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4-6岁儿童体适能课程的探讨

关于4-6岁儿童体适能课程的探讨

关于4-6岁儿童体适能课程的探讨4-6岁的孩子称为学龄前期(幼儿期),此时孩子处于很活跃的阶段。

与婴儿期相比,此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但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

而与成人相比,此期儿童仍然处于迅速生长发育之中。

由于学龄前期儿童具有好奇、喜欢模仿等特点而使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运动爱好及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

幼儿运动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1、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

长骨两头的软骨一面发育(使长度不断增加),一面钙化(使骨头坚硬)。

20—25岁左右长骨两端的软骨全部钙化,人就不再长高了。

营养和阳光是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

适当的运动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幼儿的骨头在发育,需要较多的钙、磷,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

2、有些骨还未愈合(1)胸骨(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到20~25岁才愈合。

幼儿缺VD或钙、呼吸系统疾病及不正确坐姿,可造成胸骨畸形(2)骨盆未闭合。

髋骨是骨盆的一部分,幼儿的髋骨与成人不同,它还不是一块完整的骨头。

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借助软骨连结在一起的。

它一般要到20~25岁才完全愈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可能使组成髋骨的三块骨之间发生移位(3)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女性儿童一般比男性儿童早完成2年。

掌指骨18岁前钙化完成。

所以幼儿的手劲较小,精细动作比较困难。

不宜提重物。

手的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4)脊柱生理弯曲随着动作发展而逐渐形成,但还未完全定型➢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正、背面看,又正又直;侧面看,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四道弯曲的形成四道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到发育成熟的年龄(大约20~21岁或更晚)这些生理性弯曲才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姿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侧弯(从背面看,脊柱某一段偏离中线,向左或向右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2~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7个月坐——胸椎后凸周岁左右走——腰椎前凸出生时——骶椎后凸➢四道弯的作用有了它,人做走、跑、跳等运动时,更具有弹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保护内脏和头部,当震动传到头部时也就微乎其微了。

否则,若是“直棍儿”,跺一下脚,也会把大脑给震了。

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好的体姿可以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锻炼核心力量,平衡脊柱两侧肌群的张力。

减少单侧运动的项目及动作(长时间单侧用力会导致脊柱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不到平衡发展,形成一侧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也易导致脊柱侧弯)(5)足骨的骨化尚未完成,足弓不结实足弓的作用:增加站立的稳定性和弹性,有利于跳跃并减少震荡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免受压迫防止肥胖;走路、直立时间不宜过长;负重不宜过度;鞋子应宽松合适,以软底为宜;适当运动,有利于脚弓的形成,但量不宜过大,否则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松弛。

2、关节关节窝较浅,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所以关节的活动范围比成人大。

但关节囊和韧带较松弛,肌肉纤维比较细长,力量差,所以关节的牢固性较差,若外力作用不当,容易发生脱臼。

关节易脱臼关节囊比较松弛,韧带也不够结实,关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均大于成人,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脱臼”。

牵拉肘——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被猛力牵拉手臂而造成的肘关节半脱臼,即幼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它常常是因为大人带着幼儿上楼梯、过马路或帮幼儿穿脱衣服时,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所造成的。

(1)合理锻炼,促进韧带的发育,增加关节的牢固性;(2)不宜用力过猛牵拉幼儿的手臂,防“脱臼”3、肌肉肌肉较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肌肉中含水分相对较多,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能量储备较差。

因此,小儿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较晚幼儿会跑会跳了,可是要他们画条直线却很难,这与各肌肉群发育的早晚不同有关。

到5—6岁,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所以能做一些较精细的工作,但时间不能过久,否则容易产生疲劳。

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因而对骨骼肌的调节受限制,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1)蛋白质要充足;(2)适当锻炼,肌肉可以得到更多营养,肌纤维变粗,肌肉重量增加。

呼吸系统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一)呼吸器官娇嫩娇嫩的表现:1、鼻腔易感染,还可能感染其它;2、喉腔狭窄,发炎时通路易被阻塞;3、声带不够坚韧,易充血、肿胀变厚,造成声音嘶哑;4、气管及支气管非常容易感染,且发病后症状较重;5、肺泡数量较少,且容量也少。

用口呼吸要戒除,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鼻堵塞。

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的纤毛运动能力不如成人,自净能力差,若空气污浊,幼儿易患肺炎。

保持训练环境需要有新鲜空气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并尽量多让幼儿在户外活动。

(二)呼吸浅而快幼儿的胸腔狭窄,呼吸肌发育差,肺活量小,但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多,所以只能以加快呼吸的频率来代偿。

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不同年龄呼吸次数的平均值增加有氧锻炼,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促进幼儿肺和胸廓的发育,使之肺活量加大,呼吸由浅而快逐渐变为深而慢。

