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化组织

模块化组织


西方学者研究方向
模块化的 基本理论原则
模块化思想在 企业中的运用
模块化思想能为 企业带来的优势
一、模块化的基本理论原则
1、模块化的设计规则
(1)系统设计规则 是界定模块之间关系的规则,由结构、界面和标准三个部分组成。
① 结构——确定哪些模块是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② 界面——详细规定模块如何相互作用,模块相互之间的位置如何安
❖ 周鹏(2004)根据企业之间实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大小, 将组 织模式分为核心型企业网络组织模式和分散型企业网络组 织模式。
❖ 雷如桥等(2004)将适应模块化产品设计、制造的组织模式 归纳为一体化的企业组织模式、核心企业协调下的网络组 织模式和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
一体化组织模式
❖ 一体化的企业组织模式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模块化产品的 设计、制造和组装。模块在设计、制造之前,企业的系统 设计师负责确定系统的设计规则。各模块的设计、制造部 门在系统的设计规则约束下确定个别的设计规则并独立开 展各自的活动。系统设计师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自 上而下单向流动的,各部门没有信息反馈给系统设计师。 各部门的模块设计活动开始后,即使系统环境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也只有系统设计师有权决定改变系统的设计规则, 各部门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决策的权力。
模块化的基本理论原则
3、模块化程度的决定要素
• 系统的协同专一性:指系统中某特定部件与其他部件组合在一起时 所能发挥的功能最强。系统的协同专一性程度越高则系统的模块化 程度越低。
• 投入多样性:指构成系统的零部件有多种不同的替代,并且不同替代 零部件的组合能形成不同形态的产品和服务,存在明显的 “替代经 济 ”。决定系统模块化的最大程度。
模块化组织
Contents
模块化基本理论 模块化思想在企业中的运用 模块化思想为企业带来的优势
模块化组织的研究发展 模块化组织模式的类型 模块化组织的竞争优势和限制因素
模块
模块是一个有关系统方面的概念,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 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 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 其中,将复杂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 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行为称之为 “模块化分解 ” (modularization disaggregated) ;把按照某种联 系规则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统一起来构 成复杂系统的行为称为 “模块化集成 ” modularization recombined)。 模块化思想最初是应用在技术设计方面,目前,被广泛 应用于组织设计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上。
企业模块化的驱动因素
三、模块化思想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研究学者
Gershenson 等
研究角度 产品设计
U lrich Tung
产品生产
Sosale等
产品功能
企业优势
①使企业有效控制产品设计或组织设计的改变程度,从而 增强企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允许企业有充足的信息 之后再确定设计思路而不会影响整个产品或组织的设计 流程。 ②帮助企业简化与合并产品或组织的设计流程,从而有效 地降低企业的设计成本。
③由于企业相互负担较轻,可以减少应付环境变化的脆 弱性。
组织治理
➢运用模块化思想设计的松散的网络型组织模式较等级森 严的科层制更能够节约对子部门的监督和谈判成本。
➢Langlois指出,模块化组织中各部门接受治理的是共同 的界面联系规则,而不是治理主体的个人权威,各部门 具有极大的自主权安排内部生产和运作,只要符合组织 整体界面联系规则,就无须考虑部门内部做法,即允许各 部门内部是一个“黑箱”。
四、模块化组织的研究发展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1776) 在《国富论》一书 中特别强调了专业化和分工的核心作用,认为他们是推动 生产力进步的基础。在这篇巨著中提到的制针工厂的例子 被看作是最早的模块化分工的案例。
❖ 杨格( 1928) 将分工理论的研究推向深入, 提出了杨格定 理, 强调“获取递增报酬依赖于分工的不断演进”, 认为 分工的演进表现为迂回生产方式的加强。杨格虽然没有明 确的提出模块化组织的概念, 但是它提出的迂回生产方式 为模块化组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铺垫。
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
硅谷型
模块化组织的竞争优势
网络的外部性
❖ 网络的外部性对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竞争力的产生来生至关 重要。模块化系统内有系统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系统集 成商负责模块化系统的分解与整合以形成一个能适应动态 环境的,具有竞争力的柔性契约网络。这一模块化网络有 如下两个特点。一方面,统一的、简单的联系规则保证了 模块系统规模,模块系统集成商可以在整个系统内部寻找 能用统一规则连接模块供应商,网络越大选到的优质模块 供应商的概率越高,可进行不同模块组合方式的选择越多, 模块化组织就越具竞争力。此外,通用的界面可以保证可 以共享的知识在模块化系统内传播,可以产生集体性的学 习效应。另一方面,统一的联系规则使系统集成商之间也 有竞争,模块供应商也会选择有竞争力的系统集成商,这 也促进了模块化系统的优化与竞争力的形成。
