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中国之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楼主:江海明月升时间:2013-03-15 15:55:00 点击:7060 回复:157 时间:2013-03-15 15:55:00 点击:7060 回复:157 十万座水库,把一条条奔腾流淌的河流给截成一个个点的“死水”,割断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造成辽河黑河塔里木河永定河洛河渭河汾河大夏河黄河汉江丹江岷江九江嘉陵江……断流;七大水系,五大都陷入半死不活,濒临枯竭,只有长江和珠江还没有断流,如果各水库再不给河水自由、让水循环重新进行,三五年之内,长江珠江水系也会濒临死亡。
十万水库,生生把中国从世界第四的水资源丰富国家变成“缺水中国”。
从1957年第一座大型水库开始,短短60年间,全中国的地表和地下水减少了一半以上。
这是人祸,不是天灾。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任何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回忆或调查一下自己的家乡是否出现了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的状况,而这些状况是否是在当地或邻近上游地区修建了水库或水坝之后才发生的。
有一个常识,叫“前车之鉴”,易经叫“同象同源”,现代语叫“历史总是相似的”。
就是把现状(象)与历史上类似的情形(象)比较,就能推出将来的结果。
我们直接看发达国家水库建造的情形,看同类的“象”:1.美国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
1936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
从法律和水文意义上来讲,过去科罗拉多河是世界上调控得最好的河流。
1922年,大坝建设的前夕,流域内的7个州签订了第一份水资源分配协议。
并以佛里站的年径流量为基准进行水量分配,当时计算的年平均径流量为215.8亿立方米。
但自分水协议签订以来,河川径流一直在减少,年均径流量只有160亿立方米。
现在,过度的水资源利用已经使曾经生机勃勃的河口自1993年以后就没有再看到河水,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海水入侵。
(这是关键:从大坝建设开始,河川径流一直在减少,导致世界上最优秀的分水协议根本无法实行。
)2. 由于科罗拉多河干流流量较小,落差不大,水能资源不很丰富,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各支流上。
到目前为止,只集中在各支流上进行了开发与利用,干流开发得较少。
干、支流水库总库容约为872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超过524万千瓦。
(这大概就是它还没有像黄河一样断流的根本原因了。
)3. 最近,有关科罗拉多河水的分配,再次在美国西部7个州引发一场争论。
事实上,这场争论因水短缺而起,因水短缺而分歧严重。
(看看其激烈程度,和我国现状倒是完全一致的。
)4.科罗拉多河的水质恶化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遭受严重影响的是位于河流最下游的墨西哥,近20多年来,由于上游水库拦截,使墨西哥境内科罗拉多河水量骤减。
(上游建水库,下游会干旱,这在全球已是常识,为了那水电,付出的代价是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等的干旱和逐步沙漠化,时间不用长,20年足矣。
)。
5.科罗拉多河-大汤普森河调水工程于1938年开工,1959年完工,每年可调水3.8亿立方米。
该调水工程建有水库10座(总库容超过12.25亿立方米)、泵站4座、发电站7座。
经多年运行,该工程实际调水量为2.84亿立方米。
(也和我们一样,水不够了,搞个南水北调,拆东墙补西墙。
注意,不知是数据错误还是什么,怎么调了n年的总量还没到一年的设计量?)6.密西西比河。
吸取了科罗拉多河的教训,密西西比河上几乎没大型水库(百度百科没查出来)。
倒查出美国1990?全面启动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和河流恢复工程,其中,耗资上亿美元用于堤坝拆除,河道内生态环境恢复。
(密西西比河还经常洪水,造成几十亿美元的损失,以美国的能力难道建不出一个埃及阿斯旺大坝级别的水库来防洪吗?可人家就是不建。
)挪威。
再看看专家们言必称的挪威。
1.挪威境内每年降水形成的能量约为5000亿kW?h,其中有1500亿kW?h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有1000亿kW?h已经或正在开发,剩下的可开发部分有一半将因为环境原因不再开发。
(挪威的水电发展肯定是全欧最高的。
也就66%左右,不知发达国家水电利用率80%以上哪来的?要么欧洲国家的河流实在太少,开发一点点的电力就已经达到了80%的利用率?)2.1960-1990年是水电大发展时期。
60~70年代,小电站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其原因是当时公众反对修建新的大电站。
1960年左右,挪威议会就是否不对一些河流进行开发展开了辩论。
这场辩论导致了人们对有关河道内在质量和价值更多的关注。
到1993年,作为这场辩论的结果,大约320条河流得到了永久保护,不允许用于水电开发。
所有以前未开发的地方,也不再建新的水电站。
(挪威有4000多条河流,约10%根本没开发,而中国境内几乎已经没有一条不被水库和水坝截断的河流,黄河与长江这两大主脉也被拦腰切断。
我们的水电利用率还只有25%?也许更合理的解释是“永远不要问理发师是否需要理发。
”)4.水和能源紧密相连,这是挪威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电力生产几乎全靠水电。
饮用水供应也是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重点,但是由于水源非常丰富,因此一般来说,满足所有用水目的不存在问题。
(这句话的出现很奇怪,难道他们也曾经差点闹水荒?)5.按目前的标准来看,挪威的绝大多数电站属于小电站。
