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国改革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进一步强化市场、发展资本主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和引导,用社会主义的手段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
第一,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政权和无产阶级政党存在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仅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到引导和示范效果,而且能够巩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我国劳资矛盾的激化和劳资斗争现象主要不是出现在国有企业中,而是出现在国有企业改制以及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劳动立法不完善、民企外企有法不依,劳工利益被资方主导有关,也与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民企外企侵犯劳工利益过度纵容有关。
实现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要求政府加强执法监管、约束企业行为,也要求我国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巩固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数量多,增长问题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够更多地吸收由于制度转型和技术进步所排斥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才能够维持社会稳定。
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转型不得不经历的过程,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国家的前提与个人的命运始终是相互联系的。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可以因为祖国的贫穷与落后去歧视我们的国家,谴责她的压抑与闭塞,邓小平没有,虽然他也曾在青年时就留学法国这样一个繁华先进的国家,认识到了中国这个沉睡的巨狮与世界的差距,但他从未对中国丧失信心,他将自己博大的爱转化为无穷的政治生命,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提联系到一起。
那么,国家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有怎样的关系呢?当我看到深圳特区的崛起与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上市(以1元开始发售,一度上涨到57元左右)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时,我意识到如果我的父辈能够在那时认识到国家发展的趋势的话进行投资的话,家庭个人的命运也会有着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