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景摄影测量总结1、近景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摄影手段以确定地形以外目标的外形和运动状态。
主要包括古文物古建筑摄影测量、工业摄影测量、生物医学摄影测量三个部分。
2、近景摄影测量与航空摄影测量的比较1、相同点基本原理相同模拟处理方法、解析处理方法、数字影像处理方法基本相同某些内业摄影测量仪器的使用。
2、不同点1)测量目的不同。
航空摄影测量以测制地形、地貌为主注重其绝对位置近景摄影测量以测定目标物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为目的并不注重目标物的绝对位置。
2)被测量目标物不同。
航空摄影测量目标物以地形、地貌为主近景摄影测量目标物各式各样、千差万别3)目标物纵深尺寸与摄影距离比的变化范围不同。
4)摄影方式不同。
航空摄影为近似竖直摄影方式近景摄影除正直摄影方式外还有交向摄影方式等。
5)影像获取设备不同。
6)控制方式不同。
航空摄影测量的控制方式以控制点为主且多为明显的地面点近景摄影测量除控制点方式外还有相对控制方式且常常使用人工标志。
7)近景摄影测量适合动态目标3、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优点1、瞬间获取被测目标的大量几何和物理信息适合于测量点数众多的目标2、非接触测量手段可在恶劣条件下作业3、适合于动态目标测量。
4、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不足1、技术含量高需较昂贵设备和高素质人员2、对所有测量目标并非最佳技术选择--当不能获得质量合格的影像--当待测量点数稀少5、近景摄影测量精度统计的方法衡量精度的基本指标是被测点的坐标中误差精度1、估算精度: 摄影前按控制方式、条件等的理论估算精度2、内精度:影像处理时按方程组健康度直接计算3、外精度:用多余控制点或条件客观的精度检验6、影响近景摄影测量精度的因素1、像点坐标的质量影像获取设备的性能、像点坐标量测精度、系统误差的改正程度等2、摄影条件照明、标志、摄影方式、控制质量3、图像处理与摄影测量处理的能力、水平如人工量测与自动量测。
7、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摄影测量物方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
其中近景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有摄影测量物方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片内外方位元素1、内方位元素恢复摄影时光束形状的要素包括像主点在“框标坐标系"的坐标(x0 , yO)及像片的主距f 2、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光束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朝向的要素包括三个直线元素XS , YS , ZS 描述摄影中心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及三个角元素© 3 K 描述摄影光束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朝向。
10、共面条件方程式共面条件方程式描述了摄影基线及同名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关系它是影像解析计算的另一个基本关系式。
按照共面条件方程式可形成近景摄影测量处理一种的方案即按照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顺序处理的方案。
11、影像获取设备分类1摄影设备量测摄影机格网量测摄影机半量测摄影机非量测摄影机2摄像设备CCD相机电视摄像机高分辨率电视摄像机12、量测摄影机专为测量目的而设计制造结构严谨经过严格检校内方位元素已知可记录光学畸变差小,附有畸变差值具有外部定向设备有机械或光学框标采取措施压平底片13、格网摄影机具备量测摄影机的性能※具有改正底片变形标准位置格网14、半量测摄影机不具备量测摄影机的性能具有改正底片变形的格网对非量测摄影机加装格网15、非量测摄影机不是专为测量目的而设计制造结构不严谨内方位元素未知且不能记录无外部定向设备光学畸变差大无改正底片变形的措施使用方便普及社会拥有量大。
16、立体量测摄影机在固定长度的摄影基线杆两端装配两台量测摄影机主光轴平行且都与摄影基线垂直的设备称为立体量测摄影机立体量测摄影机所摄像对是正直摄影立体像对仃、改变摄影机主距的方法1 连续调焦改变主距 2 更换垫圈改变主距3 更换镜头改变主距18、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影方式主要有正直摄影、交向摄影还有等偏摄影、等倾摄影。
1、正直摄影摄影时两摄影机主光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摄影基线的摄影方式2、交向摄影两摄影机主光轴大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不平行、不同时垂直于摄影基线的摄影方式。
交向摄影适合于解析法及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常采取100%重叠方式3、正直摄影与交向摄影正直摄影特点影像对的“变形”由物体表面的“起伏”产生比较符合于人眼观察因此尤其适合于模拟摄影测量。
不可能100曬合。
交向摄影特点影像对的“变形”由物体表面的“起伏”和交向角共同产生不太符合人眼观察适合于数字摄影测量。
可采用100灌叠方式。
19、等偏摄影与等倾摄影等偏摄影摄影基线两端摄影机主光轴保持水平,相对于摄影基线的垂线偏转同一角度的摄影,分为左偏摄影和右偏摄影.等倾摄影摄影基线两端摄影机主光轴保持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相同角度的摄影.20、“航带网或区域网”摄影基于交向摄影的多摄站摄影特点获取被测目标多张相互重叠的像片目的大幅度提高摄影测量精度与可靠性21、正直摄影方式的精度估算式推算自己看书设正直摄影像对以左摄影中心为原点两摄影中心的连线摄影基线作为X轴。
设物方有一点A X,Y,Z 在两张像片上的对应像点为a1,a2。