核心企业协调下的网络组织模式
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
❖ 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是指大量的模块制造商和模块 整合商集聚于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共同从事模块化产品 或服务的设计、制造和整合。在这种组织模式中,没有哪 个成员在网络组织中处于控制和支配的地位。系统的设计 规则是由模块制造商、模块整合商、行业组织协会以及其 他一些中介机构通过市场选择或共同协商来决定的,系统 设计的规则的确立是一个不断演化完善的过程。在各模块 制造商开展独立的模块设计、制造活动之前,网络组织中 系统的设计规则是有限的,没有被完全确定下来。各个模 块制造商接收到的系统的设计规则不一定是相同的,彼此 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在行业组织协会以及 其他中介组织的协调下,模块制造商和模块整合商之间通 过不断地沟通和协商缩小了对规则认识上的差异。
排、联系,如何交换信息等。 ③ 标准——用于检验模块是否符合设计规则,测定模块的性能。
(2)个别设计规则 是一种仅限于一个模块之内,对其他模块的设计没有影响的规则,它 允许和鼓励设计人员在遵循第一类设计规则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对本 模块的设计,不必考虑其他模块的设计思路。(Badlw in和Clark)
• 外生性动因,即产品 设计、生产、技术的 模块化变革要求组织 结构进行相应的模块 化,表现为组织结构 对内外环境的反应。
• 内生性动因,即分工 经济及模块化的效率 机制表明组织模式的 发展方向为模块化结 构,体现为内生自然 演化的结果。
基于交易理论分析,如果一种活动的任务是相互依赖的,且能够在 其任务网络中增加设计规则和标准以及测试组装这两种任务,使其 原有任务之间由相互依赖变为相互独立,任务内部由难以隐藏信息 变为可以隐藏信息,任务间连接界面由大变小的话,那么就应该对该 种活动采用模块化组织形式,结合使用市场交易和科层制传递方式 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同时又保持高激励水平。(曾楚宏,朱仁宏, 王斌;2009,10)
模块化只是作为一种工业 设计的方法,并没有被运
用到组织设计中!
四、模块化组织的研究发展
❖ 鲍德温和克拉克1997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经典论 文———《模块化时代的管理》的发表与2000 年他们合 作的《设计规则: 模块化的力》第一卷的出版, 使模块化 理论真正得到了它应有的重视。
❖ 青木昌彦等( 2003) 在《模块时代: 新产业结构的本质》 一书中综合了日本和美国关于模块化理论的前沿研究成果, 提出了模块化的概念及运行等重要理论。
模块化思想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研究学者 Schilling Steensma 今井贤一
Galunic Eisenhardt
研究角度 企业优势
组织角度
应用模块化思想设计连接松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获得战 略弹性、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节点企业的 相对独立性
①成员企业由于具有独立性从而能够应付剧变的环境
②由于确保了各个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各企业就有可能充 分发挥其独创性,并随时随地可能产生独创性见解
超强的创新能力
❖ 模块化系统内各子模块内部信息的包裹化,模块之间平行 展开工作可以促进创新。一方面,子模块内部信息包裹化 使每个子模块内创新项目免受外部干扰,子模块因而可以 进行独立的创新活动。这样既能减少技术设计、商业机密 的外泄,也可以降低信息沟通成本,并获得专业化分工的 好处。另一方面,平行工作的模块化系统能够通过子模块 不同的排列组合实现创新,使产品的种类更丰富,以满足 个性化时代的消费需求。
模块化组织
“ 模块化组织”就是将复杂系统( 或过程) 分解为半自 律的子系统( 功能模块) , 这些模块在统一的标准界面平 台下, 相互独立地被设计和生产, 并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 适应性选择而形成的组织。
模块化组织存在于企业与市场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
企业与市场相互融合的特点。
模块化组织的形成动因
①使产品的零部件生产易于达到规模经济 ②使产品的零部件不断升级换代 ③通过对相同零部件进行不同组合产生多种产品品种 ④产品生产的工序时间较短 ⑤由于产品易于分解和集成,因此易于设计和测试 ⑥易于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服务
①结构变形:通过变换现存模块的结构或者增加新的模 块,可以使现有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②产品的多样性 (即产品的定制化 ):通过对构成产品的 模块进行任意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以供消费者选择。
• 需求多样性:指顾客对系统的形态及功能有着不同的需求。决定系 统模块化的实际程度。(Schilling)
模块化的基本理论原则
4、模块化的实施方法
对具有可分解性的系统进行模块化的基本操作方法,总共有6种形式: • 分离 (Sp lit)模块 • 用更新的模块设计替代旧的模块设计 • 去除某个模块 • 增加迄今为止没有的模块 • 从多个模块中归纳出共同的要素,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新层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