挪威宁肯降低水位,也尽量避免大规模移民,至今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水库移民。
(这大概就是挪威没有水荒的根本原因了)6.对于微型电站,目前正在向集装箱式发展,即将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和开关站组装成一个集装箱,然后直接将其安装在准备好的基础上与引水管相连即可发电。
(是否是以前水车的翻版?既利用水能,又不影响水流动的“势”。
)德国。
拜思韦尔克水电公司(BWK)是拜恩韦尔克电力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司)的一个独立子公司,它管理着伊萨尔河、因河、多瑙河、莱希河和美因河上106座水电站。
在这些电站中包括著名的瓦尔兴湖(Walchensee)电站,它是巴伐利亚内战期间电力供应的骨干,瓦尔兴湖作为该电站用水调节的一个天然水库,位于巴伐利亚境内的阿尔卑斯山上。
遗憾的是,即使作为水电行业的一个标兵,由于市民提出的恢复伊萨尔河水位这一要求,使得该电站于1990年(即瓦尔兴湖电站75周年)减少发电6000万kWh。
(可见,电站的建设后,河流水位会降低。
降低多少,取决于水库规模。
大型水库,直接就断流了。
这就是德国各州电力主管部门也反对兴建大型水电工程的原因。
)结论:西欧的水电站基本建于1970以前,多为日、周排水型,都属小水电范畴。
河水流量的减少一定是有的,否则公众不会那么反对,但都没有严重到断流的程度。
从1950年开始,欧盟着手改善水质,从1990年开始欧盟、美国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河流及流域的生态恢复上,开始拆水库水坝,未来20年美国将恢复60万km的河流或溪流。
德国称为“河川生态自然工程“,日本称为”近自然工事“或”多自然型建设工法“,美国称为”自然河道设计技术。
我国建有的水库大坝快十万,其中三成无水,七成死水。
其实,推动一千瓦时的水轮机发电机组只须每秒十立方米的垂直落差活水流量就行。
而流入桥墩水洞口推动水轮机发电机组的活水只有三峡库容的千百万分之一,利用率微乎其微。
库容量达到百亿立方米的三峡死水又有什么用?航运?灌溉?输送?发电?(笔者不是水电专家,如果这段属实,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欧盟美国在没有建新的水库,老水库库容都很小的情况下,水电量反而略有增加。
)苏联苏联人对待自然的狂妄自大和对科学技术的盲目迷信已造成了使咸海消失等巨大的生态灾难。
中国。
黄河。
三门峡水库,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库容162亿立方米。
青铜峡水电站,1958年8月开工,库容为6.06亿立方米。
刘家峡水电站,1958年9月开工兴建,库容57亿立方米。
盐锅峡水电站,与刘家峡水电站同日开工建设,库容2.79亿立方米。
八盘峡水电站,1969年10月正式开工,库容0.49亿立方米。
龙羊峡水电站建设从1976年开工,1987年投入使用,库容247亿立方米。
从1972开始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此后年年断流,断流从下游蔓延到中游,上游。
2001年,黄河源水电站建设,2003年,黄河源头断流。
(从水电站建成到断流,最长15年,最短3年。
)长江。
1. 葛洲坝水利枢纽1971年开工,总库容15.8亿立方米。
(葛洲坝建以前,南水北调喊得很凶的,建好后,低调多了,无它,长江的水也少了。
)2.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水量丰富,年径流量900多亿立方公尺,为黄河的两倍多。
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1/5。
在建和已建的水电站共有15座。
从各水电站建设起到岷江断流不超过5年的时间。
(德国建106座,河水都没断流,我们15座就断流了,区别关键在库容。
)3. 三峡水电站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各支流几乎全部断流,洞庭湖成草场,都江堰后3000年风调雨顺的四川第一次干旱。
如果,长江上游的三江源地区再兴建50座水电站。
10年之内,长江断流,湖泊干涸,江南不复存在。
其实,拿数据,那才是铁证。
三峡1994年动工,2003年开始蓄水,选取上下游各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做比较就一目了然了。
同时,再比较历年各湖泊水位,各城市地下水水位。
不用水电专家,是个人都能看出,修建水库后,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量都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我们看看黄河的数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径流渐变小:20世纪6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半多。
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修建水库,尤其是大型水库的行为严重阻碍了水在生物圈的循环流动,显著减少河流流量,甚至使河流断流,这点,中外一样,古今一样(楼兰古国的消失、现在中东的生态环境)概莫能外。
@青藤雪个1楼2013-03-15 15:58:51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就没有再断流过了。
黄河水现在很清。
不知道你现在去过黄河边没有。
我半个多月前去过。
-----------------------------是的,黄河近十几年都没断流。
原因有三个:一是植树造林,有效。
二是减少了新疆、宁夏的农业耗水量。
三是减少了各城市的取水量,不足部分由抽取地下水补充。
但黄河、包括各支流年径流量始终是减少的趋势,没有改变过。
现在是在等死,就看地下水能撑多久了。
我们来看一下专家们的解释:1.气候异常,降雨量减少。
无论是当年讨论黄河断流的文献,还是现在长江流域干旱,支流断流、云南即将变成沙漠的文章,无一例外,首先归罪大自然。
现在更奇葩,竟然归罪到太阳辐射、太阳黑子、间冰期、大气层透明度等。
关于水库建设和干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