几点结论为提高精度应尽可能拍摄摄影基线大的像对为提高精度应尽可能拍摄摄影比例尺大的像片即尽可能减小摄影距离选用主距大的摄影机为提高精度应尽可能提高像点坐标的质量包括像点坐标的量测质量、剔除各类系统误差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摄影方向的中误差最大常以mZ估算精度22、调焦距D摄影中心与调焦最清晰点之间的距离。
通俗的说即为摄影中心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简称物距。
23、超焦距H 超焦点距离、无穷远起点给定光圈和模糊圈的大小当摄影机调焦到无穷远时从摄影中心开始的某一距离到无穷远范围内的景物成像都是清晰的这一距离称为超焦距。
此清晰点称为无穷远起点。
24、景深△ D:给定光圈和模糊圈大小被摄影空间能够获得清晰构像的深度范围•景深△ D为沿光轴方向的后景距D2与前景距D1的差值,△ D=D2-D1超焦距H与景深△ D成反比25、曝光时间的确定1、方法A、经验法B、使用测光表C试片法D推算比较法2、推算比较法用一架可以自动测光的普通相机推算近景摄影机的正确曝光时间。
已知用普通相机测光时正确的曝光参数为相机上安置的感光度为s 光圈号数为k 测得的曝光时间为t 光圈优先近景摄影机使用的底片感光度为S安置光圈号数为K 则应安置的正确曝光时间T 为T= s/S *(K/k)2*t26、立体像对的获取方法1、使用立体摄影机或立体摄影系统2、使用两台单个摄影机3、使用单个摄影机a、移动相机法b、移动目标法c、旋转目标法d、投影标准格网法e、利用分光装置法(镜面摄影法,同一物镜法)27、同步摄影对动态目标拍摄立体像对需要两台或以上的摄影机在同一时刻对此动态目标进行摄影即同步摄影。
28、同步的标准是考察两摄影机在拍摄的瞬间由于曝光不在绝对的同一时刻造成运动目标在影像上的位移是否可以容忍。
29、动态目标立体像对获取方法1、同步快门机械同步快门※电子同步快门2、记时装置3、频闪照明主动频闪照明被动频闪照明4、立体摄影的同一物镜法(基线短)30、被测物体的表面处理对近景摄影测量的大多数目标无需进行表面处理。
而对色调单一、缺乏纹理的目标需进行表面处理。
目的是为了提高影像的识别能力,包括人工识别和自动识别。
31、被测物体的表面处理的方法※色调单一、缺乏纹理的目标1、利用投影设备将光栅、格网、及图案、图象投影到物体表面形成人工纹理2、利用激光经纬仪、激光笔按一定规则将激光投射到被测目标上形成人工纹理3、在被测目标表面粘贴人工标志形成人工纹理4、在被测目标表面上绘制人工纹理32、照明原则1、使用自然光时要照度均匀避免出现反差过大的现象2、使用人工光源时照明灯要布置适宜3、有些情况下要注意局部照明如黑暗情况下的控制点、标准尺照明4、特殊光源的使用。
33、标志:近景摄影测量中大量使用人工标志。
标志点既可以用作控制点也可以用作待定点。
34、标志分类1、按用途分a控制点b待定点c检查点、按外形分a平面型标志b立体标志3、按质地分a纸质b金属c搪瓷4、按是否发光分a主动发光标志b被动发光标志5、按色彩分a黑白标志b彩色标志。
35、人工标志的设计1、大小a、标志构像大小一般为0.05 —0.2mm;b、标志构像与测标相比标志构像直径/测标直径=5/3; c、对数字影像标志构像应包括十余个像素。
2、外形及图案根据测量目标及测量环境决定。
36、近景摄影测量控制的目的1、把所构建的近景摄影测量网纳入到给定的物方空间坐标系中2、利用多余的控制包括控制点和相对控制加强近景摄影测量网的强度3、利用多余的控制点和相对控制检查近景摄影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37、控制点与相对控制控制点与相对控制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使用的两类控制。
1、控制点控制点通常是布设在被测目标上或其周围的已知坐标的标志点2、相对控制相对控制是指在近景摄影测量中布置在物方空间的未知点间的某种已知几何关系。
女口已知的长度已知的角度未知点位于同一平面未知点位于同一直线38、控制点的测定精度要求待定点坐标的中误差m 由控制点坐标中误差m控和摄影测量中误差m摄组成。
M=sqrt(m控2+m测2)为使控制点坐标中误差m控对待定点坐标的中误差m不产生影响应使m控<m测/3摄影测量中误差m摄可预先估算39、控制点的一般测量方法前方交会+三角高程方法前方交会测量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三角高程测量控制点的高程原理方法精度分析均自己看书复习40、基线的确定方法1、钢尺、皮尺2、铟瓦尺3、测距仪4、标准尺法。
41、室内控制场建立的目的1、用于摄影机检定2、用于摄影测量理论的研究3、用于实测目标形状或运动状态42、室内控制场的布设原则1、足够数量的三维控制点2、控制点应分布均匀在空间上有足够延伸3、留有摄影空间43、活动控制系统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已知坐标的控制点的可携带框架称为活动控制系统。
44、建立活动控制系统的目的1、被测目标较小数量较多且处在不同的位置2、不宜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在现场实施控制测量3、用于长途运输后摄影机的检校。
45、活动控制系统的测量方法1、普通工程测量方法2、三维坐标量测仪测量3、摄影测量方法46、近景摄影测量的三种处理方式1模拟法近景摄影测量2解析法近景摄影测量3数字近景摄影测量47、解析法近景摄影测量按处理方法的原理又可分为a.基于共线条件方程的解析处理方法(最重要、应用最广泛)b.基于共面条件方程的解析处理方法c.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的解析处理方法d.基于其它原理的解析处理方法(基于角锥体原理的空间后交前交、平行线相对控制的空间后交)48、基于共线条件方程的解析处理方法1空间后方交会解法单片空间后方交会解法、多片空间后方交会2多片空间前方交会解法3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解法4光线束解法50、近景摄影测量的多片空间前方交会解法定义根据已知内、外方位元素的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像片将待定点的像点坐标视作观测值按共线条件方程逐点解算待定点物方空间坐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