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社区活动方案汇总九篇【必备】社区活动方案汇总九篇为了确保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社区活动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区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与业主交朋友,加强与业主间的沟通与联系,增进与业主间的感情。
二、活动安排:1、时间:20xx年xx月25日下午2:304:002、地点:物业二楼会议室3、主持人:(待定)4、参加人员:物业公司经理、副经理、客服部经理小区业主:每区2-3人左右(尽量选择有影响、有地位、素质较高的业主)三、活动议程1、由各区区长推荐参加业主人员名单,并附业主基本资料;(12月12日)2、将推荐的业主名单筛选后,报至物业经理审核批准;(12月13日)3、由各区区长亲自将邀请函送至业主手中;(12月14日、15日、16日)4、会场布置;(12月17日)5、迎接来宾,并引导r至会场;(安排2名客服人员全程接待)(12月18日)6、茶话会开始:(1)由主持人宣布茶话会开始,并介绍茶话会与会人员;(2)物业公司领导致辞;(3)业主代表致辞;(4)围绕“怎样才能用心为业主服务”进行自由交流,征集业主建议或意见(设一名客服人员记录);(5)物业领导总结,做结束语;(6)发放赠品(7)茶话会结束;7、由客服人员收拾会场四、需要的物品准备1、数码相机(提前将电池充满);2、邀请函15张、桌牌20个、参加业主名单一份;3、食品准备:(1)茶壶一个,纸杯一袋,杯托20个,茶水五壶,茶叶1盒;(2)瓜子、花生各5斤,小桔子、苹果、香蕉各10斤,糖2斤;(3)会场布置:拉花、气球、红纸(茶话会三个大字);4、赠品准备:25个保温杯,并印公司名称和标志五、费用预算:共计约需800元左右。
社区活动方案篇2一.活动意义: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是“爱”让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的目光聚集到他们的身上。
通过此次联谊活动,不但可以让这群残疾孩子得到一次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而且通过互动,让那些健康、聪明的普通孩子增进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同情、仁爱之心。
二.活动时间20xx年12月30日下午13:00三.活动地点xx市特殊教育学校三楼演艺厅四.活动主要内容1.以“爱让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的各班迎新文艺汇演,梅石社区友情出演。
2.各班级捐赠回收废旧物资款,为xx灾区的特殊孩子准备新年礼物。
五.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主持:朱绣梅摄像、摄影:徐忠音响;吴玲莉统计员:沈丽平会场美工:钱红星舞台指挥:金芳“爱让我们在一起”----与梅石社区共迎新年文艺汇演节目评比办法和评分标准一.评选办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次汇演,分为初级组和中级组和高级组。
初级组为:生活技能班m1班h3班学前班中级组为:m2m3m4职2职4高级组为:五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二.评选指标1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
2最佳表演奖12个(个人)。
梅石社区友情出演纪念奖若干节目评分标准(一)评分原则评委在评比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一个节目进行客观、正确地评价,严禁营私舞弊现象。
(二)评分细则:(三)评委:待定(准备请社区领导或爱德的老师、学生协助,每个评委负责一项)社区活动方案篇3一、指导思想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
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我社区积极响应海陵区城南街道关于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号召,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主题为“读中华文化经典、做文明有礼莲花人”中华美文经典诵读活动,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平台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未成年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高尚道德品格的熏陶,在与古人关于励志、修身、勉学、处世的经典对话中,锻炼人格、塑造品德,提高人文修养。
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把道德文章转化为道德观念,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活动主题“读中华文化经典、做文明有礼莲花人”四、活动原则1、坚持“三贴近”原则。
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成长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精选内容、创新形式,增强诵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组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坚持知行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引导未成年人在经典诵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把道德文章转化为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让未成年人从“读圣贤书”到“行君子事”,强化诵读活动效果。
五、诵读内容诵读活动的基本内容是学经典、用经典。
主要诵读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经典文献中的名家名篇或格言警句。
推荐诵读书目见附件。
六、活动对象:莲花社区未成年人七、活动形式:第一轮为经典诵读,每位活动参与者根据事先准备的材料现场诵读,由评委老师现场打分,满分100分。
第二轮为背诵题,每位活动参与者从社区预设的材料箱中随机抽出一份诵读材料,每人准备5分钟后现场背诵,由评委老师现场打分,满分100分。
两轮总分最高者为获胜者八、活动时间:20xx年7月27日下午14:30九、活动地点:城南街道莲花社区市民学校十一、比赛纪律:在选手背诵时,其他人不得提醒,违者取消获奖资格。
十二、比赛活动准备工作1、活动主持人:蔡蕾2、现场秩序:高弘、陈娟娟3、计时计分人员的安排:张永胜、管晓珍4、组织观众:社区居委会成员要接待好前来观赛的观众,做到有序进行张海陵5、新闻媒体:陈娟娟社区活动方案篇4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桥梁的结构特征和用处。
2、了解桥与人类的关系,了解桥梁的发展史。
3、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目的桥梁,感受当设计师的成功感。
活动地点:荷花池活动准备:确定参观地点,制定好参观的路线活动组织者:大(1):赵丹、李新枝大(2):冯唯、许小燕大(3):相丹、黄德楠大(4):许娇娇、刘燕大(5):江静怡、许花慧活动内容:参观大桥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桥梁的图片。
2、交代参观的目的。
3、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一、出示幼儿用书上各种桥梁的图片,激发幼儿参观的欲望。
1、这是什么?这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还见过哪些桥?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些桥梁有什么作用?2、我们见过的最多的是哪座桥?3、你知道这些桥是用什么材料造成的吗?二、组织幼儿参观大桥,提出参观要求。
(一)参观前教师向幼儿提出参观的安全要求。
1、教育幼儿在去参观桥的路上注意安全,小朋友间要手拉好手,不要讲话。
2、特别是在过马路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一个接一个的走,中间不要有间断。
3、到了大桥上后,在观察时不要把头探出桥梁外。
(二)带幼儿参观大桥。
1、让幼儿比较两座桥的不同之处。
2、可以和好朋友边观察边讨论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以及它的外形特征。
三、回园后,引导幼儿讨论大桥的外形特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四、教师小结,鼓励幼儿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桥梁。
五、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设计的大桥。
社区活动方案篇5一、活动目的: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校德育处、团委每学年、美学期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情展示“东林学子”、“女中学子”的风采。
三、活动主体:全体高中学生。
四、活动形式和要求:1、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活动小组,选出组长,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活动时间量为1小时/周/人,或1工作日/月/人。
各活动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密切合作,自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主动联系活动单位,简要制定了活动计划,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2、以学生社团(义工团等)为单位,由学生干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五、活动时间:双休日、“五一”长假、“十一”长假、寒暑假。
六、活动内容:1、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等活动。
协助村、居委会出墙报,开展协助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开展植绿护绿、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
2、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3、发扬助人精神,在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开展敬老爱幼活动,深入社区开展“送温暖,重晚情”活动。
4、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主要是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5、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6、普法宣传。
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劳动法》,宣传与工人农民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等。
7、积极参加“感动无锡”、“活力无锡”寻访实践活动,并有学生活动小组获奖。
8、参加“文明使者在行动”交通协勤活动。
9、参加学校学生假期安全值班工作。
10、参加爱心义卖活动。
七、活动效果:(一)、服务社区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