循环系统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一)特点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幼儿的心肌薄弱,心脏容量小,为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心率较成人快。

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1-12月120次/分;1-2岁110次/分;3-4岁105次/分; 5-6岁95次/分; 7-8岁85次/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

心脏在胚胎初期就成型了,因此要特别注意孕早期对心脏的保护。

2、血液量相对比成人大正常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

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毫升血液。

幼儿每公斤体重的血量约为85毫升,较成人略多。

年龄越小,相对值越大。

为保证在成长过程中因代谢旺盛需较多氧气的供应。

3、淋巴系统发育迅速,防御和保护机能比较显著。

(二)卫生保健1、营养要合理(1)供给蛋白质、铁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预防贫血。

(2)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预防动脉硬化。

2、锻炼要适度(1)锻炼的好处:加强心肌收缩力。

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

从小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

中国名医华佗曾说:运动可以使血脉流通,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现代微循环的研究也证实运动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网的开放,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但锻炼应注意适量,否则可能反而损伤机体。

(2)适度的标准:没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现象。

神经系统幼儿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一)神经系统发育迅速1、脑细胞数目的增长妊娠三个月后,胎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成形。

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

一岁以后虽然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了,但是细胞的突起却由短变长、由少到多,脑细胞就像一棵小树苗,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2、脑重量的变化新生儿脑重约350克,1岁时约950克,6岁时1200克,成人约1500克。

3、神经髓鞘化髓鞘包裹在某些神经突起的外面,好像电线的绝缘外皮。

随着年龄增长,髓鞘逐渐形成,婴幼儿的动作就更加迅速、准确了。

(二)容易兴奋、容易疲劳1、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2、兴奋和抑制在皮层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年龄较小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而不好静,容易产生疲劳。

主动注意时间: 3岁时达7分钟,5岁时15分钟,7岁时达20分钟。

所以幼儿需要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

易疲劳——神经细胞较脆弱,能量贮备较少。

疲劳恢复快——新陈代谢旺盛。

幼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

让他干什么,他乐于接受;让他别干什么,就难了。

因为“别干什么”是一种抑制过程。

(三)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修整。

刚出世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几乎全处于睡眠之中,长达20-22小时; 1—6个月,每日需要睡眠16—18小时; 7—12个月,14—15小时; 1—2岁,13—14小时; 2—3岁,12小时; 5—7岁,11小时。

个体之间所需睡眠时间差别较大,睡眠质量会因幼儿气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虽少,但入睡快、睡得香、醒来精神足,则是正常的。

年龄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多,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除了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还要注意睡眠的质量。

(四)脑细胞的耗氧量大神经系统的耗氧量较其他系统高。

在神经系统中,脑的耗氧量最高,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的50%。

充足的氧气是维持儿童脑细胞正常活动的基本条件。

婴幼儿对缺氧的耐受力不如成人,如果居室内空气污染、贫血等,脑细胞受害首当其冲。

(五)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中枢神经系统只能利用体内葡萄糖氧化产生的能量,所以对血糖含量十分敏感。

而其他器官系统可以利用三大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

相比之下,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来源单一,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在幼儿的膳食搭配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主食和副食:五谷杂粮和薯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七、开发右脑,协调左右脑(一)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功能不同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两部分,它们分别有各自的机能与特征。

左半球具有显意识功能,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理解文学语言以及数学计算。

右脑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鉴赏绘画,欣赏音乐,欣赏自然风光,凭直觉观察事物,把握整体等。

人是靠左脑和右脑互相沟通信息,共同完成思维过程。

开发右脑潜能和协调左右脑就成了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而两岁之前的婴幼儿,以右脑为中心,用右脑理解事物。

这个时期是开发右脑智能的绝好时机!同时,在婴幼儿时期,妈妈也要注意多和孩子说话,虽然孩子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对孩子大脑的整体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

左侧体操是开发右脑功能的一种好办法。

(二)开发右脑的重要性1、扩大信息容量右脑的信息量比左脑大得多。

右脑好像一座巨大的收藏录像带的仓库。

2、发展类型识别能力如,在拥挤的人群中,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认出自己所熟悉的人。

(三)开发右脑的途径1、引导幼儿多做体育游戏和全身性运动多活动左手、左脚——刺激右脑,活化右脑。

2、进行左视野和左耳听力的训练——可刺激右脑机能的发展左视野和左耳传入的信息先传入右脑。

3、多做“类型识别”的训练——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习惯,活化右脑。

如让幼儿指出隐含在图中的动物,找出相似图案中的不同之处。

4、语言教育形象化——可以协调左右脑如教幼儿认识苹果,不只是教苹果这个词,要让幼儿看到、摸到、尝到苹果,同时会用“圆的”、“红色的”、“甜的”等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