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朝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难点: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
学习过程与学法指导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我能提出的问题有:
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来分析原因一、课前检测:听写第3课自主学习的内容
二、快乐自学
1、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在朝。
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两科最重要。
3、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
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了的规模;时设立武举;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科举制度的影响:
①科举制改善了制度。
②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③科举制也促进了的发展。
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繁荣。
5、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年,直到才被废除。
三、合作探究
6、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以后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
7、科举制度有许多积极影响,那么它是否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呢?结合课外知识说说科举制的缺陷。
四、达标测试
1、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魏晋时
D、北周时
2、殿试开始于()
A、唐太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玄宗时
D、隋文帝时
3、诗赋成为进士科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在()时
A、隋炀帝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4、科举制度废除于()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科举制度进行回答A、唐代末年 B、明末 C、清末 D、民国时期
5、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扩大了官吏的来源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
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该诗句是说唐太宗()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8、材料解析题
民族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美好的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墨子》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古者世卿,《春秋》讥之。
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
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
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
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
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
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课堂小结知识要点:
1、科举制度建立时间和朝代:
2、科举制度建立和完善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