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第2 部分:测试方法》(初稿)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第2 部分:测试方法》(初稿)

2.并发请求测试时间无故障运行>2小时;
3.视频监控平台的注册并发请求处理能力>1000路/s;
4.注册请求的成功的比率>99.99%;
5.每条请求所对应消息的响应时间平均值<500ms。
平台
平台呼叫并发请求处理能力测试见表3。
表3平台呼叫并发请求处理能力
测试目的
平台在处理多个用户请求前端系统视频时的并发处理能力
为使电网视频监控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实现电网视频信息的实时监测及应用,特制定本标准。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标准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测试方法。
本部分为《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标准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RTCPThe RTP Control ProtocolRTP控制协议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SIPSession Init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
VGAVideo Graphics Array显示绘图阵列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
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标准化图像格式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连接的协议
PSProgram Stream节目流
RTP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实时应用程序传输协议
测试环境
16
供电要求
交流供电要求如下:
1)单相电压:220 V,±15%。
2)
3)电压频率:50 Hz,±2%。
4)
直流供电要求如下:
可支持–48 V、–24V或–12V,–15%~+20%。
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如下:
1)温度要求:15℃~+35℃。
2)
3)相对湿度要求:45%~75%。
4)
网络环境要求
3.7
调整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
图像清晰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近似为模拟电视系统图像清晰度的2倍,分辨率大于1280*720,能不在外界触发情况下连续输出通用视频图像的装置。简称高清摄像机。
缩略语
15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和记帐
目次

本标准根据国家电网科〔2010〕320号《关于下达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度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的安排制定。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网的建设、生产、运行、经营等方面。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在不同的建设时期选用了不同的技术和不同厂家的产品,导致了标准不统一、技术路线不一致。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对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实现统一监控、统一存储、分级控制、分域管理,使不同的视频监视系统能够互联互通,满足视频监控系统全局化、整体化的发展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平台注册并发请求处理能力测试见表2。
表2平台注册并发请求处理能力
测试目的
平台在处理多个前端系统同时注册时的并发处理能力
测试条件
1.在1000M网络环境下,连接视频监控平台和话务量测试仪B;
2.根据Q/GDW XXXX-201X附录C编码部分的编码规则,由测试中心提供相关编码,配置视频监控平台及话务量测试仪B所表示的前端系统编码;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423
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测试条件
1.在1000M网络环境下,连接视频监控平台、话务量测试仪A、话务量测试仪B、网络损伤测试仪;
2.根据Q/GDW XXXX-201X附录C编码部分的编码规则,由测试中心提供相关编码,确定视频监控平台编码;
3.采用话务量测试仪A模拟视频监控平台的上级平台,并按照编码规则生成用户编码;
4.采用话务量测试仪B模拟视频监控平台的前端系统,并按照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和摄像头编码,摄像头数量为1000~10000,每路模拟产生一段标00 ms
电磁兼容要求
抗扰度应符合GB/T 17626.2、GB/T 17626.3、GB/T 17626.4、GB/T 17626.11的要求。
骚扰限值应符合GB 9254的要求。
系统测试
17
测试设备
交换机
能够构建1000M网络环境,并提供管理接口。
以太网
能够实时记录所有数据交互过程,并能够根据协议类型对协议的标准性进行判断和统计。
时间精度测试仪
能够提供NTP协议校时服务。
网络损伤
能够实时分析网络带宽占用情况、网络丢包率、网络延时等网络性能参数。
视频监控系统测试仪
能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并进行展示,接口部分符合接口A和接口B中相关协议标准。
前端系统测试仪
能够模拟前端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并进行展示,接口部分符合接口B中相关协议标准。
测试条件
1.在1000M网络环境下,连接视频监控平台、话务量测试仪A、话务量测试仪B;
2.根据Q/GDW XXXX-201X附录C编码部分的编码规则,由测试中心提供相关编码,确定视频监控平台编码;
3.采用话务量测试仪A模拟视频监控平台的上级平台,并按照编码规则生成用户编码;
4.采用话务量测试仪B模拟视频监控平台的前端系统,并按照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和摄像头编码,摄像头数量为1000~10000;
IP通信网络应能采取一定的策略,对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质量QoS提供保障,如专网承载、DiffServ或MPLS策略等。端到端的网络延时、延时抖动、丢包率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IP承载网络端到端通信质量要求
承载协议
丢包率上限
网络延时上限
延时抖动上限
TCP
1/100
200 ms
50 ms
UDP
1/1000
5.视频监控平台正常启动;
6.话务量测试仪A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已经建立上下线关系及保活;
3.对于每一路用户请求,注销成功后,话务量测试仪A立即发起呼叫请求;
4.对流程返回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
预期结果
1.视频监控平台注册响应消息流程正确;
2.并发请求测试时间无故障运行>2小时;
3.视频监控平台的呼叫并发请求处理能力>1000路/s;
4.呼叫请求的失败的比率>99.99%;
5.每条请求所对应消息的响应时间平均值<500ms。
每像高线数 LM/PH
图像清晰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近似为模拟电视系统图像清晰度的2倍,分辨率大于1280*720,能不在外界触发情况下连续输出通用视频图像的装置。简称高清摄像机。
3.6
控件感应灵敏度spatialfrequencyresponse
图像清晰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近似为模拟电视系统图像清晰度的2倍,分辨率大于1280*720,能不在外界触发情况下连续输出通用视频图像的装置。简称高清摄像机。
水平分辨率(英文)
图像清晰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近似为模拟电视系统图像清晰度的2倍,分辨率大于1280*720,能不在外界触发情况下连续输出通用视频图像的装置。简称高清摄像机。
垂直分辨率(英文)
图像清晰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近似为模拟电视系统图像清晰度的2倍,分辨率大于1280*720,能不在外界触发情况下连续输出通用视频图像的装置。简称高清摄像机。
5.对流程返回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
预期结果
1.并发请求测试时间无故障运行>2小时;
2.呼叫请求的失败的比率>99.99%;
3.从发送请求到收到一个完整的媒体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1s。
平台对媒体
平台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能力测试见表5。
表5平台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能力
测试目的
平台在处理呼叫过程中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处理能力
平台
平台响应时间测试见表4。
表4平台响应时间
测试目的
平台在处理呼叫过程中转发媒体数据时的延迟时间
测试条件
1.在1000M网络环境下,连接视频监控平台、话务量测试仪A、话务量测试仪B;
2.根据Q/GDW XXXX-201X附录C编码部分的编码规则,由测试中心提供相关编码,确定视频监控平台编码;
3.采用话务量测试仪A模拟视频监控平台的上级平台,并按照编码规则生成用户编码;
3.启动视频监控平台及话务量测试仪B。
测试方法
1.在话务量测试仪B上发起注册请求,并发数为1000~10000;
2.对于每一路用户,注册成功后,话务量测试仪B立即发起注销请求;
3.对于每一路用户,注销成功后,话务量测试仪B立即发起注册请求;
4.对流程返回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
预期结果
1.视频监控平台注册响应消息流程正确;
4.采用话务量测试仪A模拟视频监控平台的前端系统,并按照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和摄像头编码,摄像头数量为1000~10000,每路模拟产生一段标准H.264格式的视频流;
5.视频监控平台正常启动;
6.视频监控系统测试仪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已经建立上下线关系及保活;
7.前端系统测试仪已经向视频监控平台注册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