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原因续
南亚:历来是印巴冲突地区,目前印巴开始和 平,印巴建立了输油管道。战略互信。 中国同印度改善关系促进了印巴关系的改善。 2003年印总理在北京讲西藏是中国的领土,中 国也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部分。印度也承认中 国的改革开放比印度搞得好,有可能建立南亚 合作组织。 以中国为轴心的次区域网络为中国提供了一 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 多边是大舞台。
2中国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美国的中东战略对中国有利 西方盟国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裂痕这种分裂将是 长期的:(1)经济利益冲突 欧元与美圆冲突 世界货币储备美圆占80%,欧元占10%,而欧 洲的GDP占30%,货币储备应增加20%份额 2000年欧洲对美国的投资下降了30% (2)新欧洲与老欧洲矛盾
(一)和平崛起是一项国家战略
2003年1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中国选择的 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强调中国的发展 “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12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毛 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 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领导人的讲话,标志着“和平崛起”正 式成为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二.中国是否存在一个50年的战略机遇期
美国是否以中国为敌,力量投放是否对 准中国 能否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经济增长是 否具有可持续性 周边是否有敌对大国、能否化解冲突与 矛盾。印、朝、二等地区大国关系 台湾 以什么方式,多少时间解决
1 美国近期不会以中国为敌
世界主要焦点 2000以来世界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在中东地区 美国的单边主义与恐怖主义矛盾(大中东 北 非——巴基斯坦) 巴以矛盾 阿拉伯世界亲美与反美 石油控制权 大国利益冲突
续
E、中美洲出现了台湾外交基石的动摇。 F、用国际组织压“台湾”。国际组织都 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利用 WTO 迫使台湾 开放市场。G、东亚运动体没有台湾的地 位,台湾要加入只能是非主权经济体。 H、全世界华侨在所在国影响大。
三影响中国外交战略实施的国内因素
1、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改革进程;政治稳定;台湾问题 2、次要因素 快速都市化,到2050年城市人口80% 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扩大 下一代人不同价值观和观望 腐败
2005年的12月份发 表《中国和平发展的白皮书》。
(二)和平崛起的内容
第一,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发展自 己并维护世界和平。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第二,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依靠国内市 场,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 开放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同世界一切友 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第四,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长期过程。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 胁任何人。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多方面的 长期发展过程与趋势。靠开放价值与制度体系 的形成和中国自身的发展
日本民主党党首 前原诚司
一.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崛起”
背景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 “中国和平崛起”首次在2003年11月3日 提出,时任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的郑必坚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 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郑必坚认为,在 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只能选择奋力和平 崛起,即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 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这一论题是包 括郑必坚在内的20多位中国学者针对国际上 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经 过近一年的研究而提出的。
美国不能撤出伊拉克:
国际恐怖主义在伊拉克结成新网络;在伊拉克 建立民主政权做不到逊尼派老萨派,什叶派伊 朗支持反美;伊拉克石油不能控制在美国,战 争的目的就没有达到。相对应的三大矛盾:巴 勒斯坦问题小布什2009年建国。伊朗矛盾(带 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美这三点无赖 的标准)同沙特的矛盾更难解决, 9 。 11 后沙 特与美国关系恶化(21个19个是沙特人)沙特 占世界石油 20%,沙特开采石油成本低。伊拉 克12%、伊朗8%。成本伊拉克2美圆,沙特0。 8美元,伊朗最高。与恐怖主义的矛盾。
原因续
中国将东北亚六边会谈长期机制化,有利于台 湾问题的解决。历史上甲午战争和朝鲜战争都 失去台湾,半岛的和平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中亚、南亚、在中国努力下走向和平:上海中 亚合作组织以中国城市命名。成立之初解决边 界问题(苏联解体后遗留下的边界问题),后 来双方军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安全机制,边界 透明化;反毒、反恐、经济上互惠互利,最终 形成了安全、经济、军事合作的国际组织。北 京建立秘书处。联合开采石油 油气合作,蒙古、 巴、印度阿富汗都要求加入。
4、台湾问题
未来4、5年是海峡风险期 周边和平与 海峡不稳定,短时段危机 红线:台湾就统独问题公投;台湾修改 宪法中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国号 为台湾共和国。
制造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变化,对 台湾不利的国际环境:
A 、利用 美国制止台独 B、日本右翼支持台独,但日本有求于中国,日本参战 对日本不利,取决于《美日安保A、美国受到全球战略 牵制,不需要 4 、 5年内受台独牵制。美国的全球利益 与台独不一致。中美共同合作遏制台独。 97 年提出共 同利益到目前实质内容。 条约》“中日不战”。 C、美国在亚洲的盟国不支持台独。澳、新、韩,美国 在亚洲没有集体安全“北约”。中国去年钢产量2亿万 吨。美、苏、日曾超1亿吨 D、欧盟在武器上突破,解除武器禁运,哪怕是姿态性 的,都能使俄出口的武器更先进,美国也会给中国更 多的军民两用技术。
第四讲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中国威胁论
• 2005年12月8日,日本最 大在野党——民主党党首 的前原诚司出访美国 • 在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 研究中心发表题为《民主 党的蓝图》的演讲 • 演讲不仅阐述了民主党的 外交和安保构想,还危言 耸听地说,中国军事力量 的增强和现代化是个“现 实威胁”,日本必须采取 坚决措施,“抑制中国的 膨胀”。
(3)中国争取欧盟买武器 (4)价值观不一样 美自由市场,欧洲自由社 会主义
3 、亚洲地区出现了以中国为 中心的地区力量结构
原因10年来中国经济在亚洲地位发生了很大变 化 90 年代平均增长 9 、 6% ,浙江 20% 、江苏 17% 日90——2000年平均增长低于1% 亚洲 97年6%由中国带动的 2003——2004日增长3%中国带来的。小泉说: “中国是机遇不是威胁”。邻国同中国都是顺 差。 97 年韩国外汇储备为 0 ,向中国开放 2000 年恢复800亿。今年投资韩与日持平。 安全上中国给韩国带来和平,说服北朝鲜不战。 文化上承认来自中国八卦国旗,清朝以前官方 文件是中文。韩国认为“亚洲认同就是中国认 同”。东盟 10+1 的取得是中国农产品实行 0 关 税的结果,2010年中国由两个市场变为一个市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