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 (17)(含答案解析)

人教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 (17)(含答案解析)

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 (1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0.0分)1.如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

据此回答1~2题。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 太阳B. 地球C. 行星D. 恒星2.《科学日报》称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一份特别报告:科学家称2012年地球遭遇了强太阳风暴袭击,太阳日冕层放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强磁暴。

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

据此回答4-7题。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A. A(光球)处B. B(色球)处C. C(日冕)处D. A(光球)处和C(日冕)处3.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

电池板可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和竖直方向旋转(上下移动),使电池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据图完成3~4题。

在下列城市中,太阳能发电量效果最差的城市是()A. 海口B. 拉萨C. 成都D. 乌鲁木齐4.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回答20-21题。

下列能成为“开普勒452b”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 天鹅座B. 太阳C. 恒星D. 星云5.如图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于2012年7月6日拍摄的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象。

据此完成7~9题。

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A. 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 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 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 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来自东方的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只出现在白天。

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B. 雷达本身的故障C. 外界杂波的干扰D. 太阳活动的影响7.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球、金星和木星齐聚天宇,在空中排成一条直线。

如图为该日“四星连珠”天文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关于“四星连珠”景观中各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木星距离地球最近B. 月球的体积最大C. 都属于类地行星D. 运动轨道均近圆8.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图1).图2为北半球某日(晴天)某地建筑东南西北四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回答7-8题.东南西北四墙面,爬山虎遮阳隔热效果最好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9.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

读下,完成题。

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0.2016年将发生3次月食.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A. B.C. D.11.2015 年7月24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在天鹅座宜居带发现开普勒452b,这颗行星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直径是地球的1.6倍,被称为地球2.0(图1)。

据此回答第1题。

天文学家认为开普勒452b宜居的理由不包括A. 光照条件相对稳定B. 物质组成与地球一样C. 与最近的恒星距离适中D. 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液态水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 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减作用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D. 图示区域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地下水13.关于图中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 需绕行自然保护区与历史文化遗址B. 沿线地区降水多,可施工时间短C. 开凿隧道多,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D. 沿线地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1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如图表示包括月球的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作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①太阳系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④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5.科幻大片《阿凡达》讲述地球人类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离太阳大约4.4亿光年)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类)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

据此完成4~5题。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A.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B. 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D.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16.依照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量日总量变化图如下,读图判断12~13题。

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是()A. 分别朝北、朝东B. 分别朝南、朝西C. 分别朝西、朝南D. 均朝北17.为探索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之谜,2018年10月20日日本和欧洲共同发射两颗水星探测器,预计将于7年后到达水星。

完成1-2题。

探测器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拍摄到()A. 彗星拖着彗尾B. 流星划过天空C. 行星飘满四周D. 火星掠过日面18.关于地球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地壳、地核、地幔三个圈层B.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C. 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所以又叫岩石圈D. 古登堡界面位于内地核和外地核之间19.我们仰望夜空,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宇宙的浩瀚,也不禁会对茫茫的宇宙、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产生许多的遐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

下列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和最低的分别是()A. 银河系和太阳系B. 总星系和太阳系C. 太阳系和地月系D. 河外星系和太阳系20.美国科学院的专家报告指出,2012年太阳将进入新一轮活动高潮期,届时太阳黑子活动将异常活跃。

美科学家担心,人类对将可能发生的太阳风暴准备不足。

据此完成6~8题。

据材料可知上一次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出现在()A. 1999年B. 2000年C. 2001年D. 2002年21.2019年11月14日,我国国家航天局在河北张家口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进行了火星探测器(暂命名:火星一号)的相关实验工作,并获得成功。

2020年,“火星一号”将发射升空,如图为首次公开的中国火星探测器“真容”照片。

据此完成1~2题。

“火星一号”运行后,其所在天体系统是()①地月系②太阳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A. ①②④B. ③④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据此完成24~25题。

22.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A. “磁暴”现象B. 极光现象C. 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D. 耀斑现象23.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①大气环流②金属矿产资源③地震④风海流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

据此回答4~6题。

24.“蓝月亮”应属于()A. 行星B. 恒星C. 卫星D. 彗星25.“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 行星B. 地球C. 恒星D. 太阳26.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与太阳距离太远B. 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C. 宇宙环境不安全D. 没有昼夜更替现象27.1月31日晚间,2018年第一场天文大戏如约登场,“超级月亮”“血月”“蓝月亮”三合一亮相夜空,而上一次见到如此奇景还是152年前的1866年。

如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围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8.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 煤、石油不属于太阳辐射能C.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所用能源D. 太阳辐射能是大气、生物、水、火山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29.如图,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13、14题。

此图反映太阳活动()A. 可以影响地球气候B. 发射的电磁波会扰动地球大气层C. 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影响中高纬地区树木的生长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3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

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

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

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______。

(3)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环境向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A, 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3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德国在非洲北部的沙漠太阳能发电项目已运行5年,该项目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太阳能电站,满足了欧洲约15%的用电需求,其余供应电站所在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