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8 浅谈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158 浅谈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158号 HSE管理浅谈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杜杰(第四采油厂白于山采油作业区)摘要:长期以来,石油工业生产涉及范围广,过程连续性强,原料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员工的健康、安全就有保障,企业财产就会免受损失,生产才会不断发展,效益才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安全理念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安全培训1 引言依靠人的力量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在安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状况的并不全在机器设备,而更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才能和技巧,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都得靠人去实现和执行。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理念,把全员纳入安全管理,通过全员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安全的最大实现。

2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2.1 以人为本管理概念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别人管理。

管理过程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环节,靠人去实现;机构和章法等管理手段,靠人去建立。

总之,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

我们要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抓安全,抓根本,关键在有人抓,抓住人。

“以人为本”在安全管理中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2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理念的4个层次第一层,对操作层即普通员工的要求是:安全需要——珍惜生命、爱护健康、自我保护;安全意识——不麻痹大意;安全知识较多;安全技能较熟练;遵章守纪;有应急能力——不临阵脱逃能冷静判断、正确决策,果断采取应急措施。

第二层,对执行层的要求是:班站长应有强烈的班组安全需求,深刻的安全生产意识,较多的安全技术知识,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自觉的遵章守纪习惯,勤奋的履行职责态度,机敏的处置异常能力,高尚的舍己救人品德。

第三层,对管理层的要求是:有关心员工安全健康的仁爱之心,体恤员工;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不违章指挥;有多学科的安全技术知识、有忧患意识;有适应安全工作需要的能力;有推动安全工作前进的方法。

第四层,对决策层即最高领导层的要求是:有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高尚的安全道德品质,扎实的工作作风,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有综合的安全管理素质,丰富的安全法规知识和雄厚的技术功底;善于用先进典型引导人,用事故案例警戒人,用规章制度规范人,用言传身教感化人。

2.3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好处长期以来,石油工业生产涉及范围广,过程连续性强,原料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员工的健康、安全就有保障,企业财产就会免受损失,生产才会不断发展,效益才能不断提高。

环境受到保护,不光对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使企业声誉和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在HSE管理体系中,人的健康是第一要素,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有以下几点好处:1、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员工健康与安全,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2、减少医疗赔偿,财产损失等费用。

3、保护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满足公众期望,保持良好的公共和社会关系。

5、维护企业名誉,增强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

3 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尊重人的生命是安全管理的宗旨。

把员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

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疾病的防治,作业环境的优化,设备工具的进步,制度措施的落实,是企业及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关心人的心理是安全管理的的关键。

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实现人人尽职尽责的完成安全生产任务。

促进人的发展是安全管理的目标。

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人起到决定性作用,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员工执行安全规程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管理目标。

3.1 树立“以人为本”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要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是法人代表——厂长、经理必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这是《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的。

对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来说,要尽职尽责。

对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培训负有组织、协调、监督、目标、控制和综合管理之责,会同技术部门组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安全监督和考核工作,力争做到安全生产,质量保证,不留隐患。

会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各类油、水、气管道和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监督工作。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际就是确定安全责任大小,责任范围等,就是要做到担任什么职务负什么责。

安全生产职责的制定一要以有关法规依据,二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这是最主要的,把安全生产重心下移到岗位班组,即重点监控环节、重点位置落实到各级干部管理者和各工种岗位做到不漏项无死角,三是制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要与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联系起来,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仅可以使安全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而且还可实现安全、稳定生产。

3.2 “以人为本”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重在预防,应把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核心来抓,因为在安全管理中,班组岗位员工(操作者)都担负操作任务,而操作者的技能和工作方式是影响安全生产的直接因素。

因此我们要经常性的深入现场监督检查,督促并协助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纠正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遇到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令其停止作业。

这样才能不断的督促、规范员工的操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抓住事故的源头——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彻底改变作业现场安全现状。

3.3 “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培训教育要与现场管理同时进行,因为它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潜力最大,可逆性最强的因素,人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低则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只有加强对人的安全素质(文化)进行培训教育,不断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增强岗位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思想防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思想上麻痹松懈,心理上的侥幸。

传统的安全教育侧重于解决人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而安全素质不仅指知识、技能、意识素质,还应包括理论、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人文素质,因此必须对原有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深化,并大胆创新。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教育员工要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生产任务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安全工作质量与数量的关系,确立生产必须由过去思想上单纯追求产量、进度的“数量生产”转变为“安全、优质、先导”的观念,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化,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安全管理工作新格局。

3.4 “以人为本”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各种事故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此,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

而一般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安全意识差而做的有意的行为或错误的行为;二是由于人的大脑对信息处理不当而所做的无意行为。

前者如使用有缺陷的设备,违章操作及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而后者则误操作、动作不到位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不善构成的,所以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人、物、环境和管理这四个因素是相互牵连的,就像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其中的一条边变化,另外三条边也就跟着变化。

而决定另外三条边的就是人的因素。

因为管理规章制度是由人制订、修改、补充,也是由人去执行、去监督的。

4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应用4.1 以白于山作业区为例,在“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取得的一些成果4.1.1 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美好的工作环境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了人气分离,改善了员工的住宅条件;单井、井站、井区配备了冰箱、冰柜、电视、抽油烟机,建造了洗澡堂,井站、井区配备了沙发、音响设施;对于噪声大的工作场所,引进了变频装置和噪音治理,从源头上减少了噪声污染,使工作环境有了好转;对于油气泄漏,我们也进行了控制,有的并进行了套管气回收,即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的侵害,又可增加经济效益;在现场标化建设中,根据“视觉识别系统”,对厂房、设备的外观、颜色进行统一规范;在危险设备、场所设置安全警示牌,不但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清醒、明快的心情,而且还减小因生产现场布局、颜色零乱给员工带来的视觉疲劳,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开展工作生活区,井站环境的美化绿化工作,开展员工文明习惯培养工作,使井站面貌和员工精神风貌都得到提高。

并把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员工情操,当做凝聚人心,提高队伍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给井站配备各种文化用品,体育器材,极大的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使“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落实到实处。

形成和保持健康、安全的环境氛围。

4.1.2 不断寻求新的更好的劳保用品,并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众所周知,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分中含有如H2S、SO2等有害物质,人体与其频繁接触会对人体造成及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做好大量的预防措施,配发各类防护用品减小或杜绝劳动者人身受到伤害,有力保证员工人身安全。

对于劳保用品,工作服由以前的化纤制品到纯棉制品,就是一个质的改进。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使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分析职业病因,便于查找和改善环境,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使员工健康得到保护。

4.1.3 开展现场检查,“1+N活动”与员工面对面的交流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岗位责任心和队伍的凝聚力,使员工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

白于山作业区领导班子划分责任承包区域,在承包区域内开展“1+N”走访活动。

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走访,并填写“走访活动登记表”,对生产区域内的所有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深入现场了解和解决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2009年3月“1+N”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共计进行现场走访80余次,解决回复员工存在问题500余项,及时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发现安全隐患,削减安全风险。

4.1.4 推广事故控制(ACT)卡、安全管理“五步法”,提高员工风险判别能力白于山作业区积极推广使用事故控制ACT卡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员工参与到作业区的安全管理中去,尽力查找安全隐患,不断加强安全意识等各项安全能力,形成对安全生产自主负责的安全意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关主题