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布鲁斯·亨德森布鲁斯1915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农场里。

作为他父亲出版社里的一名《圣经》推销员,布鲁斯很早就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而且开局良好。

他获得了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的工程学学士学位,并进入了哈佛商学院。

然而1941年他又选择离开学校,加入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Corporation),此时离他毕业仅剩90天。

在西屋公司,他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挑选他参加五人小组,,负责评估马歇尔计划下的外国对德援助项目。

1959年,布鲁斯离开西屋公司,前往主持阿瑟·D·立特尔(Arthur D.Little)的管理服务社。

1963年,他从波士顿平安储蓄信托公司(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 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那里接受了一项难以想象的挑战,着手建立一支为银行业提供咨询的队伍。

这就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前身。

他所提出的许多管理理念,如经验曲线、波士顿矩阵,为战略咨询领域奠定了智力基础。

“三四规则理论”最早的发明者也许是布鲁斯·亨德森。

他创造了咨询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全名: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

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 12年)。

3亨利·明茨伯格就任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讲座教授,克雷霍恩(Cleghorn)讲座教授和位于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组织学客座教授。

获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斯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前,他在多伦多的麦吉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

明茨伯格是第一位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社会学协会会员的管理学研究方面的学者,他曾四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其中两次获得"麦肯锡奖"。

1988年至1989年间,他曾经担任战略管理协会主席,就在他的领导地位得到肯定之后,他却宣布了战略管理衰落的概念。

明茨伯格的身上充满了悖论,他因此获得了"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的头衔。

4.亨利·法约尔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学校,两年后经考试及格转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

19岁毕业时他取得了矿业工程师资格。

1860年他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

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涯中,他一直珍视这项事业。

1918年他退休时的职务是公司总经理。

他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

(Henri Fayol,1841—1925),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学校,两年后经考试及格转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

19岁毕业时他取得了矿业工程师资格。

1860年他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

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涯中,他一直珍视这项事业。

1918年他退休时的职务是公司总经理。

他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

5. 哈罗德·孔茨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管理过程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孔茨担任过企业和政府的高级管理人员、大学教授、公司董事长和董事、管理顾问,给世界各国高层次管理集团人员讲课。

他是许多著作和论文的作者。

6. 哈林顿•埃默森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西方管理学界所公认的传播效率主义的一位先驱者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研究工作者,从1903年起就同泰罗有紧密的联系,并独立地发展了科学管理的许多原理。

如他对效率问题作了较多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提高效率的12条原则,即①明确的目的;②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虚心请教;④严守规章;⑤公平;⑥准确、及时、永久性的记录;⑦合理调配人、财、物;⑧定额和工作进度;⑨条件标准化;10 工作方法标准化;11手续标准化;12奖励效率。

在组织机构方面,提出了直线和参谋制组织形式等等。

另外,他还在职工的选择和培训、心理因素对生产的影响、工时测定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7.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现代管理大师,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8李拓1996年郑州大学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北京大学毕业获法学 (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北大读博期间担任博士生会长),毕业后到国家行政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学理论、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领导力与执行力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独立主持承担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到德国、加拿大、韩国、葡萄牙、英国、瑞典、挪威、意大利、希腊等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多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发表主要著作有:《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变动研究》、《社会大变革中的中国工人阶级》、《和谐的音符—中国新兴社会阶层调查与分析》等7部,论文:“企业家如何提升领导能力”、“论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性”、“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定位”、“论中国现代化与精神革命”、“中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战略”等50多篇。

9曾仕强曾仕强,男,1934年8月28日出生,祖籍福建省漳州市,现居台湾省。

中国式管理之父,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人伦关系与企业伦理;著有《中国管理哲学》、《二十一世纪易经管理法》、《胡雪岩成功秘笈》等百种管理著作。

现任国立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统一建设促进会理事长,人力资源发展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管理基础会董事,美国东西方大学管理学教授。

10阿里·德赫斯阿里•德赫斯1930年生于鹿特丹,从1951年到989年在英荷壳牌石油集团工作了38年,退休之后,一直是伦敦商学院的访问学者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组织学习中心的董事成员。

得益于自身长期丰厚的管理实践经验,德赫斯推出的一系列论著以兼备管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而闻名。

他曾经在荷兰、土耳其、比利时、巴西和英国工作过,并且在世界很多国家讲学。

并且是荷兰Nij enrode Learning Center的董事11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钱德勒1918年生于美国特拉华州。

“二战”期间,他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海军服役五年。

他于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

自1971年被哈佛商学院聘为企业史教授后,他一直在那里工作,直至近80岁退休。

2007年5月9日,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逝世,享年88岁。

钱德勒在哈佛求学期间,曾经直接受到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影响。

熊彼特以强调“企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动力”而著称,钱德勒则比任何学者都更多地为这个主题提供了实质内容。

同任何学者一样,钱德勒的一些观点也受到质疑和批评。

例如,有人批评他把产生组织创新的原因全部归结为技术;也有人质疑:“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是否已经过时?还有论者批评他只关注高层管理,而忽视了劳工问题。

这些意见各有其道理,但无人否认钱德勒的贡献。

12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出版的著作很多,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

《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

伯法认为,在一定生产系统的成功管理依赖于以下因素:计划、关于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管理者对需求、库存状况、进度、质量水平、产品和设备革新等方面的变化所做出的决定。

13阿尔伯特·班杜拉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

14爱德华·劳勒爱德华·劳勒(Edward E. Lawler):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大师。

曾被《人力资源主管》杂志评为“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

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他是最优秀的六个管理大师之一,美国《人力》杂志则把他誉为"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25位高瞻远瞩的人,塑造了当今的工作场所"。

劳勒教授在布朗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0年),196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和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劳勒任教于耶鲁大学.1972年,劳勒转到密歇根大学,是该校社会研究院调研中心的心理学教授和项目主任.兼任西雅图的巴特勒纪念研究所人类事务所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