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有哪些?1.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2.交通基础设施供应不足3.车辆性能欠缺4.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的缺陷1.2交通事故的定义是什么,其构成要素有哪些?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交通事故构成要素:(1) 车辆(2) 在道路上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具有三个特性,即形态性、客观性、公开性(3) 在运动中(4) 发生事态(5) 损害后果(6) 心理状态是过错或者意外1.3交通事故现象有哪些?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和失火1.4交通事故按后果可以分为几类?(1) 轻微事故: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 一般事故: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 重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 特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1.5试述交通安全定义及交通安全三要素。
微观层面:针对人、车、道路环境3个要素,实施法律法规、工程技术、宣传教育(3E)等手段,采取事故前的预防对策、事故中的降低损伤对策和事故后的挽救对策,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过程。
宏观层面上理解则是交通运行质量的一个测度指标,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关系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安全三要素:人、车、路(含整个环境)。
驾驶员(核心)、车辆(第二大要素)、道路2.1道路等级如何划分?道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公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将公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高速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AADT=10000~25000辆。
二级公路:能适应AADT=2000~10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ADT=200~2000辆。
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ADT<200辆。
2.2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个集合要素组成。
平面线形设计就是按照地形、地物和沿线环境条件,对三个几何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满足行车安全、舒适、美观和工程经济的要求。
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回旋线两种。
高、一、二、三级公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回旋线三种。
四级公路直线、圆曲线两种。
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接、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想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公路转角过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小于7度的转角时,则必须设置足够长的曲线。
3、两同向曲线间应设置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接,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复合形曲线。
4、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而组合成S 形曲线。
5、曲线线形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6、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
7、应避免线形的骤变,不得在长直线尽头设置小半径平曲线。
8、设计平面线形时,应注意与纵断面线形的联系,使之成为良好的立体线形。
2.3直线线形的特性及直线长度要求是什么?特性:①直线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具有路线短捷、缩短里程和行车方向明确的特点;直线线形简单,容易测设;②但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也容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中驾驶员估计前方车距不准;夜间行车时,对向车容易产生眩光;这些都对行车安全不利;③直线线形布线缺乏灵活性,不易与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相协调。
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区,采用过长的直线,会破坏自然环境,造成大填大挖,加大工程造价。
要求:①运用直线线形时,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地貌,并考虑驾驶者的视觉、心里状态等合理布设。
②直线线形不宜过短,其最小直线长度为(V≥60km/h)③最大长度的规定:德国规定不超过20u(u为设计车速,用km/h 表示,20u相当于72s行程),前苏联规定为8km,美国为4.83km。
而我国现今尚无规定。
2.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平面圆曲线最小半径规定了几种标准,其设计要求是什么?答:(1)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圆曲线半径采用的最小极限值。
当地形条件很困难或受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
(2) 一般最小半径是指在通常情况下汽车依设计车速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小半径,是设计时建议采用的值。
(3)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指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2.5缓和段曲线有哪些作用?(1)曲率变化缓和段(从直线向曲线或从大半径曲线向小半径曲线变化);主要部分(2)超高缓和段,即横向坡度变化的缓和过渡段(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向弯道超高横坡度的过渡或曲线部分不同的横坡度的过渡);(3)加宽缓和段(直线段的标准宽度向曲线部分加宽度之间的渐变)。
2.6平曲线长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特点及设计要求?影响特点:公路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包括圆曲线和两端的回旋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
汽车在道路曲线上行驶时,如曲线过短,则驾驶者操作方向盘频繁,高速行驶易发生危险;同时,为保证乘客良好的心理状态,须设置足够长的缓和曲线以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
设计要求:(1)路线转角α>7°在此情况下,平曲线最小长度不应小于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2倍长缺陷:极限状况,因此最小曲线长度理论上至少应该不小于3倍缓和曲线,适宜:5~8倍。
(2)路线转角≤7°问题:当转角小于7°时,不仅容易使曲线设的过短,而且会将曲线长度和半径看得比真实的小,产生急剧转弯错觉而造成事故。
这种倾向在转角越小时越显著。
措施:以α=7°时最小平曲线的长度(6s的行程),当α<7°时,平曲线的长度与α成反比例增加,即α越小须用更长的平曲线。
2.7视距的定义及设计要求是什么?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视距:从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10cm的物体顶点时,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达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会车视距:两部车辆相向行驶,会车时停车则需二倍停车视距,称会车视距。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设计要求:(1)停车视距停车视距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司机反应时间行驶的距离;2)开始制动到刹车停止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
另外应增加安全距离5~10m。
(2)超车视距超车视距由加速行驶距离S1在对向车道行驶距离S2、安全距离S3及对向汽车行驶距离S4组成。
3.1试述疲劳概念、疲劳驾驶的标准、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
疲劳: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疲劳驾驶的标准:目前,惟一能被认为是可以参考的疲劳驾驶规定是国际劳动机构(ILO)提出的时间标准,即专业运输部门的专业司机,每周的劳动时间提倡不要超过44小时。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疲劳驾驶会引发事故,这既是科学的结论,也是血和泪的见证。
驾车操作要求有充沛的精力、体力做后盾、做本钱,以适应紧张而又持久的驾驶活动。
如果过于疲劳,反应迟钝,手足失灵,错漏增多,甚至瞌睡,使车辆失控,必然会导致事故(很有可能是重大事故)的发生。
3.2饮酒对人的心理和驾驶行为的影响有哪些?答:1.对心理影响:(1)思维能力下降、判断准确性降低(2)注意力降低,认识范围变窄(3)记忆障碍(4)情绪不稳定、理性降低(5)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动作不协调2.对驾驶机能的影响:(1)视觉机能受损(2)触觉反应迟钝(3)中枢神经异常、麻酸3.3试述酒后或醉酒驾车的标准及酒后驾驶的处罚。
饮酒后或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指机动车驾驶员饮用白酒、啤酒、果酒、黄酒、汽酒等含有酒精的饮料后,于酒精作用期间(一般为8小时以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根据血液中酒精含量的高低,分为饮酒驾驶机动车与醉酒驾驶机动车两种行为。
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
行为类别对象临界值(mg/100ml)饮酒驾驶车辆驾驶人员20醉酒驾驶车辆驾驶人员80检验方法:1、呼气酒精含量检验2、血液酒精含量检验3、人体平衡试验:我国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其中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4.1什么是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包括哪些方面?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反映了车辆驾驶员在正常操纵状况下,车辆能够按照驾驶员的已知运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可能性的能力.主动安全性通常取决于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汽车的后备功率,关键总成部件的疲劳强度,汽车的照明效果,驾驶员工作区环境质量等因素.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讲,车辆的空气动力稳定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4.2试述动力性评价指标、制动性评价指标及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度来表示.制动性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是汽车制动性的三个重要评价指标.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因素:1、汽车本身结构参数,如汽车的轴距、重心位置、轮胎特性、悬挂装置与转向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