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课后作业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作用为( E )A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B科学地管理急诊科工作,组织急救技术培训C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D战地救护E 以上都是2. 以下病例不需启动EMSS的是( D )A 心肌梗死B 窒息C 休克、骨折D 乙型肝炎 E 急腹症3. 属于急诊分诊I类标准的是( C )A创伤病人的GCS评分为11—13分B脉搏>140次/分或<50次/分C喉头血管神经性水肿;喘息D低血糖或高血糖伴有精神状态改变E呕吐、腹泻,重度脱水或病态貌4. 问诊时同时测量生命体征,如果发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不正常,应立即( D )A 安排病人躺在诊断床上B 将病人送往ICUC 将病人送往CCUD 将病人送往抢救室E 给予心电监护5. 院前急救的首要任务是( A )A 对急症、创伤患者进行现场生命支持和急救处理,包括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
B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实施紧急医疗救援。
C 在特殊重大集会、会议、赛事和重要人物活动中承担预防意外救护。
D 承担急救通讯指挥,即联络急救中心、医院和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
E 参与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6. ( B )年卫生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草案)》,规定“市、县以上地区都要成立急救医疗指挥系统,实行三级急救医疗体制”,成立医院急诊科、城市急救站(中心)。
A 1983年B 1986年C 1989年 D 1992年 E 1995年病人,男性,41岁,剧烈胸痛伴胸闷40分钟,大汗伴濒死感,既往有冠心病史,由120急救车送入急诊,血压115/55mmHg。
7. 若采用五级分类法对此病人进行分诊,此病人属于( B )A Ⅰ级B Ⅱ级C Ⅲ级D Ⅳ级E Ⅴ级8. 该病人的就诊候诊时间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B )A. 立即进行抢救与治疗B. 立即送到抢救区域,在10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C. 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D. 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治疗E.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多选题9.急诊医学的专业特点有(ABCDE )A 危重复杂性B 时限急迫性C 病机可逆性D 综合相关性E 处置简捷性二、心肺脑复苏课后作业1. 成人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不常见的是(C)A 心室静止B 心室颤动C 心房颤动D 无脉电活动E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2. 小儿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A)A 心室静止B 心室颤动C 心动过缓D 无脉电活动E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3.心搏骤停早期诊断的最重要指标是(E)A 意识丧失、瞳孔散大B 意识丧失、呼吸停止C 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D 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紫绀E 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颈动脉搏动消失4.发现心跳骤停病人最好在心跳呼吸停止后(C)分钟内就开始有效的心肺复苏A 2分钟内B 4分钟内C 4~6分钟D 6~10分钟E 10分钟以后5.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B)A 心前区叩击B 心脏按压C 口对口人工呼吸D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E 电除颤6.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产生的收缩期动脉峰压是(C)A 20~40mmHgB 40~60mmHg C 60~80mmHg D 80~100mmHg E 100~120mmHg7.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不包括(A)A 冲击式按压B 按压深度至少5㎝C 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 D 保证按压后胸廓恢复原状 E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8.关于成人胸外按压的陈述,正确的是(A)A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B 胸骨下陷少于5cm C 按压与通气之比为15∶2D 停止胸外按压查看心电监护E 胸骨下压时间长于放松时间9.成人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C)A胸骨上部B胸骨中部C胸骨下1/3 D剑突下E心前区10.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为(D)A 15:2B 10:1C 5:1D 30:2E 20:211.婴儿双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为(A)A. 15:2B. 10:1C. 5:1D. 30:2E. 20:212.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C)A 平卧硬板床B在胸骨下段按压 C 按压次数每分钟40-60次D 按压时双肘伸直E 按压时使胸骨下陷5cm13.患者,男性,55岁,开会中突然晕倒,意识不清。
8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触摸其颈动脉搏动消失。
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最恰当的急救措施是(D)A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B 按压人中,人工呼吸C 立即气管插管,然后除颤D CPR2分钟,然后准备除颤E 开放静脉通路,给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14.除颤能量选择正确的是(B)A双相波除颤仪,150J/次,单相波除颤仪,200J/次B双相波除颤仪,200J/次,单相波除颤仪,360J/次C双相波除颤仪,100J/次,单相波除颤仪,360J/次D双相波除颤仪,150J/次,单相波除颤仪,220J/次E双相波除颤仪,360J/次,单相波除颤仪,200J/次15.电击除颤后首先做(B)A分析心率 B 继续胸外按压 C 人工通气 D 推注药物 E 测量血压16.心肺复苏时应用肾上腺素描述正确的是(B)A 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1次B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1次C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1分钟1次D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10分钟1次E 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每10分钟1次17.对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D)A 胸外按压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 静脉推注胺碘酮D 立即除颤E人工呼吸18.胸外电除颤时,两电极板应分别置于(C)A 胸骨右缘锁骨下方,胸骨左缘第2肋间B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3肋间C 胸骨右缘锁骨下方, 左侧乳头外下方D 胸骨右缘第4肋间, 心尖区E 胸部两侧对称位置19.心室细颤,电击除颤前应(B)A静注利多卡因B静注肾上腺素C静注5%碳酸氢钠 D静注去甲肾上腺素E静注多巴胺20.成人意识不清时气道堵塞的最常见原因是(A)A 舌后坠B 胃内呕吐物反流C 气道分泌物D 脱落的牙齿或异物E 卧位不舒适21.气管异物梗塞的临床表现应除外(C)A 咳嗽、憋气、窒息B 声门下拍击声C 症状暂时缓解D 哮喘音E 双肺呼吸音不一致是指(A)22.PETCO2A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B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 肺泡二氧化碳分压D 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E 混合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23.