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
英语教学是一门非常带有情感的学科,情感态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包括有利于学习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不利于学习的消极的情感态度,如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等。
这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情感因素。
《新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3-6年级的情感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以及逐步增强的兴趣,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其他方面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知道小学生感情丰富,对教师的感情往往化作了对其学科的感情,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内驱力,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利用鼓励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求,并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
这样做到知情同步,不仅能使师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始终在好奇、愉快中学习,既学会和巩固了所教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根据实践经验,我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故事和英语歌曲、童谣,激发学习兴趣。
把课堂知识串成一个小故事,边讲故事边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为要学的单词或句子设计已出现的语言环境,避免孤立地出现单词或句子。
有些情境教师不可能把它搬入课堂,但能创设模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如:把要学的动物的名字编入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用要学习语言做游戏,把课本中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自编自演一段与课文内容相似的小故事,真实的体验语言。
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首自创的富有韵味的童谣,都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
英语其自身富就有着较强的音乐节奏,学生唱歌、说童谣,可以使语言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既降低了练习的难度,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了紧张、害羞等消极的情绪。
教师再加以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学生从中体味无穷,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兴趣和听说能力提高了。
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能说流利的英语,还要恰当地运用例如背顺口溜、讲故事、唱歌、跳舞、画画、比赛、游戏、情景表演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真正做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的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来。
(二)充分利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借助动作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名词、动词。
小学英语课本中的单词和词组多以名词、动词为主,完全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片或具体的动作使学生理解。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采取完全身体反应法(Tatal Physical Response)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大大加快学生掌握的速度,加深学生的印象,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教学单词时,教师可以边说单词让学生听,边指出相应的单词或作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模仿;接着用游戏:“看谁指得快”、“看谁做得快”或“看谁说得快”的方式复习巩固,表面上学生似乎在做游戏,动动手、动动脚,实际上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游戏中用到的词汇。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积极情感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
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
1、游戏教学,激发兴趣,感受情感。
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我在教学教学基数词one、two、three、four、five......时,教师先作击鼓示范,边击边数one、two、three、four、five......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数起来,然后让学生自己边拍手边数,练习one、two、three等基数词,再通过“听声猜数”游戏,巩固所学的数词;这样学生在玩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数数。
又如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请一学生模仿cat、dog、bird、panda、tiger、monkey等动物的动作,其它学生猜,如猜对了就请他来做动作。
巩固时,又播放bird、cat、dog、tiger等动物的声音,请学生听音辨物,说出对应的动物,并做相应的动作。
调动学生多情感记忆,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2、创设情景,以情导行,增强情感。
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现、音乐渲染、多媒体课件等途径,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的Lesson6食品及水果教学时,我特意打扮成超市营业员并在讲台桌上摆放些水果和食物,黑板上贴了一个大菜单,学生一下子被我的打扮及行为所吸引,都奇怪老师今天怎么在课堂上卖起了食物。
这时我一一向学生推销,一下子缩短了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学生受到感染,仿佛身临其境,一会儿就把单词记住了,自告奋勇来当售货员,于是我让学生穿上服装,自己则当起了顾客。
一个场景的创设,把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单词是为了会话,会话是为了巩固单词,这样两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水到渠成,学生当然学得轻松愉快,从想说到会说到乐说,增强了对英语的积极情感。
三、体验成功的快乐是积极情感的催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生产生新的热情,强化兴趣。
英语学习也是如此。
因此,英语教师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1.生生合作,交流情感,培养协作。
每个班40多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总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点,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但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个学生。
我的方法是将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四人小组,根据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一课都有适合学生会话表演材料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逼真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充满真情实感的示范表演,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说,学着做,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演欲望,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操练的基础上,上台表演。
学生的天性是喜好表演的。
因在表演中能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我在每节课中安排适量的表演机会给学生,让英语学习小组发挥作用,好生带动差生,一起说一起练一起演。
在讨论中交流情感,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友谊,在表演中培养协作精神。
课后我还积极配合学校英语教研组定期组织英语小组活动,举行小组朗读比赛,小组会话表演赛,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所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充分及时的展现。
2.及时评价鼓励,完善激励,深化情感,树立学生自信心。
“英语教学是一门非常带有情感的学科,充分利用鼓励能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求,使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
”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孩子们的这种兴趣,根据他们喜表扬、好游戏、爱新奇的心理特点,依据新课标的能力训练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
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不吝啬自己的赞扬:"Good,Very good,Great,Wonderful";对基础稍差,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我先请其它学生回答,再请他复述,等他答上来时,我就做出V的手势表示对他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祝贺;对学习优秀,回答有创意的学生,我总是先伸出大拇指表示对他创意表现的高度赞赏,并适时说一声"praise!"全班学生则一起有节奏地说"Good,good ,very good!"并和老师一样向他伸出大拇指。
在课外作业中,我也注意运用奖励机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的“小贴纸”奖励机制,如书写质量好,卷面整洁的在上面批上A。
练习全对的,字迹工整的就在其本子上批A加good并在下节课上在他们的书本上奖励一张小贴纸;在平时交际中,我也采取激励机制,如校内遇到老师,能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的,给他的书上粘一张贴纸。
课余能帮助别人,教别人读单词,练会话的,老师在他书上画一颗"★",并告诉学生一颗"★"抵三张小贴纸。
一个学期结束后评一评,谁书上贴纸最多,谁就是本学期的"学英语小标兵"。
活泼多样、层次分明的表扬形式和奖励机制,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更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点滴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一来,学生因成功引起满足和愉悦,便能激起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成功,也就是说一次成功将促起第二次成功,甚至多次成功,多次成功能使学生喜欢英语,认为英语是他能学好的课程,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升华情感。
小学生感情丰富,对教师的感情往往化作了对其学科的感情,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向学生,尤其要向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真诚的拥抱、甚至可以亲吻学生的额头……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达一种信息,那就是“你能,你行,可爱的孩子”。
在教学中,我要求自己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情感,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真诚的微笑,给学生上课,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时时处处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从而进一步上升为爱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