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精选2019.5(附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精选2019.5(附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2019.5一、2008年台州市(二)(12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3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答:(三)(9分)戴震难师段玉裁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日.数千言不肯休()(2)相去.几何时矣()(3)师无以应.()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3分)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25.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3分)答:二、(2014荆门)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钓鱼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之濠上也。

”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注】①意:意愿,愿望。

②奚:怎么,哪里。

10.(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是鱼之乐也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①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安得广厦千万间C.①神变则鱼逝矣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D.①子意乎鱼,目乎鱼②目似瞑,意暇甚11.(3分)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12.(3分)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3.(4分)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划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2) 子固非鱼也( )⑶鲦鱼出游从容( ) (4) 是鱼之乐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4.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四、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与《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皆若空游无所依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 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

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

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皆若空游无所依若为佣耕B. 日光下澈下视其辙乱C. 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也D. 不可知其源安陵君其许寡人2.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A. 全石以为底 B. 山峦为晴雪所洗 C. 是鱼之乐也 D. 行者休于树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②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甲】【乙】两文中划线句子都提到了乐,联系文章内容,分别谈谈你对两文中乐的理解?(3分)六、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或谓惠子曰()(2)欲代子相()(3)非梧桐不止()(4)于是鸱得腐鼠()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

4、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腐鼠”分别比作什么?这说明庄子是个怎样的人?-------------------------------------------------------------------------------------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做宰相) B.非梧桐不止(停止) C.子固非鱼也(本来) D.请循其本(顺着)7.选出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惠子恐于是鸱得腐鼠 B子知之乎是鱼之乐也 C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 D游于濠梁之上发于南海8.翻译句子。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①《惠子相梁》中,庄子以鹓雏喻___________ ,以鸱喻惠子,以腐鼠喻相位,表明庄子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巧妙地偷换概念,将惠子的质疑——“你怎能知道鱼儿快乐呢?”解释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轻松化解。

他认为鱼儿快乐,其实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10.庄子是__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节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_____ ⑵请循其本。

循:_____ ⑶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本文中,应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

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 ,惠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