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说明2 、施工总体布置3、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4、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4.8.7人行道工程4.8.7.1 路缘石及树池铺设(一)、材料选用:1、水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175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P.0.32.5级;2、黄砂:选用中砂3、路缘石: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材料(二)、施工工艺:1、我们采用第一步先按上面层标高控制施工现浇垫层基础,达到设计路缘石底面标高;2、放线:在基础垫层上弹出墨线,用经纬仪进行校正。
3、在已完的基础上正确放样,并用石灰线打出,确保石灰线线型正确、顺适、美观;4、依据放好的灰线进行施工。
施工中控制好拼接。
4.8.7.2、人行道板铺设4.8.7.2.1施工准备1、人行道板铺装是环境美化的硬质景观,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效果。
应在地下管道工程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2、定位放线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如图纸尺寸与现场尺寸有误差,按现场尺寸作相应调整。
若遇现场尺寸与设计尺寸有较大偏差时,查明原因及时与设计方沟通后协商解决,以保证工程的效果。
3、室外地面高程以甲方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在实际施工放样中,如遇室外地下管线、地面窨井等设施,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前提下,与设计人员和甲方确认后,可对局部设计内容作适当调整。
4、在选购材料时,充分考虑选货及订货的时间周期,其品种、色彩、质地、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板材需色泽均匀,无明显杂色。
5、所有异形板材按大样图应在工厂定制后现场拼接。
严禁以直代曲,充分考虑加工时间,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异形板材拼接时,在遇到边角拼接无法整合情况后,应根据现场尺寸进行裁切,如边角大样大于标准板1/2 面积时则重新裁板,其他情况则加长标准板,切忌边角板材小于标准板1/2 面积6、石质材料要求强度均匀抗压强度>30MPA。
石质材料加工要求平、直、通、角棱角无损,光面标准分为四级。
一级为凿子光,要求糙、平凿痕均衡,深度 5 ㎜以内;二级为粗斩光,剁齐匀称,残凿痕浓度在 2.5 ㎜以内;三级为细斩光,剁齐匀细,清除凿痕;四级为磨光,磨光板磨光度需达到80 度以上,必需机器磨光。
7、按总平面图和各施工段铺装定位图在垫层上进行放样,注意道路交叉口及不同的路面材料连接点的放线,尽量四向相交叉,面层铺设以主路优先,次路服从为主。
注意高程的铺向,防止积水。
4.8.7.2.2施工组织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放样弹线找规矩试拼、试排50厚1:4干硬性水泥砂粘结层(中粗沙)铺贴透水砖清理成品保护2、在铺设前,应按设计要求,根据板材的颜色、花纹、图案、纹理等试拼、编号,力争少用非整块板,如必须用非整块板则应将其铺设在不显见的墙根处。
板材应先用水浸湿,待擦干或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
3、铺设透水砖应从基准线处开始,第一行透水砖必须对准基准线,以后各行紧贴前行铺设。
每块透水砖铺设时,基层应湿润,并刷一度水泥浆掺胶结合层。
然后在铺设处套浆,把干硬性水泥砂浆调和摊铺刮平,将透水砖铺贴在水泥砂浆上,必须铺平铺实,如有不平不实,应用橡胶锤进行敲打。
透水砖拼缝应尽量小,当设计无规定时,拼缝宽度不应大于1MM。
边角处不够整板时,应根据边角形状及尺寸,事先将透水砖锯割,去掉不需要部分,再铺贴上去,应紧密贴合,不得有空隙,也不得用碎块去拼凑。
4、在实际操作时,干硬性水泥砂浆摊铺刮平后,操作工双手对角握住板材靠身边一侧落地,然后平衡就位。
用橡胶锤或木锤在透水砖中央2/3 范围中敲击,严禁敲击石板四角,击实后的石板应略高于基准标高线,双手对握同时提起石板四角移至一旁。
在已被击实的结合层上,用盛水器量1KG 的铁勺子均匀的浇一层纯水泥浆,接着将透水砖重新就位,再用锤轻轻敲击透水砖中部,边敲边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
用钢直尺和手触摸的办法,检查透水砖拼缝两侧是否平整,检查石板是否与基准线对齐,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纠正。
5、透水砖铺好后第二天开始应适当湿润养护5~7 天,严禁上人走动、货物重压。
6、在透水砖铺贴第三天后进行嵌缝。
先用干净抹布擦净板面,然后用干石灰粗砂刮入缝内,要填实刮满。
待收水时,再用海棉抹子添浆抹实一遍,最后用过水海棉擦净。
在磨光板材面,用干回丝擦净。
7、各种地面施工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待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8、各种地面施工时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
过期的、受潮的或者安全性差的水泥严禁使用。
采用中粗砂为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
严格控制粘结砂浆水灰比,其稠度不大地 3.5CM,并搅拌均匀。
面层作业开始前,必须认真清理基层,对基础进行浇水湿润、不积水。
对原作为硬化地坪利用过的基础,必须彻底清除施工过程中的积淀物,尽量使面层粘结层砂浆厚薄均匀,避免由于粘结层厚度不一,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空鼓。
(三)成品保护1、铺装透水砖等材料和办成品进现场后,经检验合格,在指定地点分规格码放整齐,使用时轻拿轻放,不可以乱扔乱堆,以免损坏棱角。
2、铺设透水砖面层时,操作人员要穿软底鞋,且不得在地面上敲砸,防止损坏面层。
在铺装操作过程中,对已安装好的管道管线都要加以保护。
3、切割透水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的面层上操作。
5、资源配备计划6、劳动力计划表7、特殊施工技术保证措施8、工期保证措施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服务10.1发放保修通知书10.1.1签定保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后,经营部在与业主办理竣工结算后,及时与业主签定保修合同。
10.1.2发放保修通知书工程部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移交,明确合同中规定的保修和服务要求及内容,并向业主提供《建设工程修理通知书》,在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时业主填该表,返回工程部。
10.2建立工程质量跟踪台帐竣工交付后及时建立工程质量跟踪台帐,对工程质量定期跟踪记录,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质量服务。
