一;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利于近代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知识条件等。
(回答出其中3点,7分)41.(12分)示例一论题:19世纪末,美、德成为世界技术进步的中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逐渐丧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世界技术进步的领先地位,而美国,德国后来居上,主要的技术发明成果集中在美、德两国,两国新技术成果在世界技术成果中占比选58%,远超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技术成果中约25%的占比,成为19世纪末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
以上史卖和相关数据充分说明,19世纪末期,美、德两国成为世界科技进步的中心。
示例二论题:科学技术是决定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18世纪中后期,英国从棉纺织业开始,出现了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影响最深远的技术变革成就是蒸汽机的改良,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英国的生产能力远超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19世纪中后期,美、德凭借科学的研究和创新,并与生产紧密结合,在电力、石油、化学化工、交通运输等新兴产业及钢铁、农业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挟代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9世纪束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二战后至今,美国继续保持科技的领先优势,尤其是90年代,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经济持续繁荣。
可见,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因素。
示例三论题:时代、国家、科技:历史时空的一次透视人类的历史始终发展在由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和特定社会维虚构成的时空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