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读)主备教师:复备教师:审核人:一、内容分析《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普通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并在对比中歌颂了新中国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是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二、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学情分析对于春节学生并不陌生,而且老北京的春节和我们河南的春节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有兴趣,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困难。
学习本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说出北京春节期间不用时间的不同习俗,体会春节的热闹、喜庆。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作者的表达顺序,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北京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4.默读课文,分清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二、学习方式:自读感悟小组合作质疑、讨论、交流三、评价方式:习题检测口头交流四、评价样题文章以( )为经线,以( )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详写的是( ) 、( )、( )、()四个部分。
北京的春节三个高潮是()、()、()。
五、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导学流程1.读通课文几遍,划出四字词、生词,并抄写两遍。
2.回答: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收集春节对联。
5、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与课文中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众多的节日里,春节是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
说说今年春节你都是怎样过的?交流收集的对联,(生交流)老师也带来一幅对联: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生读两遍。
不同的地方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今天,咱们就走进老北京,去看看那里的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板书课题)二、交流自学成果1、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根据意思写成语:(1)、挂起灯笼,系上彩绸。
()(2)、所有的事物都焕然一新。
()2、检查读书情况,交流预习: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填写表格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
与小组对比,看谁顺序是对的。
全对得的星星(“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4、这么多的事情作者是怎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三、小组互助学习1、在这么多节日里,你感受到北京人的春节时候(热闹的,是忙碌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和小组同学分享学习提示:划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交流:从中感受到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从中品出怎样的年味?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一)腊八节:1、在腊八节老北京人都干些什么?(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八蒜的特点: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出示课件)师:“色如翡翠”(强调)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有什么好处呢?形象生动师:老北京的蒜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味道也很有特色,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色味双全。
(二)小年:你从哪些词能够看出孩子们兴冲冲渴望过年的心情?(三)除夕:本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到了除夕可真热闹。
师:下文都是紧紧围绕这一句写的,这在结构上叫做——总分(板书)师:文中哪些语句围绕着中心句体现出老北京的除夕节是热闹的?生:家家敢做年菜……(课件强调)。
师:谁来读?读出除夕的热闹,此时,咱们似乎听到了那一声声彻夜不绝的鞭炮声,似乎看到了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不时还能闻见从远处飘来的扑鼻饭香,说不定大家还能看见急冲冲赶着回家的行人呢!这些人为什么要“必定”(强调)赶着回家呢?师:是啊。
除夕之夜,合家团圆、欢声笑语,来,孩子们,看着大屏幕齐读本段。
让我们共同期盼新的一年的到来。
(生读)(四)初一:1、“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一点也不相同师:作者为什么说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呢?生:除夕人们在家而大年初一走出家门拜年;师:除夕人们忙着做年夜饭,赶着回家而大年初一人们则悠闲的逛庙会、看美景……多自在。
来,喜欢过大年初一的孩子们咱们拿起课本来一起读。
(五)元宵节师:(出示课件)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课件图)同学们,元宵节上就只有这几种灯吗?还有么?细心的同学咱们可以看看标点符号。
生:还有。
因为有两个省略号。
(弹出省略号)师: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灯(课件补充)。
可见抓住标点符号也是理解文章的好方法。
谁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说说元宵节上还有什么灯?经过你们这一描述。
此时的老北京已经变成了灯的海洋!读出你的开心。
五、总结,推荐作业:今天咱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感受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我国民族风情各异,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春节习俗,在课下查查资料,咱们在下节课共同交流。
六、检测评价,反馈矫正,在反思提升中收获快乐。
1.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对照学习目标,我给自己的评价是:目标1:非常棒好一般目标2:非常棒好一般2.反思总结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我还需要提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八、导学反思第二课时导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2、走进作者详写的部分,能用自己话说说北京春节的习俗。
3、说出文章运用的表达方法及这样表达的效果。
二、学习方式:自读感悟小组合作质疑、讨论、交流三、评价方式:习题检测口头交流四、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导学流程1、有感情自由朗读课文,从哪里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他是怎样表达的?(引导学生从老舍的语句表达中找体味,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
”等。
分析这些句子,老舍是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语化”语言之中,从而表达他对年文化的热爱。
⒉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老舍的语言风格:(课件出示)(1)北京韵味。
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2)通俗明白。
如“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3)幽默诙谐。
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作者是怎样描述春节这一民俗的,你是从哪个方面理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如从腊八写到正月二十九,是从时间顺序来描写,而除夕、元宵写得特别详细,体现了有详有略的写法。
)总结用幻灯片显示:一是按时间顺序有条有理地写春节的(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九);二是有详有略,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除夕、元宵节)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这样写使我们对灯火通宵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⒋希望同学们以后写作文也可以用时间顺序和有详有略的方法来记事。
三、学习“阅读链接”,对比学习(出示课件)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
梁实秋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斯妤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四、总结,布置作业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回家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
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年轻一代摒弃繁文缛节,不太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五、检测评价,反馈矫正,在反思提升中收获快乐。
(本环节结束时应安排以下内容:1.自我评价对照学习目标,我给自己的评价是:目标1:非常棒好一般目标2:非常棒好一般2.反思总结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我还需要提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爆竹烟火酒肉香味悠闲娱乐热闹喜庆团圆祥和七、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