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三限时规范练三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经典阅读

高考语文三限时规范练三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经典阅读

限时规范练三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经典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4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愤怒,是人很难掌控的。

若想做到心宽体胖.(pànɡ),就要做好愤怒管理:当你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而马上怒不可遏.(è)时,你要告诉自己,我正在释放内心见不得人的情绪。

B.创新,不是去搞一个创新部门,而是要把用户意识贯穿到每个人心中。

如果发现用户抱怨了,不是烦躁不安、相互推诿.(wěi),而是较真,钻.(zuān)进去,这样你就得到了创新的机会。

C.印度领袖人物甘地的洁癖.(pǐ)是出了名的,他不去洗衣店而是自己亲手洗衣服,头发也是自己用理发推子理的,他的行为有背于常人,却还强行要求妻子和孩子遵循他所崇.(chónɡ)尚的理念。

D.陕西大唐芙蓉园终于迎来了色彩斑斓、景色宜人的季节,微风拂过,湖面荡漾起些许波澜,高耸.(sǒnɡ)的仿古建筑伴着微微泛黄的银杏树叶,让很多游客情不自禁.(jìn)地举起相机记录美景。

答案 B解析A项“胖”读pán。

C项背—悖。

D项“禁”读jī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又曰:“生生之谓易。

”阴阳相生,生生不息,此之谓易。

独阳不成,独阴不长,二者在抗衡与交融中,互相汲取自身赖以成长的滋养。

[甲]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由其内部刚柔、翕辟、动静、开合等对立双方的交感、搏击和消长而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

这种“生生不息”的思路和视角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独具特色的本体论及宇宙观,进而..影响并渗透到文艺创作的审美理念之中。

[乙]如果说,《周易》仅仅描述了天地生生之德,那么《中庸》则将生生之德抽象为“诚”:“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本意是言行一致、真实无欺,此性恰与天道运行的秩序性相吻合..。

[丙]《兰亭序》之殊胜之处便在于一任真情实感喷薄而出,不回避、不含糊,不故弄玄虚....或故作超凡脱俗,以一片至诚示人。

金圣叹为其至诚之心所打动,遂慨叹..王羲之为“古今第一情种”。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而B.吻合C.故弄玄虚D.慨叹答案 B解析B项“吻合”是完全符合之意,不合此处文意。

应为“契合”。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答案 C解析“不回避”与“不含糊”之间应用逗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不能总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B.2019年初数据显示,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了一个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而对此做出主要贡献的则是中国和印度起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C.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他和李白不仅有宗族亲谊,而且是深知李白、在患难之中最能同情李白的人,他把李白的诗文整理为《草堂集》,并为之作序。

D.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开始,人类开始了以核能、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源自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

答案 A解析B项句式杂糅,可去掉“起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C项偷换主语,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他和李白”,第三个分句的主语实际上应是“他”,可把第二个分句改为“他不仅和李白有宗族亲谊”。

D项语意重复,“左右”与“四五十年代”都表示约数,可删去“左右”。

5.下面的图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会徽,请简要说明主体图形的寓意。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主体图形像海浪(或“海”字的偏旁),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主题。

②主体图形像海鸟,寓意展翅高飞,乘风破浪。

③主体图形像桥梁,寓意国际合作。

④主体图形像胜利的“V”,寓意合作共赢。

⑤主题图形像“众”,寓意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6.阅读下面一则公告(节选部分),请以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名义给育栋中学写一则喜报(只写正文)。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流畅、准确、得体。

(120字左右)(6分)××市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奖公告喜报育栋中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年5月8日答案(示例)热烈祝贺贵校在我市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勇夺冠军!特此报喜!同时谨向教练员孔维汉同志,徐之航、徐壮壮两位队员致以诚挚的祝贺!这一可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练员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更是贵校多年来秉持素质教育的结果。

希望贵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激昂大义,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3)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大道如青天,________________。

羞逐长安社中儿,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二》)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素不闻诗书之训蹈死不顾(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4)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5)我独不得出赤鸡白雉赌梨栗三、文化经典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9题。

(6分)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8.由第一则材料可知,孔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分)答案爱憎分明解析根据第一则材料,孔子认为“仁者”并非一味地“好人”,也能做到正确地“恶人”,这说明孔子能分清善恶,爱憎分明。

9.孔子为什么支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不是“以德报怨”或“以怨报怨”“以忍报怨”呢?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孔子担忧“德之不修”,“以德报怨”或“以怨报怨”“以忍报怨”都会导致无以报德,助长了“无德”的不良风气,所以支持“以直报怨”。

②孔子支持“以德报德”是想告知人们怎么做,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让人们闻义能徙,不善能改。

(每点2分)解析回答此题需要综合几则材料,理解孔子对“仁”的要求,对“德”的崇尚。

提倡“以直报怨”是因为怕无以报德,“以德报德”是引导人们向善。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喜爱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厌恶人。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孔子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趋赴,有了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1题。

(6分)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10.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________________,达则兼善天下。

”(2分)答案穷则独善其身解析这道试题要求结合孔子的话,写出孟子曾经说过的类似的名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后人习惯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尚不失孟子原意。

11.孔子为了国事曾“知其不可而为之”,但上述材料却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二者矛盾吗?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矛盾。

①孔子主张礼治,希望实现“天下有道”,但他当时所处的社会已经礼崩乐坏,为了政治理想,他只能“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体现了孔子执着的精神。

②“舍之则藏”是为了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以便将来兼济天下,基调仍是进取。

所以二者不矛盾。

(每点2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意及材料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含意,然后回归课本,结合教材中所学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思考二者是否矛盾。

答题时一定不能脱离试题材料泛泛而谈,更不能以翻译代替自己的认识。

参考译文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没人任用,就退隐全身。

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孔子说:“对正道笃信不疑,勤奋好学,至死坚守,努力护持。

危险的国家不进入,动乱的国家不居留。

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仕,政治混乱就隐居。

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政治混乱,而自己富贵,是耻辱。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13题。

(6分)(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3)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12.从第(1)(2)两则材料看,“为政以德”的关键在于执政者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概括)(2分)答案以身作则(或“率先垂范”)13.结合第(3)则材料,分析说明执政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经济与政治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