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E)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B 恢复自主呼吸C 瞳孔散大D 皮肤颜色、温度改善E 尿量恢复24.以下不是危重症孕妇预防心脏骤停措施的是(B)A 左侧卧位 C 吸入纯氧 D 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输液 E 考虑可逆因素,并积极处理25.以下不是机械通气的目的是(B)A 纠正低氧血症,缓解组织缺氧B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C 纠正呼吸性酸中毒D 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E 保证镇静剂使用安全,减少全身及心肌氧耗26.属于主动体外复温的方法有(C)A 体外循环B 食管复温导管C 热辐射D 加温静脉输液(43℃)E 加温加湿吸氧(42~46℃)27.脑复苏的主要治疗措施不包括(D)A 尽快恢复自主循环B 积极处理低血压C 低温治疗D 脑细胞及神经修复E 抗癫痫治疗病人刘某,在河中游泳时不慎溺水,查体:神志不清,口含泥沙、河水,呼吸微弱,脉搏60次/分28.在启动EMSS时,以下措施正确的是(A)(答案选的A,但是我觉得选B,大家觉得呢??)A.立即呼叫120等待救援 B 立即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C.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D 叫人抬到医院E 先联系家人29.病人被送往医院急诊科后,最合适的监护措施是(A)A 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B 无创血压监测C 心排出量监测D神志瞳孔监测E 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30.病人转入ICU继续治疗,在ICU不能进行的操作是(D)A 生理功能监测B 生命支持C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D 手术治疗E 防止并发症31.患者,男性,49岁,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为诊断,送入急诊抢救区,此时患者突发室颤,在对患者进行CPR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至61次/分,但呼吸仍需通过气管插管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支持,你应给予的人工呼吸频率是(D)(参考答案选D,但是书上p241页写的事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频率为8-10次/分,我觉得选E)A.每2~4秒一次B.每4~6秒一次C.每5~6秒一次D.每6~8秒一次E.每8~10秒一次32.患者,男性,55岁,开会中突然晕倒,意识不清。
8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触摸其颈动脉搏动消失。
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最恰当的急救措施是(D)A.气管插管,人工呼吸B.按压人中,人工呼吸C.立即气管插管,然后除颤D.胸外按压2分钟,然后准备除颤E.开放静脉通路,给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33.患者,男性,49岁,冠心病史5年,以“胸闷、剧烈胸痛半小时,伴大汗”为主诉来诊,进入抢救室后,心电监护示波显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300次/分”。
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最恰当的急救措施是(C)A.按压人中,同时立即给予气管插管B.应用单项波除颤器:连续除颤3次,能量200J,300J和360JC.应用单项波除颤器:除颤1次,能量360JD.气管插管,胸外按压E.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1mg静脉注射患者,男性,45岁,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在急诊抢救室等待冠状动脉造影时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不清,血压测不到,心电监护导联呈形态、振幅各异的不规则波动,频率为310次/分,QRS波群消失34.请问此心电图示波属于哪种心律失常(A)A.室颤B.无脉性室速C.无脉性电活动D.停搏E.室上速35.作为值班医生你应该(B)A.建立静脉通路B.立即准备除颤C.立即采取血样标本D.立即描记18导联心电图E.更换各导联电极片,再评估36.此时你选择下的口头医嘱是给予哪种药物静脉注射(C)A.胺碘酮B.利多卡因C.肾上腺素D.阿托品E.异丙肾上腺素37.经过抢救,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于呼吸机辅助通气中,该患者治疗的后续目标的是(E)A.识别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B.优化机械通气,尽量减少肺损伤C.降低多器官损伤的风险,根据需要支持脏器功能D.客观评估预后恢复情况E.以上均是3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后应(B)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E.以上都不是39.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后,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为:(B)A、30—60秒B、4—6分钟C、8—10分钟D、10—15分钟E、20—30分钟40.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D)A、培养高水平的医务人员B、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C、迅速打急救电话120D、现场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E、以上都不是多选题1.成人心脏骤停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有(ABDE)A 心室静止B 心室颤动C 心动过缓D 无脉电活动E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2.心脏骤停在自主循环恢复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表现为(ABC)A心排血量降低 B 低血压 C 心律失常 D 高血糖 E 酸碱失衡3.2010年成人复苏“生存链”包括哪几个环节(ABCDE)A 早期识别与呼叫B 早期CPRC 早期电除颤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E 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4.2010年小儿复苏“生存链”包括哪几个环节(ABCDE)(我觉得选ABCD,见书P241.)A 预防心脏停搏B 早期有效心肺复苏C 快速求救EMSS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E 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5.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 早期识别与呼叫B 早期CPRC 早期电除颤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E 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6.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包括(ACD)A开放气道 B 气管插管 C 胸外按压 D 电除颤 E 静推肾上腺素7.ACLS的主要措施有(ABCDE)A 人工气道B 机械通气C 建立液体通道,使用复苏药物D 吸氧,改善氧合E 寻找心脏骤停原因8.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指(ABDE)A 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B 按压深度至少5㎝C 冲击式按压D 保证按压后胸廓恢复原状E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9.胸外按压技术的注意事项是( ACE)A.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B.保证手掌全力压在胸骨上C.肘关节伸直D.放松时双手要离开胸壁E.按压方向与胸骨垂直10.关于成人人工呼吸正确的是(BE)A 有脉搏,人工呼吸频率为6~8秒通气一次B 有脉搏,人工呼吸频率为5~6秒通气一次C 无脉博,人工呼吸频率为5~6秒通气一次D 气管插管后人工呼吸频率为5~6秒通气一次E气管插管后人工呼吸频率为6~8秒通气一次(书上p241页写的事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频率为8-10次/分)11.关于除颤能量,正确的是(BCE)(书上写的双向波除颤能量120J,可能版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