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摘要:图书馆是人类智慧及文化成果保存、传递的专门机构,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承担着为大众提供免费学习和受教育的责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图书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我国而言,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对图书馆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大众的素质,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从服务模式上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具有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本文主要对公共图书馆在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方面的一些思路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共享图书馆服务理念
前言
近些年,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大幅增加,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文化需求,需要进行创新,这也是当前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本文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分析其如何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服务理念。
1、文化共享工程产生的背景
本世纪初,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迅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逐步迈向小康。
高等院校的扩招也使得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国外先进技术进入国内市场,促进了国内经济、文化等发展。
然而,受外来文化的侵袭,
以及本国人才的大量流失,也严重的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安全。
在新时期背景下,文化的安全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及军事安全同等重要,为了保证国家文化安全不受西方文化的渗透,需要对国内文化中的落后观念、腐朽文化进行改造与抵制,使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财政部、文化部的领导下正式启动。
2、文化共享工程的目标
在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项目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重点之一,通过对现代高科技手段及网络系统的充分利用,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优秀文化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在网络中不断的扩大中华文化的存储、利用及传播,充分利用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达成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实现优秀文化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最终目标。
3、文化共享工程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
公共图书馆属于一种免费向所有人开放的休闲和学习场所,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还非常缺乏,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及服务模式的拓展是当前各级公共图书馆都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高新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的解决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信息、教育及文化三个方面对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范围的问题进行研究。
(1)信息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资源总量已经大幅上升,包含文化教育、艺术欣赏、知识讲座、文化教育、少儿动漫等内容。
随着资源总量的提高,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怎样让读者第一时间获取丰富的数字资源,如何与公共图书馆进行合作,开展服务活动,成为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些省市采用文化共享工程有线数据专网的方法,对这个问题有效的进行了解决。
以往省级图书馆只能实现在管区内提供给读者资源和信息,通过有线数据专网,使得市县级、乡镇级,甚至是村级的读者都可以获取信息和资源。
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而言,其目标就是为了服务广大基层群众,基层农村、边远山区的群众走进图书馆的机会非常少,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文化站或图书室进行资料的查找,基层服务人员对读者提供帮助,反馈读者所需信息,从而可以调动全国信息资源对读者服务。
(2)教育
一些图书馆自建馆以来,举办了很多次的读者活动,包含沙龙、讲座、展览等,这些活动产生的影响也很大,很多读者都意犹未尽。
但是这些珍贵的资源,由于图书馆资源传输渠道的有限,很难让更多的群众随时进行阅览,针对这一问题,一些省级图书馆采用文化共享工程先进的设备将这些活动的实况保存下来,然后通过网络向基层及更大范围内的用户传播,满足群众随点随看的需求。
图书馆
的教育职能中,缺少不了儿童教育,这是历来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图书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去学习。
因此,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包括阅读、写作、音乐、绘画等方面,让孩子从文明教育到美学欣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未成年人读物、舞蹈、音乐、电影、美术、动漫、戏剧等,要充分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用,实现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目的,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作用。
(3)文化
文化职能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艺术文化的展示及文化多样性的支持、多种文化间的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部分省级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已经举办多次文艺表演,也邀请众多的文艺团体及艺术家进行演出,这些文化的交流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得到永久的保存和珍藏,通过网络传递到基层群众身边,让群众感受艺术的氛围,提高其艺术鉴赏的能力。
在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要注重本土文化的发扬和保护,重视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及地理特征,通过电视、网络等信号向基层统一进行传输,这样有利于对资源的管理,通过对各种传播平台的利用,使民众懂得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实现文化资源的传播。
结语
现阶段,要将公共图书馆在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巨大辐射能量发挥出来,使对读者提供的服务覆盖每一个角落。
将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有传统的被动性、单一性转变为主动性、多元化,使服务收益的范围逐步扩大,只有这样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读者方面的能力才会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田玲.浅谈县级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工程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2).
[2]谢晓波.基层图书馆与文化共享工程[j].图书馆学刊,2011(10).
[3]姜映芬.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探析[j].云南图书馆,2011(2).
[4]邱滟.县级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与服务方式[j].黑河学刊,2011(4).
[5]许建业,陆忠海,当代中国文化共享工程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j].艺术百家,2010(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