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文言文翻译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文言文翻译

与韩荆州书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

”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亲自做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

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

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不因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

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在楚汉游历。

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

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

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

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

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

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

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

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

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

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

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

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

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

愿您顾念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

请您加以考虑。

送孟东郊野序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就发出声响。

水本来没有声音,风震荡它就发出声响。

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

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

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

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音乐,是人们心中郁闷而抒发出来的心声,人们选择最适合发音的东西来奏乐。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种乐器,是各类物质中发音最好的。

上天对于一年四季也是这样,选择最善于发声的事物借它来发声。

因此春天让百鸟啁啾,夏天让雷霆轰鸣,秋天让虫声唧唧,冬天让寒风呼啸。

一年四季互相推移变化,也一定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对于人来说也是这样。

人类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对于语言来说,又是它的精华,所以尤其要选择善于表达的人,依靠他们来表达意见。

在唐尧、虞舜时,咎陶、禹是最善于表达的,因而借助他俩来表达。

夔不能用文辞来表达,他就借演奏《韶》乐来表达。

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歌声来表达。

殷朝善于表达的是伊尹,周朝善于表达的是周公。

凡是记载在《诗经》、《尚书》等儒家六种经典上的诗文,都是表达得很高明的。

周朝衰落时,孔子和他的弟子表达看法,他们的声音洪大而传播遥远。

《论语》上说:“上天将使孔子成为宣扬教化的人。

”这难道不是真的吗?周朝末年,庄周用他那广大无边的文辞来表达。

楚国是大国,它灭亡时候的情景靠着屈原的创作来表达。

臧孙辰、孟轲、荀卿等人用他们的学说来表达。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些人,都通过各自的主张来表达。

秦朝的兴起,李斯是表达者。

在汉朝,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其中最善于表达的人。

此后的魏朝、晋朝,能表达的人及不上古代,可是也并未绝迹。

就其比较好的人来说,他们作品的声音清轻而虚浮,节奏短促而急迫,辞藻艳丽而伤感,志趣颓废而放旷;他们的文辞,杂乱而没有章法。

这大概是上天厌弃这个时代的丑德败行而不愿照顾他们吧?为什么不让那些善于表达的人出来表达呢!唐朝建立以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凭他们的出众才华来表达心声。

其后还活着的人当中,孟郊开始用他的诗歌来表达感情。

这些作品超过了魏晋,有些经过不懈的努力已达到了上古诗作的水平。

其他作品也都接近了汉朝的水准。

同我交往的人中间,李翱、张籍大概是最引人注目的。

他们三位的文辞表达确实是很好的。

但不知道上天将应和他们的声音,使他们作品表达国家的强盛呢,还是将让他们贫穷饥饿,愁肠百结,使他们作品表达自身的不幸遭遇呢?他们三位的命运,就掌握在上天的手里了。

身居高位有什么可喜的,身沉下僚有什么可悲的!东野将到江南地区去就任县尉,心里好像有想不开的地方,所以我讲这番命由天定的话来解开他心中的疙瘩。

钴鉧潭西小丘记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循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

离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

坝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

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曲折起伏,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

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好像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像熊在登山。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可以装到笼子里占为己有。

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

”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

”我很喜欢它,就买了下来。

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以为是出乎意料的收获。

我们就轮流拿起镰刀、锄头,铲去杂草,砍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

好看的树木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

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飞禽走兽的遨游,全都自然融洽地呈巧献技,表演在这小丘之下。

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

不满十天就得到二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地,那么,喜欢游览观赏的人士争先恐后地来买它的,每天增加重价恐怕更加买不到。

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上眼,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

而我和深源、克己独独为了得到它而高兴,这个小丘难道真的有遇合或不遇合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这小丘的遇合。

与元微之书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

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

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

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

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

”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

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

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

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

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

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

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

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

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

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

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

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

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

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

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

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

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

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

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

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

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

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

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

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

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

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梅圣愈诗集序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

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

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

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

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

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

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