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doc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doc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卫医政函﹝2018﹞146号)精神及市、区卫计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进一步落实《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国卫办医发﹝2016﹞122号),提升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到2020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要求,争取2-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建设内容
按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要求,在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职业病科等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重点加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五大临床核心专科和精神科、康复医学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科等五大临床薄弱学
科。

加强手术室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一)加强人才建设。

积极培养或引进医院急需关键薄弱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每个学科建立一支独立的学科团队,培养4-5名业务骨干。

每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

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二)完善设施设备。

根据《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结合临床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配足医院病区病房基本设备设施以及专科设备。

至2020年,医院购置64排螺旋CT一台、1.5T磁共振1台、DSA1台,新增彩超2台、C臂机、关节镜、呼吸机等设备。

(三)提升技术水平。

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重点提升微创手术、复杂疾病诊断及三级医院下转患者接续治疗等3个方面能力。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五)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六)规范诊疗服务。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继续完善医院现有的临床路径管理,2018年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0%,2019年达到35%,2020年达到50%以上。

积极与基层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分级诊疗工作。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提升专科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计划,检查监督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组成人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制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计划,按计划逐步完成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

3、对于重点提升的专科给予经费上的保障,优先配备所需的设备及设施,同时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上予以倾斜。

五、实施步骤
(一)计划阶段(2018年4月-5月底)
根据《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