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用儒家思想文化解释韩剧、解释韩流文化是欠妥的。
迷恋韩剧曾一度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以致人们三更半夜看韩剧、上班聊韩剧。
韩国,国家也不大,怎么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这么多、这么火的韩剧来?1992年以前,韩国是军人独裁政府,到了1997年,转变为国民政府,金大中当上总统,对韩国进行全面的改革。
用韩国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彻底改掉恶法。
这么做,也顺应了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
当时赶上亚洲金融危机,韩国需要开拓新的市场。
韩剧,就是从那个时候红起来的。
金大中执政时期,文化政策可以讲完全放开,再也没有什么限制了。
像以前拍片子,政府还要收押金的。
金大中执政之后,也不要了,只要申请就可以,谁有钱,谁就可以拍,什么都可以拍,一切由市场来决定。
拍完的片子,政府有关部门看一遍,看看对青少年是否合适,需不需要从色情、暴力方面来分一下级。
到现在这个阶段,普通人、老百姓受到重视,所以在韩剧里,讲的都是他们的生活故事,普通人成为主角,大众上了历史舞台。
电视剧里说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有很强的现实性,但里边又加上了梦想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期望的理想。
人没有希望,还怎么活?
《大长今》是划时代的。
以前历史剧的主角,都是皇上、贵族或富有的人,而大长今是贱民出身,就是在厨房里头干活的,非常平凡。
但她经历了许多磨难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作为女人,她不依附于男人,自己坚强地成长,一点点实现自我。
而中国的电视剧,一说雍正就是改革,康熙是统一,乾隆是富强,乾隆微服私访下江南,他多么宽容,皇帝对老百姓也有感情。
成吉思汗是个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个大家早就知道,他是英雄,我是小人物,当不了英雄,如果拍出来的东西,老是在说国家的问题、重大的问题,说有钱人或有权人的事情,老百姓不爱看。
《大长今》讲的是女人的事,但更是人的事情,像抗战片,那些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同志、老干部,看了以后如果说:哇,这就是我的故事。
老百姓整天面临的是家里的孩子、父母、夫妻的问题。
年轻人是谈恋爱的问题,一会儿哭了,一会儿吵了,双方家庭背景不同,又有矛盾了,等等。
韩剧里,基本上小老百姓的故事。
金三顺是一个普通女孩,家里没什么钱,30岁了,还没有结婚,人长得又不怎么样,身材也不好。
以前,女人光是等着,听男人的话,但金三顺不是。
韩剧反映百姓生活,中国的老百姓面临的是什么呢?一方面,他们要面临历史的、过去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面临改革开放后进来的西方文化。
如何提供一种既有传统的文化,又融入了西方文化,能让老百姓满足的、新的文化,这是编剧应该考虑的。
中国现在是文化的转型期、过渡期、空白期,还没有生出自己新的文化,所以,韩剧才会这么受欢迎。
韩国石油一点儿没有,自然能源、矿产几乎都没有,惟一的资源就是人。
所以,韩国人得多干活,干的时间要长一些、快一些才行。
韩国人一开口就是巴利巴利,意思就是快点快点。
人的创造潜力是无穷的,但条件不行,就发不出芽来。
像韩剧里的主角一般都是年轻人,明星多半是火个两三部剧,一两年后,就有新人出现代替,不断有人冒出来。
虽然国家很小,但有的是人,有的是故事。
理解韩剧的思想文化,需要了解韩国的历史背景。
韩国从日本殖民地里解放出来后,原先为日本服务的亲日派,仍然掌握政权,再到后来的亲美派,他们都一样,都强调韩国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再往家里说,一个家庭里,儿子必须听老子的,老子说了算。
老子掌握了家里的经济大权,儿子不听也不行。
他们是用儒家思想,来控制社会,统治国家。
但韩剧的落点,根本不在这里。
韩国历史的发展,就是跟儒家思想文化斗争的过程。
是的,有很大改变,跟以前不一样的。
如果韩剧里的儒家思想太浓厚,那就有问题了。
较早的韩剧《爱情是什么》,里边的儒家思想挺浓,大发家,就是他爸爸说了算。
但是到了《大长今》就淡了,到《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就更淡了。
中国人有个特点,看到一个新东西时,首先拿自己的文化框架去套。
一般人看韩剧不是很多,既是看到了韩剧,跟自己的电视剧比较,对消费者来说,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首先要有意思、有劲儿,要给人带来能推动个人发展、积极成长的因素。
说到底韩剧的好看就在于故事的入情入理和台词里面蕴含的鲜活活、民间的、朴素实在
的智慧。
国产剧也有这样的,不过囿于题材大多是一些主旋律剧或者农村乡土剧。
韩剧里老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日子,其实里面有些观点和看法也挺俗不可耐的,用专家的话是俗意盎然,可爱看就爱看在这里,因为这里面有一套传统的人情世故和做人哲学在里面。
其实韩国人吃得也并不算很高级,即使在整一部反映大韩民族饮食文化的《大长今》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讲起做菜的食谱呀刀功呀配料呀讲得神乎其神,而实际上真正端给皇上的成品,碗里的东西看着极没胃口。
通常普通的吃食也就是白米饭就着一口大酱汤,再来一些泡菜。
看他们那么喜欢的样子,每次都让人想到我国的一首革命歌曲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哎罗哎。
所以不惜用每个剧来突出吃什么什么饭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感。
剧里面的家庭主妇都特别善于利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蔬菜呀食物呀做比拟,说得又朴素又有哲理智慧。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真得像《小妇人》或者《人鱼小姐》那样都是由家庭主妇来担当,所以写得如此有生活味儿。
韩国人很向往巴黎,有钱人家的孩子有个什么感情纠葛了就跑去欧洲旅游或者是去巴黎考察学艺,阿三就是这样的,出去读书的回来以后身份会觉得很金贵,这个也很正常,泱泱大国就有点这样的虚荣。
韩国人肯定也是很向往好莱坞的,所以在《小妇人》里的美德、《人鱼小姐》的雅丽英、包括《浪漫满屋》里的智恩,她们所做的工作,就把剧本产业这个事表现得特别像模像样,以至于在剧里看上去电视连续剧编剧是个让人特别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写剧本的人生显得格外有前途。
韩剧的表现手法:大量使用固定镜头,双机位、三机位比较普遍,平均每一分钟变换三个镜头左右甚至一下,镜头使用呆板,剪辑拖沓,画面明艳,音乐配置简单,代表当今亚洲电视业的较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