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知识 讲解

会计基础知识 讲解


1.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单 位的公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 盖本单位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 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章。这里所说 的〝公章〞,指具有法力效力和特定用途, 能够证明单位身份和性质的印鉴,包括业 务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结算 专用章等。 2.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的领导 人或者有单位领导人指定的人员签名或者 盖章。
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如 供应单位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 票、银行结算凭证、收据等。 2.按照格式的不同分类 (1) 通用凭证 (2) 专用凭证
(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通常称为凭证要素, 主要有:原始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 凭证的编号、接收单位名称(抬头人)、 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 填制单位签章、有关人员签章(部门负责 人、经办人员)、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填 制人姓名、凭证附件。 原始凭证除了应当具备上述内容外,还应当 符合下列要求: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流动资 产类科目和非流动资产类科目。 流动资产类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短期投资、财政应返 还额度、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非流动资产类科目有:长期投资、在建工 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待处置资产损益。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流动 负债科目和非流动负债科目。 流动负债科目有:短期借款、应交税费、应 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科目有:长期借款、长期应付 款和代管款项。 3.净资产类科目有: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 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 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 余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4.收入类科目有: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 性基金预算拨款、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二)负债 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 的,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 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交税费、应缴国库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 期应付款、代管款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 准举借债务,不得提供担保。
2.负债类及净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在负债类及净资产会计科目中,贷方登记 负债及净资产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净 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计算公式为:负债 及净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负债及净资产类 会计科目的结构相同。 4.支出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 相同
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 二级或多级科目。如设置二级明细账、三级 明细账等。二级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 一步分类的科目,三级明细科目是对二级明 细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内在平衡关 系的计算公式,它是制定各项会计核算方法 的理论基础。 会计恒等式: (1)资产=负债+净资产 (2)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五)支出 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 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 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 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 常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 和支出类五大类。
(3)手续要完备 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 导人或其他指定的人员签名盖章;对外开 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从外 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单位的公 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 人员的签名盖章。 (4)书写要清楚、规范 原始凭证要按规定填写,文字要简要,字 迹要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国务 院公布的简化字。
3.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4.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 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 有关凭证如银行汇款凭证等代替。其目的 是为了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5.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还 必须退货验收证明;退款时必须取得对方 的收款收据或者汇款银行的凭证,不得以 退货发票代替收据。 6.职工因公出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 之后。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 还借款副本,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在资产类会计科目中,借方登记资产的增 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在一个会计 期间,借方登记的金额合计称为本期借方发 生额,贷方登记的金额合计称为本期贷方发 生额,期末比较借贷发生额,并于期初余额 进行比较计算出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计算公 式为: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分类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 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由于会计分期的假设, 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 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所以会计基 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即以应该收 到或应该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 收入和应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 款项是否应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 用,记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 费用,即使款项应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 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记账凭证的概念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 内容加以分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 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 据。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1. 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7.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 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填制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 (1)记录要真实 原始凭证上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数字 金额必须真实可靠,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 法令、法规制度的要求。 (2)内容要完整 原始凭证中规定的填列的项目必须逐项 填列齐全,不能遗漏和省略。
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 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 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 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 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对外投资是指中小学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 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 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准对外投资,非义 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 进行对外投资。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二、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由 于会计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货币为计量单 位,所以会计只能核算和监督以货币表现的 经济活动而不是所有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 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 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取得的来源不同分类 (1)自制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本单位内部具体经办业 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 业务时所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 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工资结算 单、领款单等。 (2)外来原始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
(三)、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抵后的 余额。包括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 结转结余等。 (四)收入 收入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 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 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 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义务教 育阶段中小学不住开展经营活动。
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 种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 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即将经济业务所引 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 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 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价在 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 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 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 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 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 及动植物。
会计基础知识
一、会计概述 二、会计基础 三、会计要素 四、会计科目 五、会计等式 六、复式记账 七、会计凭证 八、会计账簿 九、财务处理程序 十、财务报表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1.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 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 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主要包括 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种具体方 法。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依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 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和支出五大类。其中,资产、负债和净 资产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的静态表现,反 映单位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 素;收入和支出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 收入支出表的基本要素。
复式记账 单位在设置了会计科目以后,还需要用一 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登记在 会计科目中。所谓记账方法,就是在会计科 目中记录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具体手段与方法。 记账方法包括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恒等式资产与权益平 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 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会计科 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