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车间安全管理制度车间主任职责1、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2、领导本车间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指示、决定和各项安全措施,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对新工人(包括复工、换岗、培训人员、临时工等)进入车间,应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方能分配岗位工作,并通知班长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的安全教育。

4、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使职工自觉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掌握发生事故的规律。

5、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必须负责布置安全工作,切实做到管生产管安全。

6、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设法改进。

7、听取职工劳动安全建议,及时提出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项目,经厂(公司)领导批准后,负责实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8、机械设备及危险部位的地方,凡应该装置防护设备的均应有防护装置,并须完备良好,对防护或防护不善负主要责任。

9、发生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必须维持现场,立即报告,负责查明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付诸实施。

10、督促检查职工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生产组长职责:对班组劳动安全负责,其具体责任是:1、在布置生产工作时,切实布置安全工作,对危险性较大工作要亲临现场指导或监护。

2、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经常注意和制止工人冒险或违章作业。

3、经常组织工人进行作业环境、机械防护、安全用电、登高作业等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采取临时措施。

4、经常教育和督促工人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设备,并对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加以管理,使其保持完善良好。

5、做好新工人以及非同工种调动的工人、工伤病愈复岗工人、临时工等进入现场安全教育,并指定专人指导其工作。

6、发现工伤事故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厂(公司)领导汇报,并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

生产工人职责1、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不违章作业。

2、每日做好对生产岗位、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装置及其附件在内处于良好状态,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本人不能处理的应向组长或厂长(经理)汇报。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安全装置,对不使用防护用品及不妥善保管设备装置所引起的事故负责。

4、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感,互相联系,互相督促,发现他人冒险或违章作业应予制止或纠正。

5、直接发生或看到事故发生,应及时报告,并对发生事故情况如实反映。

二、安全生产教育制度1、新工人入厂(包括培训、调入人员、临时工等)必须经过厂(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和考核。

(一)厂(公司)级教育:新进厂职工应进行入厂(公司)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一般安全技术规程。

过去典型事故案例,并经测验成绩合格者,由负责教育人填写三级安全教育登记表分配到车间。

(二)车间教育:新工人到车间后,由车间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进行教育。

教育内容:车间安全制度,劳动纪律,危险区域,本车间重大事故教训,由教育人在教育登记表签字。

新工人分配到班组。

(三)班组现场教育:新工人到班组后,由班长或安全员进行现场教育。

教育内容:所任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工具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护保险装置),班长教育后在教育登记表上签字,然后本人通过三级教育,写上自己的感受,签上自己的名字,送交安全管理部门存档。

2、新工人未经厂(公司)级教育,车间有权拒绝接受,同样,车间未经教育班组有权拒绝分配新工人工作,否则发生事故由违反“本制度”者负责。

3、凡是职工进行跨车间调动,必须重新进行新车间和班组两级教育,然后方可分配工作。

4、凡车间内部非同工种工作调动的职工,在进入新的班组工作,新的班组长必须对其进行班组教育,经教育后方可参加实际操作。

5、工伤复工由车间主任进行复工教育,要重新学习安全生产责任制、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一般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

6、对分配从事车、刨、铣、锅炉、电焊、电工、吊车及厂内机动车辆驾驰等的操作工人,应指定师傅负责培养,直到能独立操作为止。

除车、刨、铣外,特殊工种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领有操作证方能独立操作。

7全厂干部、工人均应接受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及本厂(公司)的有关各项安全制度。

(2)上级颁发的指示、通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材料。

(3)检查内部存在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8、各级干部必须处处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职工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人必须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十条规定1、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冒险作业。

2、工作前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检查设备及作业场地,做到安全可靠、文明生产。

3、不准擅自开动别人操作的机械、电气开关设备。

登高作业应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并有专人监护,防止坠落,严禁向下乱抛工具和设备零件。

4、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信号标志、仪表及指示器等不准随便拆除,保持齐全有效灵敏可靠。

5、机器设备停机检查或修理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取牌人,应是挂牌人。

开车时应先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发出信号,听到回音后,才能开车。

6、多人操作及起重搬运要统一指挥,密切配合,不准超负荷使用机器设备。

7、厂区除指定地点外不准吸烟,在易燃物品附近严禁烟火,非电气人员不准装拆、修理电气设备。

8、工作时思想集中,不准打闹、赤膊、赤脚、穿拖鞋和高跟鞋。

9、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抢救受伤职工,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

一般安全技术规程一、环境和工作场所1、各通道上不准堆放障碍物,应保持畅通无阻。

2、厂内不准骑自行车,进厂后自行车必须在停车棚内依次停放。

3、生产区各通行道、仓库、车间等,严禁吸烟。

4、工作场所和通道应有足够照明,门窗等透光和高热处、机器传动部位、电动机与蒸汽管上不准烘烤衣服等杂物。

5、工作场所内的沟、池、平台,必须加盖加栏,修理完毕,应立即装好。

6、各种生产用料,应集中妥善放置,以不影响操作和通行为原则,凡影响人身安全或操作的废旧物料、另碎杂物应及时清除出车间。

7、注意通道上面的危险标志和警告牌,不准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8、机器上的一切防护设备应保持完好,牢固有效,除停机检修外,不得任意拆除。

