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规院]泸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汇报(50页)201001-003

[深规院]泸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汇报(50页)201001-003


历年固定资产带动率变化情况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地区生产总值 1479816 1530219 1664433 1807922 2043576 2462295 2849099 3311151 4038997 5084223
泸 州
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方案汇报
2010年1月25日,泸州
交点与焦点
泸州 昔日的『江阳名郡、西南要会』 如今,正处于城市发展的机遇节点
泸州该如何迈向复兴之路
汇报提纲
目标
泸州应有的理想
挑战
实现理想的条件
应对
实现理想的路径
蓝图
主城区的未来
Ideology 目 标
『第一部分』
新时期的国家战略
人地矛盾 区域失衡 城乡差距 低效增长
人均指标看,泸州 仅处于四川省的第 三梯队。
泸州实现理想的最大阻障来自于经济。弱势的经济地位将直 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权。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相对弱势的经济地位
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
和目标城市相比
和西南城市相比
和川南城市相比
我们选取了西南三省的地级 市和国内部分城市和泸州进 行比照,可以发现:
经济发展
强市弱县格局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心城区的经济水平接近外 围落后县市的3.9倍。
二是城镇化水平分布不均, 城镇体系处于高度向心集聚 阶段,规模等级结构不够合 理,序列断层明显。中心城 区的首位度高达5.8.
市内县区之间的发展阶段存在明显的梯度,差距明显。这一局 面大大制约了城市整体实力的提升。
泸州经济发展质量在样本城 市比较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 位,城市竞争力偏弱。通过 具体因子的比较可以发现, 出现差距的主要因素包括: 外资使用水平、引资力度、 就业带动、劳动生产率、污 染治理力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泸州整体经济运行质量表现并不乐观,存在明显 的短板。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不均衡的格局
历史底蕴
z千年古城 z独特酒文化 z商贸传统
泸州的优势中地理区位、港口条件、矿产资源和历史底蕴具 有不可替代性。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相对弱势的经济地位
态势好,位弱
川渝各市占川渝地区经济总量百分比
2.1% 1.3% 1.2% 1.2% 0.5%
2.3%
0.4%
2.3%
2.4% 2.6%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产业发展欠缺活力
基础好,体系弱
行业 煤炭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
纺织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
印刷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橡胶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业及压延加工业 机械设备制造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 煤气生产供应业 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内涵二:人地和谐的生态城市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都市
内涵三:活力无限的幸福城市
——建设具有优质生活环境的魅力都市
Ideology
目标
城市定位
坐南望北: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 承东启西:黄金水道上的临港产业集聚区 通江达海:成渝经济区的次级现代物流枢纽 古往今来:巴蜀大地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Ideology
目标
区域交通格局的新变化
末梢到枢纽
【链接】西南地区发展态势比较
通过2003年和2008年城市GDP的比较,可以发现位于成昆、渝贵等主 要高速公路沿线的城市发展明显要优于偏离主要交通廊道的城市
交通地位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泸州的货流腹地、区域联系和临 港产业发展。从经验看,泸州经济也将发生快速增长。
Condition
条件
Response 应 对
『第三部分』
提升经济竞争力的路径:依托优势,构建多元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系统推进
多元格局
Response
从细分行业的市场地位看,泸州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但泸州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产业体系的缺陷。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产业发展欠缺活力
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
6000000 5000000
地区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集聚OR辐射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的变化
随着重庆实力增强和“一圈两翼”战略将为给泸州带来更多的 机会。但需要指出,重庆可能造成泸州发展“自主性无力”。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主要阻障:周边城市之间的竞争压力
竞争OR竞合
宜宾:川南及川滇黔渝结合部 内江:成渝经济区的中心节点 自贡:川南及“成内渝”发展轴
3.5
3
2.5
2
1.5
1
0.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拉动趋缓,泸州需要在产业结构方面进 行必要调整。
资本投入量的加大是泸州近 年来经济发展的首要要推动 力量。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 投资一直在GDP中占据着相 当的比重。
同时,近年来泸州的资本带 动率呈略下降趋势。 原因可能由于资本投入的边 际效应已经产生,有待进一 步深入研究。 如果由于资本边际效益的产 生,则表明泸州现有经济结 构的增长潜力有限,要实现 未来的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 构调整。
固定资产投资 473282 539617 595441 679375 729014 875849 981473 1215595 1558350 2236559
固定资产带动率 3.126711 2.83575 2.795295 2.661155 2.803205 2.811324 2.902881 2.723893 2.591842 2.273234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重庆
市区总人口(万人)
成都
昆明
贵阳
南宁
成渝成为继上海浦东新 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 的第三个综合配套试验 区,也是西部地区唯一 的“试验区”。
成渝地区被赋予了建设 具有国家意义增长极的 战略使命。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28.6%
2.7% 2.7% 2.9% 3.2% 3.2% 3.4% 3.4% 3.6% 3.9% 4.2%
21.9%
重庆市 成都市 绵阳市 德阳市 宜宾市 达州市 南充市 乐山市 凉山州 泸州市 内江市 自贡市 资阳市 攀枝花市 眉山市 广安市 遂宁市 广元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甘孜州 阿坝州
经济总量看,差距 并不明显;
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和腹心城市,川南经济区面向成渝 上的重要城市
的前沿节点和嵌入城市。
周边城市已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就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作 出了调整,泸州也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主要阻障:周边城市之间的竞争压力
城市竞争力存在不足
川南四市城市竞争力排名
2003
2008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城市发展的疏解困局
框架好,疏解难
总体规划: 2010年, 城市人口65万人, 用地:56平方公里。 2020年, 城市人口95万人, 用地:80平方公里。
2008年底,主城区面积71 平方公里,75万人。突破 总体规划的规模控制,但 空间框架并没有如规模之 增长速度,大量公共职能 与人口集聚于中心半岛。
城市的整体框架应当说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实际上空间框 架调整目标落实滞后。外围组团建设缓慢。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城市发展的疏解困局
城区压力日益突出
现有的城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公共资源不断蚕食, 交通越来越堵……,我们理解根源是优质资源过于集中。
Condition
条件
实现城市理想的阻障:外部环境的挑战
各行业增加值比重% 13.00% 1.06% 1.70% 0.24% 39.84% 0.30% 1.38% 0.64% 0.03% 2.00% 0.48% 2.28% 16.86% 1.04% 0.06% 1.29% 6.84% 0.82% 4.78% 0.22% 4.53% 1.32% 0.45%
Ideology
目标
新形势下的泸州应对
“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的目标:四川突出南向、通江 达海、沟通南亚东南亚重要的 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区域性 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功能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目标: 中国优质白酒主产地,全国循 环经济示范区,四川能源产业 高地,四川工程机械制造业基 地
中心城市
2009
泸州
泸州
宜宾
宜宾
宜宾
自贡
内江
内江
泸州
自贡
自贡
内江
在川南四城中,泸州综合竞争力表现并不突出,要实现城市 理想,亟需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Condition
条件
小结:城市理想面临的主要矛盾
如何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如何平衡区域竞争,获得最大化利益? 如何应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
人地矛盾、区域失衡、城乡差距和低效增长已经成为影响中 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