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真题1、清华大学考研真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5×9=45)1.精确新闻学2.棱镜门事件3.拟态环境4.二级传播理论5.尼尔·波兹曼6.观点的自由市场7.蒙太奇8.美国便士报运动9.史量才二、简答题(15×3=45)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题(20×3=60)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5×9=45)1.精确新闻学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
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
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
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一直在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
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3.拟态环境答: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
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答: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20世纪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理论假说。
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的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
两级传播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
社会学家罗杰斯在考察农村革新事物的普及过程时,把大众传播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而影响的传播则是“N级”的,其间经过大大小小的意见领袖的中介。
这样以来,两级传播假说便发展成“N级传播”假说。
5.尼尔·波兹曼答: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
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
波兹曼认为电视传媒的娱乐本性使得非娱乐性的信息不得不在“声像”上包装自己,最终导致这些信息在内涵上缩水。
另外由于电视传媒仅仅是单向沟通,无法与观众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它也就没办法实行教育的职责。
波兹曼深化了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传媒适合传播不同的信息。
他的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观点的自由市场答:“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西方自由主义新闻学中的一个理论。
最早是由英国政论家、文学家约翰·弥尔顿提出的,后经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以及英国政治家约翰-米尔发展改进。
弥尔顿认为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
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
“观点的自由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观点的自我修正”理论后来称为自由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根基,也是西方新闻自由的理论根基。
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来自美国社会责任理论的修正,但至今仍对西方新闻界产生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7.蒙太奇答:蒙太奇是指根据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逻辑以及观众的收视心理,将前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既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英文名称Montage,来自法文Monter(组接),最初是建筑学术语,意为组合、构成、装配。
早期电影严格来说没有蒙太奇,一般认为是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使用蒙太奇的人。
蒙太奇既作为一种画面组接剪辑技巧存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影视美学的思维观念,贯穿于创作活动从构思选材到拍摄制作的整个环节。
8.美国便士报运动答:美国便士报运动,是指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的一场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能人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的运动。
从此,价格低廉、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大量出版印行。
“便士报”即廉价报刊,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
该报售价为一便士(美分),因而被称为“便士报”。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便士报”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便士报”的特点是: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9.史量才答:史量才是旧中国报业家,上海《申报》的总经理。
1908年任《时报》主笔,1913年接办《申报》,1929年购进《新闻报》大部股权,意图组织报业托拉斯,受到挫折。
九一八事变后,政治态度趋向进步,积极支持抗日运动。
他举办申新通讯社,申报补习学校,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流通图书馆,出版《申报年鉴》,《申报月刊》、精制全国地图等,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引起国民党最高当局的嫉恨。
1934年11月13日,被蒋介石派遣的特务暗杀与沪杭公路上。
二、简答题(15×3=45)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答:(1)媒介融合的含义“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2)媒介融合的意义“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答:(1)戊戌政变时期,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提出了整套办报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
①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册上发表的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
“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
②梁启超很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以创办报刊作为政治活动的先导。
对报刊在教育读者、开启民智、提供知识、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作用也有深刻认识,同时还很重视报纸对新学术新知识的传播。
③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④创造了报章新文体——“时务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这种新文体出现之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梁启超早期的办报主张,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
(2)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①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②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③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
报刊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道;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④提出了办刊宣传的方法。
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法。
梁启超这时期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鉴。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答:移动互联网社会是一个更加趋近于人性的社会,同时也应是一个需要更好地把握人和技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
移动互联网正在为人类信息社会带来新的变化,但是移动互联网社会却并非是人类信息社会发展的终点,而只是人类信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驿站之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技术形态:泛在网络和无缝连接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