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李晓莉
导学案是一种老师设计的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目的。
从预习抓起,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导学案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一、取得的效果:
能激发一些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养成了先预习,后思考的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适合他们自身的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经过自己思考探索后更愿意开口讲英语,与他人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上课的效率有所提高,并可以让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带动较落后的学生。
二、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有:班级中能按时完成导学案上布置的作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有的学生只是应付了事或抄袭他人。
有时老师事先设计好的那些教学步骤,很难在实际课堂中完全应用,限制了老师上课的自由发挥,导致老师为了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匆忙赶进度,想要扩展的内容没时间讲,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时间巩固。
另外,导学案用过后,有的学生不去记忆巩固,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保存好,导学案没有得到真正充分利用。
教师方面:导学案的设计题型还是显得单一、趣味性不够。
阅读学案缺少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读后环节没有真正落实好。
语法学案
练习有针对性,但对知识点归纳不够。
写作学案如何编写和利用还有待探讨。
另外,导学案编写虎头蛇尾,教学进度紧张了质量和数量就有所下降。
三、英语学科导学案推进过程中的思考和改进方向
导学案编写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要把学生在自学预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在课堂交流时共同解决。
课堂上也不能只是校对学案中预设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另外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
我们预习的板块有了,在“导”上下了一定工夫,但今后要多一些课堂操练,让学生“学”起来,把教材挖得深一些,让课堂动起来,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
在导学案的分类上,我们可以增加听说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目前我们可能忽视了听说课的教学设计,而只是关注听力训练,复习课学案也能给一个单元进行较全面的融会贯通。
另外,学案要按课时来设计和分发,并及时检查,不要一次太多的量给学生,会使他们无所适从。
导学案中可运用图片、激励性语言等来吸引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以上就是我在编写和使用导学案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引发的思考。
如果能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英语导学案将对英语学法学风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