10.3保修、回访10.3.1成立保修服务小组工程竣工验收后,本着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成立项目保修小组,对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保修和服务,确保功能和设备正常运转,做到业主满意。
10.3.2工程质量回访制度根据公司年度工程竣工项目回访计划,组织项目保修领导小组成员走访业主,以邀请函、拜访、电访等形式听取用户意见,如有质量缺陷,按业主的要求进行处理,作到用户满意。
公司根据回访计划走访用户,或以信访、电话等形式听取用户意见,作好回访记录。
在工程维修后再次对工程质量进行回访。
10.3.3工程保修服务制度(1)在接到《建设工程修理通知书》,或回访时发现的工程质量缺陷记录后,应在五日之内组织保修小组,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复查,依据合同中保修条款的内容,明确工程质量缺陷产生的责任,确定保修范围,提出保修方案,经《工程质量缺陷整改通知书》的形式通知保修单位。
保修小组在接到《工程质量缺陷整改通知书》与保修方案五日内作好保修前的物资、劳动力准备。
工程保修小组会同业主对保修情况进行验收,并签保修意见。
11、季节施工技术措施11.1雨期施工技术措施11.1.1计划雨期施工项目及控制要点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管线、有可能在雨期施工。
在确保现场排水畅通无阻的同时,必须从混凝土工程的配合比控制、运输、灌注、养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加快流水节拍,集中力量,连续作战,将雨期施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以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11.1.2人员配备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紧急预防措施。
雨季施工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雨季施工生产计划,根据雨季施工项目编制雨季施工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排水设施和各项雨施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⑵夜间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预报,遇有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11.1.3施工保证措施⑴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提前掌握一周天气变化,并相应调整工作计划。
⑵钢筋原材及已加工的半成品用方木垫起,保证不积水,上面用编织布覆盖,防止生锈。
⑶钢筋投入使用前必须将钢筋表面浮绣、污物等清理干净,已绑扎成型的钢筋做好覆盖防雨措施,如因遇雨生锈,应在浇筑混凝土前用钢丝刷或棉丝将锈迹彻底除清干净。
⑷模板堆放场地搭设挡雨棚,除出入口外四周全部封闭。
四周做好排水,模板表面涂刷的脱模剂,应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因雨水直接冲刷而脱落流失,影响脱模效果和混凝土表面质量;因遇雨生锈的钢模板表面应在使用前用棉丝将锈迹彻底除清干净,并重新涂刷脱模剂。
⑸浇筑混凝土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混凝土灌注中突然受雨冲淋而出现离析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毕根据当时天气情况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
养护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两层麻布片及一层塑料薄膜浇水养护,使其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⑹准备机动灵活的棚架或苫布,当混凝土浇筑中遇大中雨时,用于覆盖或遮挡混凝土工作面。
⑺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实行两级漏电保护,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均作保护接零。
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并设漏电保护装置。
⑻外脚手架、变配电等设施设置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并定期检测,保证其状态良好有效。
⑼现场内所有配电箱都要搭设防雨罩,设漏电保护装置。
各种电器设备接零接地保护措施齐全有效。
加强线路绝缘,禁止使用塑料软线。
电焊机及其它小型电器机具要入库保存。
⑽加强雨前、雨中、雨后的检查巡视,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⑾雨后应对外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清理,然后再在架子上作业。
11.2 冬季施工措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本工程水工构筑物、厂外管线及泵站均在冬季施工,必须严格采取以下措施,并编制详细的冬施方案报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
11.2.1技术准备⑴施工前,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情况,编制好冬施方案,对施工工序安排、冬季施工措施、现场施工布置、人机料准备工作、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检制度的落实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冬施交底会议,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相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⑵工程部门应准确掌握近期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安排,防止寒流突袭受损。
由项目部专职试验员负责测量冬施期间的室外气温、工作区(棚、间)内气温及砂浆、砼的出机、入模、养护温度并作好记录,严防结构受冻。
11.2.2现场准备⑴对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水嘴及其它易冻胀的物料作好保温防冻。
⑵建立脚手板、马道的防滑复查制度,做好在大风雪天气后的清扫、复查工作。
⑶各用火点配置一组干粉灭火器,严格执行用火审批手续。
⑷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设专人管理,防漏电触电。
11.2.3施工保证措施⑴钢筋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在室外时,其气温不宜低于-200C,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严禁碰到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