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交际学》第5章(第1节)

《跨文化交际学》第5章(第1节)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根据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某一特 定文化的标准、态度、规范、信仰等只能在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 条件加以理解。普遍的文化信仰或文化价值观是不存在的。
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解释,社会语言相对论就是指社会语言规 则差异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且某一特定文化、社会或社团中的社会 语言规则或言语使用规则只能在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情况加以理 解,也就是说,不能用不同文化的社会语言或言语使用规则来描述
同样,在中国社会中对“您”和“你”的使用,要看对方的身 份、地位以及亲疏关系。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3.动词的变化
动词的使用也能用来标志社会关系。 在日语和朝鲜语中,“权势”和“平等”关系的标志是通过动 词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如朝鲜语有六种以上的不同后缀来反映 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 爪哇语则通过词汇手段来标志社会关系,一共有六种风格层面 来表示“权势”和“平等”关系,每一种关系都由特定的词汇表示, 而且限于动词。
到有礼貌(礼貌原则)等。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国文化的准则和社会 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语用迁移”的现象, 这种迁移必然造成交际失败,并产生较大的心理或社会距离。语用 失败是指语用迁移所造成的言语行为的施为之力丧失的现象,因此 也被称为社会语用失败。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一 社会语言差异
(一)社会语言相对论
不同的说话方式是不同的社会规范的一个表现。我们生活在一个 社会强加于我们的规范制约之中,我们要么服从这些规范,要么藐视 这些规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我们违反这些规范时,违反这些社 会对我们的期望时,我们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某种特定的文化中的言语行为。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二)言语是社会关系的标记
社会语言学家把言语视为社会行为,而且认为它集中反映交际双 方的社会地位,集中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权势”或“平等”关系。
受传统差序格局观念影响,“上尊下卑”、“卑己尊人”、“以 下敬上”、“以卑对尊”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言语行为在很 大程度上成为人际交往中“权势”关系的隐性标志。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4.非言语行为的表现
非言语行为用来标志社会关系是最敏感、最直观的,也是最有 效的。在不同社会中,人们使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来表示“权势” 和“平等”关系,包括交际中的姿势、手势、眼神、体距、容貌、 姿态、礼节、语气、服饰及场景等。
中国人特别重视使用非言语行为表示“权势”和“平等”关系。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在称呼对方时常常是直呼其名,以此来表 示说话人试图建立“平等”关系的愿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2.代词的分化
在法语中,除使用姓名、头衔来标志“权势”和“平等”关系 外,人们习惯用代词来表示这两种社会关系。vous常被用来指“权 势”高的谈话人,而tu则用来表示“平等”关系。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一 社会语言差异 二 合作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三 礼貌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间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往往被忽视或者被低估,尤 其在奥斯汀等学者提出所谓普遍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原则及礼貌原 则之后,似乎人们都以固定的方式进行交际。
这种以牺牲文化差异为代价,寻求普遍性原则的做法固然有合 理之处,但对跨文化交际来讲,文化差异的研究显然尤为重要。而 且所谓的普遍原则,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是值得推敲的。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语用对比研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 (1)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群体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说话; (2)说话方式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且具有系统性; (3)说话方式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人们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 (4)说话方式之间的差异只能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及价值体系内 得到合理的解释。
翻译成目标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该遵
循的交际规范,其结果是一种言语行为的
施为之力在不同文化中失去作用。”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由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又无 意识地发生了语用迁移,交际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是无意识地 习得本族语的社会语言规则的,对其遵循也往往是无意识的,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违反社会语言规则也常常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 识的错误很可能造成比违反语法规则严重得多的后果。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三)语用迁移与交际障碍
1.语用迁移及其后果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时,人们会无意识地用本民族
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语用规则来判断和解释对方的言语行为,
从而造成交际失误。
托马斯:“这种语用失误或语用失败
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即不同文化的
人们在相互交际时直接把自己语言的话语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社会语言规则或言语使用规则、说话规则直接与交际发生的情 景因素相关。不同文化之间的情景因素和社会规范存在差异,语言 使用规则自然因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实际上,差异的存在不仅 是普遍的,而且往往是巨大的。
社会语言规则或言语使用规则是指一个文化或群体所共有的对 说话方式起制约或支配作用的规则。这些规则规定说话人开口说话 的时机、说话的内容、开始和结束说话的方式等。当然,这些规则 还包括交往规则,即谈话如何得以顺利进行(合作规则),如何达
在以“个体本位”和“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美国,言语可能主要 用来作为“平等”关系的标志,人们在交际时首先通过言语行为来建
立一种“平等”关系,设法找到“平等”的 理由,之后才在“平等”的关系中开展对话。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1.称呼语的处理
在中国社会,人们习惯使用称呼语来表示与他人的“权势”关 系,主要表现在“头衔”和“敬辞”的使用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