9、露天跳板积有霜雪、薄冰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否则不能使用,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二、工作前1、必须要有足够的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凡是酗酒者不准上班。

2、认真做好接班工作,充分了解工作内容与方法。

3、工具、设备与操作环境应详细检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操作。

4、从事危险作业或接触有强腐蚀性物品,必须使用完好的防护用具。

5、必须熟记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工作时1、必须合理使用本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停车卸下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在开车前恢复原状。

3、工作服应紧身,行动方便,不可飘荡,留有长发女工必须把长发戴在工作帽内,不准穿长服和长裙工作。

4、非专职范围内的一切机械、电气设备不准乱动,本专职范围内的一切机械、电气设备也不应让别人随便乱动。

5、必须集中思想进行工作,不准谈笑、打闹玩笑和随便离开工作岗位,不准赤膊、赤足、穿拖鞋和高跟鞋工作。

6、共同作业应紧密联系,必要时应有人负责统一指挥,发现别人违章操作或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加以制止。

7、传递工具不准乱抛,必须送到对方手中或放在身边。

8、钉板等容易伤人的物体,不可随意乱放。

9、不要从高处或楼上向下扔任何物件,如工作需要往下扔时,必须有人在下面监护。

10、不要依靠或坐在任何危险区域或机械旁边的防护栏杆、防护罩上,不准坐在高处窗户围栏上。

11、拆堆卸物,必须从上而下,从外到里,不可中间抽拔。

12、在潮湿、易滑的地面上作业,事前应采取防滑措施,注意滑跌。

13、别人正在工作如有可能危害自己安全时,不可去靠近。

14、撬棒撬物,接触点必须生得牢固,以防施力时打滑。

15、各种桶(罐)、池(槽)、地井、地沟等口部盖板不准随便打开,如因工作需要打开时,必须设标记、照明,并用物件拦好,工作完毕及时盖好。

16、进入地沟、地井或各种池、槽等容器内工作,必须先采取安全可靠措施,并有人监护,监护人不准离开现场。

17、各种受压容器,在承压情况上不准敲打、碰撞、检修,非专职人员不准触动。

18、不准在吊动物件下面站立和通行。

19、电焊作业时,他人不得靠近,直接用眼睛注视电焊弧光,以防被电弧刺伤。

20、凡与上下工序有联系工作,必须事先联系或发信号(打警铃或指示灯)得到回音后方可作业。

21、不要使火花或工作中产生的火花与易燃品或乙炔瓶、氧气瓶接近,以防爆炸伤人和引起火灾。

22、注意危险标志,严禁冒险作业。

四、工作后1、工作环境应做好清洁工作,工具、零件、杂物收拾好,下班后不继续生产,必须切断电源,熄灭火种。

2、做好交班工作,有关问题向接班人员详细交待清楚。

五、机械部分1、在机械传动部位工作,服装必须做到“三紧”(即腰、袖口、裤脚),不准穿长大衣和围围巾工作。

2、机械在运转中,不准用手摸转动部位,不得将身体伸入传动部位内探取物件,不准在无防护设施的传动装置上跨越或机械空隙处穿行。

3、运转中难于加油的摩擦部位应停机加油,凡传动部位检查、修理或清洁工作等必须停机进行。

4、停机检修或搞清洁工作时,在该机的主控开关挂上“正在修理,不准开动”的警示牌,工作完结收回警示牌时,应由原挂牌人自己收回。

5、机器开动前,必须先进行检查或联系,确知无人在危险区后方可开车,开车前应发出信号。

6、因工作需要拆下的防护设备,在开车前必须恢复装上,否则不可开车。

7、机器在运转时,发现辊筒、轴上面绕有损纸等物,不准用手去处理,必要时停机处理,各种车床、钻床等运转时,严禁戴手套操作。

8、上、卸皮带必须停车进行,不准用电动机转动办法上、卸皮带。

9、停车上皮带,手应贴住进口的后边用手掌进行,卸皮带的手不可距进口太近。

10、长或阔的皮带,上皮带时,应用绳缚住后搬动皮带盘来进行。

11、打皮带腊应在出口处打,加松香时不可离进口太近,应放在纸板上去加。

12、凡是一切活动的地轴、辊筒、输送带上面不准站立或坐、睡。

13、机器在切断电源后尚有惯力,不可用手或脚去制止。

14、有精神病史或患精神错乱病者(如癫痫病),不准在机器传动部位作业和电气作业。

六、电气安全1、非电工不得拆装和修理一切电气设备。

2、任何电气设备与工具的金属外壳,均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否则不可使用。

3、新增或临时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由电工教会操作人员使用方法后才能自行开动。

4、一切电气设备周围要保持清洁,用水冲洗地面时,不准使水洒落在电气设备上或用湿布揩擦电气设备,所有供电线上禁止挂任何东西。

5、一切电气设备或工具如发现漏电或损坏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电工检查。

6、一切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的措施,使用时要戴橡皮手套,并在地上垫好绝缘垫子或用好触电保安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