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每日一题精编-涎流冰课件

高三地理每日一题精编-涎流冰课件


涎流冰形的危害
1.阻断交通,威胁行车安全。 2.破坏桥涵结构。 3.破坏路面结构。 4.冲毁路基。 5.路基翻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涎流冰形的防治
1.加强勘察和现场调查工作。 2.线路绕避措施。 3.抬高路基,减少挖方。 4.设置挡冰墙和聚冰坑。 5.加强地下水排导措施。
山谷南侧边坡底部常见涎流冰。下图示意西伯利亚布鲁斯南侧边坡 水文地质剖面和2018~2019年布鲁斯气温和积雪深度变化曲线图。
(1)说出该地地表积雪对涎流冰形成的作用。(4分)
(1)作用:暖季,地表积雪融化,下渗补给地下水,为涎流冰的 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源;
冷季,地表积雪具有保温隔热作用,使地下水不完全 冻结,保证地下水能够正常流动。
高三地理每日一题精编
地理小 知识
涎流冰
涎流冰
涎流冰是寒冷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现象,是指居间不冻层地下水从 地表裂缝溢流后,受低温影响冻结而成的积冰体。居间不冻层是永 久冻土上方冬季也不会冻结的含水层。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布鲁斯 (61°20′N,129°04′E)是涎流冰多发区,在布鲁斯东西走向的细长
(2)分析冬季该地涎流冰的形成过程。(6分)
(2)冬季居间不冻层水体受地形坡度影响流向边坡底部;冬季 (地表土层冻结,使居间不冻层变成承压含水层,压力增大促使) 地下水从地表裂缝溢出;冬季寒冷漫长,溢出的地下水冻结,形 成涎流冰。
(3)近十年来,该地年均温升高导致涎流冰面积扩 大,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3)年均温升高,加剧了多年冻土融化,释放出更多的地下水, 为次年涎流冰提供充足的水源,有利于涎流冰面积的扩大。
涎流冰形成条件
1.水源条件:较为丰富浅层地下水。 2.寒冷的气候:形成多年冻土或季节性冻土,有利于增加 浅层地下水的水压。
3.地形条件:具有汇集和储存地下水的地形。一般为山前 斜地或洼地。 4.覆盖层条件:植被丰富的地方,地下水资源丰富。冬季 地表冻结后,地下水水压增大。积雪覆盖厚的地方,由于 积雪的保温作用,地表冻结晚,地下水承压容易在此处突 破,形成涎流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