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会认识爱体验爱传播爱的人。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教学重点:1、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搜集大量的有关感人的资料,选择典例文,启发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会情不自禁为一些人和物所动。
【方法指导】先读材料,后讨论点评。
教学过程:一、阅读下面材料,说一说你被哪些材料感动了,如果你真得被感动了,请你把最想说的写出来,咱们一块儿来分享一下。
并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感动1.“白血病少女掩镜飘逝”市12岁的小涓涓,不幸患上了白血病,而治愈的机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可是为了这几万分之一的希望,妈妈的求助打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打到了,但终因出现了各种并发症,2000年12月13日,她住进了协和医院。
图片所展示的是2001年4月17日,美丽可爱的小涓涓在病榻上照镜子,7小时后,她离开了人世,在离开人世之前,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不行了,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2.“苦难天使”出生之后小姑娘今年19岁,名字叫宋蕊,看上去只有八、九岁,智商只在正常婴儿一两岁的水平。
她出生后的第三天,被诊断为“ABD”溶血症,她的生存,全靠别人输血来维持。
旁边坐着的是她的母亲:丽明,这是世界上最执著的母亲。
19年来,面对宋蕊无数次生命垂危,面对丈夫的离去,她坚强地挺了过来。
其实,宋蕊每次发病,只要稍微迟缓抢救或少喂一口水,她都会丢命。
可丽明说:“我是母亲,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都要让她活着。
”3.“爸爸,咱们回家吧”云云,今年17岁,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在16年前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牺牲了,并且埋葬在边疆。
16年来,母女俩相依为命,中途云云又患了眼睛肿瘤,几近于失明。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云云瞒着妈妈,16年来偷偷积攒了178元钱,说这是去看爸爸的路费。
当云云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见到父亲坟莹的时候,小姑娘云云发出了世界上最深切的呼唤:“爸爸,咱们回家吧!”4.选自“让藏族盲童和我一样快乐。
”女青年今年29岁,是一位德国姑娘,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她是一位盲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竟毕业于德国最著名的波恩大学。
而她对人生的选择竟几乎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她潜心研究藏学,并且视觉障碍促使她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打字方式,而这种打字方式能够使藏族盲人轻松地进行藏文阅读。
当有人问及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高原的时候,这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说:“爱心是没有国界的,友情是没有国界的,我的梦想就是让藏族的盲童和我一样拥有快乐。
”5.“生死婚礼”23岁的“新娘”邓洋一身白色婚纱,双目紧闭,安详地躺在冰棺,簇拥她的,是27岁的“新郎”夏军特意为她购买的999朵玫瑰,这是2001年4月13日,在市福家园小区演绎的一个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夏军和邓洋恋爱三年,今年4月12日,邓洋因为肿瘤猝发而去,夏军大喊:不,她没死。
我要和她马上举行婚礼!一家婚庆公司为夏军的一片真情所打动,于是操办了这场婚礼。
照片上,“新郎”半蹲在“新娘”身旁,一次又一次地抚摸着她的手,絮念着那个熟悉的名字。
此时,礼棚里回响起了芮的那首深情的歌: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也许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11时40分,所有来宾依次从邓洋身边轻轻走过。
“新娘”身上,撒满了鲜花。
6.“俺是妈妈”老妈妈名字叫荣,家住辛庄,可以说,荣是当今社会中最具博爱精神的妈妈。
荣和丈夫一直靠拣垃圾为生,几年间,竟拣到7个弃儿,再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孩子,一共9个。
但是,荣没有退缩,她历经着世人无法想象的不耻与艰辛,竟然把9个娃娃全都养活了,并且成长得很好。
荣老人说:“俺从前就是一个孤儿。
如果把这些孩子送到孤儿院去,那里是阿姨,而他们在俺这里,俺,就是妈妈。
”7.骇世亲情。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
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
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儿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
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
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
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8.有个王副教授,即将坐火车出发给远在户县的学员上辅导课。
因为时间太紧没来得及买票,就请求检票的同志先放他上车,然后再补票,不料检票员硬是不答应,他只好苦苦求情并拿出工作证和随身带的一百多元钱,说以此做抵押,能不能让我先上车,等上完课回来再说,不料捡票员仍不答应,眼看时间来不及,被逼无奈的王老师只好把心一横,说了句:“为了学生,我给你们跪下,行了吧!”说着,这位55岁的副教授,果然扑通一声跪下了!那么,从到户县票价几何?才一块八!什么叫惊心动魄,我看这就是!高贵是什么?不就是这种足以惊心动魄的感召力吗?请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积极收集你的所见所闻、你的生活中类似的材料,并把你的感人材料写下来,看谁的材料最能感人,我们一起交流,好吗?二、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呢?1、发掘感动点。
“感动点””就是让你心灵颤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也可以是一件物品、一封信,又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棵树、水中的一朵浪花。
总之,细节触动人心,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感动点既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又能写出自己的心声。
要善于发掘这些触发情感的“点”,以之为媒,掀起文章的情感波澜。
这个感动点或贯串全文,或在文中画龙点睛,或时显时隐地统摄感想过程和材料,成为写作容的主线。
例文分析:父亲(前半部分)黄方国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
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
楼上的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
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
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
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
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
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
”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
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
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
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
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
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
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
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
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
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后文见教材)儿子为父亲开车门,父亲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一细节就是作者写作的触动点,也是最大的感动点。
因为这一点的触动,作者回想起父亲来城里后,儿媳、子如何不敬,而老人又如何忍气吞声,一心为儿考虑等一系列情节,这些情节中父子三代不同行为态度的对比,自然引发作者的理性思考,文末的议论和抒情也就发自肺腑,感人至深了。
那么具体来说,要怎么样才能在生活中发掘出更多的感动点呢?(1)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作者之所以能写出感人的《父亲》,那是因为作者他有一颗敏感的心。
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就捕捉到了写作的灵感。
本文之所以能感人,就是因为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父亲的言行打动了作者。
这就说明作者的心灵非常细腻。
不经常写作,或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地去体味生活,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比如,一个善于观察、体味生活的人,当他因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却看到一个同样的失败者向他微笑时,他就会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乐观的看待失败,失败才会转变为成功”这样的道理;当他看到一个雨天,就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灿烂”;同样,一阵和风,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因此,第一要培养感受生活细节的意识。
(2)创作者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生活,用爱来表现真、善、美,用憎来表现假、恶、丑。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并用自己笔去表现生活,启发读者。
比如作者在《父亲》一文中表现出自己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之情,从而唤醒读者孝敬父母的良知,这就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
因此,第二要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3)因为在座的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
而写文章大家就要善于避开人们共同的感受,抓住与众不同的感受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
比如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像盲人一样黑。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
比如《父亲》一文的最后一段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
因此,第三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
2、提炼素材。
素材只是表象,运用素材的目的是表达你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和领悟。
你写的人或事触动了你的心灵,它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一定要把这种感悟写出来,因为这些才是你写文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